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35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朗扬声器用家专栏。 [复制链接]

161#

请问,怎样才能把天朗贵族音箱网罩上的铭牌取下来?

我试着从背后往前面顶,但纹丝不动。
TOP
162#

应该没有什么机关的,今天家电论坛也有网友反映过这问题,我问问管理员再答复你。
TOP
163#

尧天舜日 在 2004-5-14 23:17:09 发表的内容
关于双线分音的问题,从北京回来以后,我又分别打电话给上海和深圳的JS,就天朗贵族系列喇叭分音器的设计以及双线分音的道理进行了咨询。JS认为,采用双线分音的效果要相对好一些,天朗原厂提供的喇叭线就是双线分音喇叭线。JS还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如果有两个用电器,是同时插在一个排插上串起来好,还是从电表分两条线出来分别给两个用电器好呢?答案肯定是后者。我想这样比方有一定道理。这几天我在家里做了两对双线喇叭线,但是没有拔来拔去的做测试比较,而是每条线都听上几天,我觉得单一首曲子或一个片段说明不了问题,要听多一段时间和听多一些音乐,才能感受到不同的效果。

      尧天舜日 兄,你的两条线是一样的品牌吗?推高音和低音一样吗?我现在用红衣主教,5米,在用一样的吗?
         另外有其他介绍吗?E-530推GRF
TOP
164#

热烈庆祝tannoy俱乐部达到100页!!!
    秋水兄你为第100贴,祝贺
TOP
165#

说到天朗的量感,就看到土星好点,毕竟是AV箱,其实听音乐也不错,圆润,耐听,但想控制好它也不容易
TOP
166#

[quote]eric 在 2003-11-23 22:52:39 发表的内容
欢迎天朗扬声器的用家在这里畅所欲言 。[/quote]

天朗这里,好象很少JS在这,大家基本都是用家,所以才很亲切,大家交流心得无所保留..不象其它专栏,JS一大堆.所以天朗专栏应该是很纯净的一个坛子.所幸!!!
TOP
167#

[quote]寻芳不觉醉 在 2004-5-15 16:14:30 发表的内容
周末,下午四点,我要去运动了,去踢球。
我喜欢的运动:踢球、网球。
各位说说你们的爱好!也不能总是玩音响啊![/quote]


读书时代喜欢足球,但这十多年来都没再踢,现在最喜欢钓鱼!
TOP
168#

高度风线的特点是,高音华丽、纤细、飘逸、明亮,低音偏薄,缺少点分量,整个音场的厚度少了一些,音乐带来的刺激性小了一些,听弦乐、小编制的乐队和人声都还不错。相比之下,瑞宝线来的生猛,动态较大,高音粗了一些,低音量感明显增强,整个音场厚实了不少,更能发挥大箱和大系统的优势。
总结:1、高音和低音如果用不同的线(包括不同品牌、型号、材质,也包括相同品牌但不同型号的线),高低音的平衡很难把握,所以建议推高推低最好用相同型号、长短一致的线。我看过天朗贵族喇叭里面的配线,型号是一样的。2、线径不能太细。不要以为喇叭里面的配线不够粗,那是分频器以下的线,功放到分频器之间线径还是粗一点好,但是也不能太粗,我认为有2.5到4平方毫米线径足够,VDH的红衣主教有点粗了。太粗了以后不仅声音变粗,而且用起来很不方便,这一点发烧友都有体会。3、线芯的材料我说不准,但每股线芯应该比较粗一些,也就是说线芯要硬一些,这样声音的线条感会更强一些。其他的线我不敢说,至少我用的这两条线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这样的。4、关于插头。天朗贵族喇叭里面的接线都不是焊接,全部采用插接。就象汽车电路总成一样,是事先做好的成品。我想除了方便以外,减少焊点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因素之一。由此我想到,再好的香蕉插、Y插总不如线材本身,也就是说加了插头以后,或多或少都会对线材造成改变。如果不是考虑到要经常插拔的话,完全没有必要用插头,直接压上比什么都好。
TOP
169#

转贴:
首先说明:这篇文章是我感谢我的父亲母亲的,请大家不要在这篇帖子中攻击和谩骂。我把其中一些细节删除了,因为有一些细节很容勾起我伤心的回忆,我的文化程度不高,写的不好,请大家原谅!

看完这篇文章,或许您会对从一个农民家庭奋斗到有产阶级的艰辛历程有一个大概了解。

--------在这里请允许我想我的父亲母亲说一声,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给我的一切。

我出生在河南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是个转业军人,在县水利局上班,母亲是个普通农村妇女,我有姐弟三人,我排行老三,是个男孩,自幼体弱多病。

父亲每个月的工资在当时算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不但能为整个家庭的生计,每个月还能有一些零余,日子还算过得去,我还记得父亲单位发的第一辆自行车是永久牌的,这在当时的农村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家当,每当我坐在自行车后座搂着爸爸那宽大身体的时候,心里总是有着说不出骄傲感,虽然我已经记不起那辆永久牌自行车后来到了哪里去?但是它总能带给我最甜美的儿时回忆。

我能够清晰的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因为那是我们家陷入困顿和窘迫的开始,有一天我和小朋友在家里玩游戏(老鹰捉小鸡),玩的兴起就把上衣给脱光了,邻居家的小朋友指着我的后背说,祥子(儿时的名字),你的腰(河南话指脊柱)怎么是弯的?我好强的争辩说你的腰才弯呢,母亲听到争吵的声音急忙从屋里跑了出来,母亲问明了缘由,看着我的后背大声的问我是不是顽的时候摔倒了?由于母亲的口气很是严厉,在这以前母亲从未用这样的口气跟我说话,我当时就惊呆了,大脑一片空白,在后来父亲赶了回来,看了我的后背告诉我,不用害怕,咱们明天去县城玩。

这一夜我很高兴,睡得很香很甜,是带着梦如睡的,因为明天就要到县城去玩,就可以坐县城的大汽车,县城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有着那么大的诱惑力。

第二天早上天不亮就被父亲喊醒了,后来我想当时的时间最多不超过凌晨4点,从乡里到县城有40公里,每天只有一班公交车来往,5点钟就发车,必须赶在5点钟发车之前赶到乡政府(车在乡政府停着),由于天黑不能骑自行车,父亲只好背着我赶路,一心只想快点坐大汽车的我,途中无数次的催爸爸快点走,那个时候感觉着十几里乡路好漫长,没有等到乡政府我就因为起的太早沉沉入睡了,等我在次醒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到县城的第一人民医院了。

在医院里我觉得父亲走路的速度很快,以至于我要跑着才能跟上,虽然那个时候我不知道爸爸累不累,可我觉得很累,从早上起来我就没有吃饭,我拉着父亲的衣服不停的喊,我饿,我要吃馍(河南话指馒头),父亲告诉我现在不能吃饭,要等看完医生才能吃,不然会拉肚子。

父亲带着我走进医生的办公室,我不记得那个医生长的什么样子,我也无法记得他给父亲说了些什么,我只知道父亲哭了,我很害怕。

我和父亲从医院出来后找了一家小饭馆去吃饭,我现在只记得父亲没有吃。

父亲带我去了他在水利局的宿舍,我第一见到自来水,由于害怕我不敢用手去摸。

之后父亲出去了,到了晚上父亲把母亲也带来了,母亲还带来了一大包的行李,虽然我不知道当时父亲是怎么回去把母亲接过来的,但是我想不外乎两种办法,骑自行车或者走着。

第二天父亲母亲还有我踏上了去往郑州-北京-长春的行程,我坐在开往郑州的大车里面兴奋的看着窗外的移换的景色,父亲告诉我说要带我和母亲去长春(父亲曾经在长春当过兵)去走亲戚,天真的我却信以为真,我哪里知道,这就是我10年看病求医漫漫痛苦之途的开始。

郑州这个我从见到过的大城市,却给我上了一堂难忘的人生课,那时的郑州火车站远没有现在这么气派和现代,父亲排了一个晚上的队买来了两张没有座位的火车票,火车要等到后天才能开,当时有是夜间,父亲带着我和母亲进了二楼的大厅等候,在楼上两位穿制服的叔叔查验了我父亲手中的车票后大声的训斥着我们,具体说了什么我不记得,大概意思是车票是后天的,现在不让进来,当时我和母亲都很害怕,我被吓得紧紧的搂着母亲。

父亲母亲和我被赶到了车站外面,这一天的时间我不知道是怎么度过了,我记得当时的太阳很热很毒。

上火车的时候人很多,父亲让母亲先上,然后把我从窗户外面抱给母亲,父亲才上的车,车里面很挤,又没有座位,很快我就想睡觉了,父亲把一个装化肥的袋子铺在座位下面,然后把我抱进去,我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沉沉的睡着了,父亲和母亲则一直站着,路上吃了些什么我都不记得了。

到了北京转车去长春,还好这次车票有座位,来车站接我们的时父亲当兵时的一个上级,我第一见到那么好的屋子,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进屋需要脱鞋,吃完饭这位爸爸的朋友把我们送到一个招待所去,为什么送到招待所去,我想大家也应该明白。
TOP
170#

我2001年就买了turnberry/HE,23000大元,砍了半天价才得手,这对箱几乎花光了自己的私房钱,没想到现在有这么多的同好,这对箱我用过很多功放推过,自己觉得金嗓子最好,E530推高频华丽,中频淳厚,低频结实,因为房间小,只有10平方,做了一些吸音和扩散,声音很满意,后来有在朋友家25平方的房间用245前级+450+A20+T200超高音分频推动,声音全面升级,现在正攒钱买A20V,和530一起推,因为换了大房,有30平方,所以一定要加公放,有条件建议麦景图前后级或金嗓子前后级,这样一来才能全面发挥turnberry/HE的全部潜能。这是我的一些感觉,希望大家多交流,谢谢。
TOP
171#

试贴图.
TOP
172#

我有位朋友想买TANNOY SENSYS R和SENSYS DCC,但又怕JS开价太高,因此想打听一下这对环绕和中置的实价是多少,望知道的DX说一声,在此万分感谢!
TOP
173#

[quote]小燕 在 2004-3-20 20:18:15 发表的内容
请问各位大哥1万五千元能买到天朗哪款落地箱?[/quote]

天朗金眼睛3号,该落地箱的表现非常不错,特别是高音(高音可延伸至44KHZ)。动态范围虽不如S10大,但高音绝对比S10要通透细腻一些,并且明显比S10的声音要厚一些,听人声已经很不错了。
TOP
174#

天朗箱可作双线分音。转贴,以共同进步:
就我个人感觉而言,不用桥效果好些,要用最好用银线。
转双线分音和双公房的贴子与你借鉴。

前高级扬声器都使用了双线分音的设计,如果你想使用此功能就要准备多一对喇叭线,并将扬声器两对接线柱之间的短路片拿掉,否则便起不到双线分音的作用。如果功放只有一对输出端,就需要把每声道的两对喇叭线并联,即两条\"+\"线接功放的\"+\"输出端,两条\"-\"线接功放的\"-\"输出端。如果功放备有两对输出端,采用双线分音就方便得多,只需每对端子连接一对线即可,但要记得把功放上的扬声器选择开关扭到A+B的位置。
不过喇叭线最好买支持双线分音的4芯线,一般而言颜色有讲究,浅色的接高音单元深色接低音。这样的线材是专为分音设计,效果比简单的用相同线材或者随便搭配两套线材要好的多。
家庭中所需要的喇叭线长度多为二至三米,在这个范围内长些或短些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分别。不过要注意布线时应尽可能勿将多余的喇叭线绕成圆圈,这样会令电感增加,从而损害重播质量。如果买了较长的喇叭线又不舍得剪短,正确的做法是让线材呈波浪形弯曲避免绕圈。还有一点要注意,两边喇叭线的长度一定要尽可能相同,相差太多会使左右音色不平衡。
还有一定要记住用同一极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功放的\"+\"输出和扬声器的\"+\"输入,另一极线连接功放的\"-\"输出和扬声器的\"-\"输入。如果弄错相位,双线分音可能是要烧器材的!喇叭线的接驳方向也很重要。一般来说,每条线材的线身上都会有箭头或文字。使用时只要顺着箭头或文字的方向,以功放为起点以扬声器为终点,用喇叭线把两者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效果?你自己听好了。我认为对系统有明显的改善。如果音箱支持bi-wiring的话买对过的去的四芯线效果绝对比一对二芯线要好很多很多。另外最好用的公房也直接有两组输出的比如accuphase的E 530 或者麦进图的6850等等。
如果还不满意可以试一下放音效果更佳的是“双放大器”接法,即用四路功放分别推动两声道音箱的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有个朋友家里是用Mark前后级(4后级)双线分音的,这样做我感觉效果倒提升有限。
 首页>>chifi藏经阁>>反思误区篇 
Bi-Wired的迷思
  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扬声器时,除了价格、音质与外观之外,通常关切的问题还包括了是否配备有Bi-Wired(双线输入)或Tri-Wired(三线输入)端子。其实会使用双线接驳的消费者并不多,大多数的音响迷多半使用厂家随机附上的跳线(铜片或是粗铜线),而店家在介绍扬声器时,也会特别强调它的Bi-Wired端子配备(所以卖你贵一点是应该的)。我想,可能有些店家都搞不清楚Bi-Wired的好处为何?但是一想到可以多卖一对喇叭线,当然就会特别强调Bi-Wired装置。

如果扬声器是以Tri-Wired设计,强调多线输入优点的音压肯定超过96dB(注1)。问题是,高级扬声器是否就一定要具备Bi-Wired或Tri-Wired端子?具有多线输入的扬声器,音质就一定比单线输入(Single-Wired)来得好吗?笔者也常被问到这个问题。现在,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Bi-Wired设计方式的优缺点为何,以及我们使否能藉此发挥扬声器的特性与潜能。

多线接驳

Bi-Wired的定义是什么?它的中文解释为:双线接驳(也可称为『双线分音』或『双线输入』)。如果我们查看扬声器背板的接线处,会发现二组接线端子配置其上,同时标示着「Hi-Pass」、「Low Pass」,或是「Hi-Frequency」和「Low-Frequency」的字样。这种设计代表的意义,就是分音器高通及低通线路是完全分开的;如果是Tri-Wired设计,那么高音、中音和低音的分音器部分就各自独立。

就分音器来说,Bi-Wired和大多数的Single-Wired最大不同处,在于地线的连结设计。一般而言,Single-Wired的地线接驳是各音域共享的,但是这样的接法却很容易产生串音(试想,工程师千方百计用高级零件且精密的计算零件数值,就是要让单体在设定的音频内工作,如果产生串音,那不是很冤枉吗?)。某些扬声器的设计,是将高音单体的正极接到分音器的负极去,若是如此,那真的是提到肉粽头 - 一大串了:当二个单体除了分音器区隔的频率以外,再混入串音所造成的另外一只单体负责之频率,此时单体本身已有频率加倍或抵销等电能转换为声能后,又和另一只单体互相干扰进而造成音质的渲染。

音质的无形杀手

反过来看,多线输入的高音和低音分音器是完全分开的,各自拥有专属的地线,分层负责。从输入端以后就独立分频,其中并无任何零件相连,所以可以大幅降低串音干扰,音质也会相对的提升。但是这样的设计,王子和公主就可以各自独立快乐的生活吗?让我们更进一步的观察。一般的分音器(无论是Bi-Wired或Tri-Wired),都建构于同一块电路板上,或多或少都还是会产生电气性串音。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检视一只具有Bi-Wired的扬声器时(高通和低通电路共享一片电路板),假若我们将高音单体与分音器间的接线、Bi-Wired的跳线或短路棒通通拿掉,再从背板上的高音端子输入讯号,这时因为高音已断路,理论上是不会发出声音的;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低音单体听到相当轻微的声响,这就是所谓的「电气性串音」。那么,这种「电气性串音」要如何排除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把电路板切开成二半,再将二片电路板分隔10公分以上,如此一来就可以大幅降低「电器性串音」。但是,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处理(切、锯、剪、割、雷射、水刀……),当你动手修改或是「升级」以后(注2),你就自动放弃原厂保固的权利。唯一可靠的办法,是先把原厂的分音器取出,画下原设计之线路图并标示零件数值,另外制作一个分音器,而原厂的分音器千万要保留起来,假使扬声器不慎故障,还可加以还原。

电磁性串音

好了,现在王子和公主终于可以各自独立生活了吗?还早呢!为什么?因为我们磁场大哥,不时还会施以干扰,因为当感应电流运行时,会生成磁场(同时电容器和电阻也会有磁场发生,但可以用零件材料来解决)(注3),进而影响旁边的电感,我们称之为「电磁性串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只要把零件相距15公分以上,就可以将电磁性串音大幅降低。虽说有些扬声器的内部空间不大,实行上会遇到困难,可是也有解决的办法,只要记得把零件相互以90度错开就行了。

另外,分音器的位置对电磁性串音也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最好尽量将其远离喇叭单体,因为单体的磁场也会影响分音器正常工作。如果您是使用书架型扬声器,尽量不要将分音器安置于底板上,因为市面上的脚架都是使用铁为材质,虽然分音器位置远离了喇叭单体,但是铁脚架却会被喇叭单体感磁。这时候,如果分音器放置在底部,就会因为脚架的感磁现象而对分音器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当然,若是使用木制脚架,或将喇叭直接摆放在书架上,就可避免这个问题。
High End?

Bi-Wired对声音表现真的能有所提升吗?就理论上来说,Bi-Wired的确能有效的降低串音的生成,相互干扰的程度上也能有效地抑制,所以声音是会比较好听的(注4)。但是,若要达到High End级的水准,单单具备Bi-Wired或Tri-Wired是不够的,以上的串音及干扰因素,都必须排除才能称为名副其实的High End。很可惜的是,一般扬声器都不会花费太多成本在分音器上,因为分音器放在音箱内,消费者无法一眼就看见,绝大多数的厂商宁愿多花一些成本在音箱的制作。

至此,我的结论是:喇叭内在的分音器设计,远比外在来得重要的多。近期市面上有二款扬声器,笔者认为可以视为分音器设计的最佳典范:B&W Nautilus 801与Dynaudio Contour 1.3SE,特别提出供读者们作为参考。

注1:音压96dB称为「临界音压」,当数值高于96dB时,人耳就会感到很吵。
注2:常常有人会改机,但是都没科学根据或仪器测量,愈摩声音愈坏,所以常叫作「摩迪坏」(Modified)。
注3:大部份分音器内电阻都是线绕电阻,通电后会有电感生成,但也有些品牌生产无感电阻。
注4:但是有些喇叭例外,如Thiel与新款的Avalon等,因为它们虽然只有单线输入,但是在分音器的设计上都是独立的,电气性串音和电磁性串音都能够加以避免。

                                       chifi转载   

© 2000-2001 中国影音精品

机制作 经验心得 新品动态 好碟介绍 器材资料 视听论坛 聊天室 首页

--------------------------------------------------------------------------------

双线分音音箱选桥接线的基本思路---减法均衡 (作者:百线生. 时间:2003-05-21 01:27 点击数: 22) 双线分音音箱选桥接线的基本思路---减法均衡

(1)收紧低频的主线接高音,桥接线选单支中等直径的铜线,一般线径在19-21号间,支数2-6之间,长度在8-12cm之间试验选定.
(2)增加高频分析力的主线接低音,桥接线选单支中小直径的纯铜或纯银线,一般线径在21-23号间,支数1-4之间,长度在10-15cm之间试验选定.
(3)高频过亮的主线接低音,桥接线选单支中等直径的纯铜线,一般线径在17-19号间,支数1-4之间,长度在10-20cm之间试验选定.若选用多股细直径绞合铜线更柔顺.
(4)增加低频厚度,放慢速度的主线接高音,桥接线选单支中等以上直径的纯铜线,一般线径在17-21号间,支数4-16之间,长度在15-50cm之间试验选定.若选用比(3)更粗多股细直径绞合铜线更厚肥,速度更慢.
(5)改善中高细腻润滑或美化中高的主线接低音,桥接线选单支中或小直径的纯铜或纯银线或纯铜混合纯银,一般线径在19-23号间,支数1-4之间,长度在10-20cm之间试验选定.
(6)其它还要考虑的因素是接线柱是靠近低音,还是高音,差得多的可用的桥接线长度可长点,既可补长度,又可调音色.否则要注意可能引起相位问题加重.
(7)注意:各种品牌线材的音色的特点,股数,粗细,长度,材质,纯度,结构,互相搭配以后的效果可产生无数的变化.如改善中高细腻润滑或美化中高的线材一般要尽量选用高档名牌的6N以上的纯铜或5N以上纯银线效果才明显.其他的也尽量选中高档次的,最好不低于主线的.由于线材很短,制作工艺,插头的品种,焊锡的优劣等等也对音质很敏感的.此外桥接线成品不多,而且多数是国内JS的工仔做的多如LO ultra6,kimber 8TC等,工艺档次很一般.
(8)切记:不要本末倒置!首要改善的是你的主线,然后才是桥接线,否则减法均衡条件不成立,效果不理想.

主线接高音和接低音柱音色上的区别 (作者:百线生. 时间:今天 01:19 点击数: 3) 主线接高音和接低音柱音色上的区别

(1)一般主线接高音,中高亮点;
(2)主线接低音量感多点;
(3)还可以斜接的,走向是前两者之间中性点.
前提是桥接是中性时!
个人反对(3)


__________________

雙擴大機療法
劉漢盛

您有沒有「齊秦世紀情歌之迷」、「阿吉仔唸歌第一集」與Janis Ian的「Breaking Silence」?假若有,請把它們拿出來準備好。假若沒有,最好去買回來。因為我準備以這三張CD來引導您做一次音響的奇妙之旅。

先為頻寬定義

在踏上旅途之前,我們要先開個行前教育,告訴各位該注意的事項。第一、頻段的分法為極低頻(20─40Hz),低頻(40─80Hz),中低頻(80─160Hz),中頻(160─1280Hz),中高頻(1280─2560Hz),高頻(2560─5120Hz),極高頻(5120Hz以上)。第二、如果我說高頻段,那就是包括高頻與極高頻;如果我說中頻段,那就是包括中頻與中高頻;如果我說低頻段,那就是包括極低頻,低頻與中低頻。第三、二音路喇叭的分頻點通常在2500-4000Hz之間,也就是說高音單體負責高頻與極高頻再生,中低音單體則負責高頻以下的頻率再生。第四、假若是三音路喇叭,它的分頻點可能就比較複雜,除了高音與中音的分頻還維持在2500-4000Hz之間,中音與低音的分頻點從200-400Hz之間皆有可能。

或許讀者不瞭解,為什麼要有以上四點行前教育?因為,我想要教您把高音與中低音單體(二音路)拆開來聽;或是把高音與中音、低音單體(三音路)拆開來聽。怎麼拆開來聽?每次只讓一個單體去響,或讓高音與中音單體為一組,低音單體為一組去響。到底要怎麼讓其中一組喇叭響呢?很簡單,假若有雙喇叭線端子,先只接一組端子就可以了。萬一只有一組喇叭端子,那就只好拆單體把箱內配線先銲開,這樣比較麻煩些,而且要小心。

把中高頻段與低頻段拆開來聽聽看

為什麼要拆開來單獨聽呢?我想要讓您體會一下,當二音路喇叭高音單體沒響,只有中低音單體響時,聲音會怎麼樣?同樣的,在三音路單體的情況下,當低音單體不響、或只有低音單體響時,聲音聽起來會怎麼樣?讓我們先說二音路的情況。當您只讓高音單體響時,會發現那根本不能稱作音樂,只是某些單薄的聲音而已。但是,如果您切掉高音,而讓中低音單體響時,卻發現除了聲音悶悶的之外,所有的聲音卻都很完整。在這種基礎之下,如果我們慢慢的把高音量感加上去,同時慢慢地把高音的分頻點作?#123;整(這是指在出廠前微?#123;時),使得原來悶悶的聲音慢慢變成開朗、甜美、清澈的聲音。

再來我們說三音路的狀況。假若我們只讓高音與中音響,而把低音切掉,您會發現高音與中音單體響起來一定比完整的二音路喇叭還差勁。為什麼?高音單體加上中音單體不是也等於完整的二音路喇叭嗎?不!通常二音路喇叭的低頻段延伸會比較完整,而拆開的三音路喇叭,其高音與中音單體的聲音一定比較單薄,因為它把許多中頻接近中低頻的部份交給低音單體了。

對低音表現的誤解

若是單獨聽三音路喇叭的低音單體發聲,您會大吃一驚:怎麼平常認為應該從低音單體發出來的那種既沈、又Q、有彈性、又有衝擊性的低頻不見了(別忘了拿阿吉仔、齊秦、Janis Ian那三張CD來試)。奇怪,那種迷人的低頻不是該從低音單體發出來的嗎?可是耳朵所聽到的低頻卻是單薄虛弱沒有什麼質感的低頻,這種低頻一點都不迷人。

這個事實反映了幾件事:第一、音響迷所認定的低頻,其實都是配上中低頻與最低的中頻之後才會產生的。如果只讓低音單體發聲的話,根本聽不到那三張CD裡面迷人的低頻表現。第二、音響迷經常會因為低頻效果太軟不結實、沒有彈性、衝擊性不夠,就說低頻不夠低或低頻量不夠。其實剛好相反,應該說是低頻段不夠高才對。真正80Hz以下的低頻段是軟而無力的,假若這個頻段的量很多,就會產生皮膚振動的感覺。假若低頻段要結實得能打在胸膛、又有彈性(例如腳踩大鼓的噗噗聲),必須在80Hz以下的低頻段上面再加上中低頻段(80─160Hz);假若要求更脆更有彈性些,則還要加上中頻的底部頻率。第三、三音路喇叭若少了低音單體發聲,聲音完全變了,變得既尖銳單薄又陌生。若是少了高音、中音單體發聲,您所聽到將是悶悶的人聲,以及一堆毫無質感、根本不傳真的樂器聲音。

器材不可能為您量身打造

好了,到此為止,您已經可以自己動手試過,印證我上面所言。有了以上的共識之後,接下來我們要開始談本文的重點:到底喇叭設計師是如何炮製出優美的聲音呢?從技術的角度來看,當然是依照喇叭的各種設計公式規矩把單體挑選好、箱體設計好、分音器做好,然後組裝起來。問題是,如果教科書上的技術理論就能夠解決一切問題,那麼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出很好聽的喇叭,事實卻剛好相反。所以,肯定在「既有的技術」之上還有很多藝術層次的工作要去做。這個層次就像是給你金華火腿、老母雞、魚翅以及一切的?#123;味料,看您怎麼去把美味的魚翅燉出來?

通常,喇叭依照理論設計出原型之後,就要開始作微?#123;的工作,而且難以避免的要用到人耳,喇叭所處的空間,以及讓喇叭唱出音樂的周邊搭配器材。可以肯定的是,喇叭廠裡的各項條件都不會與您的一樣,所以您當然不可能聽到設計師所微?#123;出來的得意聲音表現。這也就是大部份音響迷把器材買回去之後很難一開始就有好聲的原因,因為音響設計師根本不可能瞭解您的空間、器材等搭配,也不可能為您一個人量身訂做一件器材。

各頻段的量感搭配很微妙

既然如此,音響用家不是很倒楣嗎?明知音響器材買回去不一定會好聽(暫時排除品質的因素),我們還是只能「默默」的買。其實,事情並不是全然的悲觀,喇叭設計師們早就發現把高、中音單體與低音單體分開來推,聲音就會變得比較好;音響迷也發現如果用雙喇叭線或雙擴大機來使用,好聲的可能性也提高很多。於是,近年來很多「低音主動式喇叭」,就是讓您以一部擴大機推中高頻段,而低頻段的就由廠方內置的擴大機來推,而且主動式低頻段還附有音量、分頻點與相位的?#123;整。甚至,較平價的喇叭(如Mirage)以及某些靜電喇叭也採用主動式錐盆低音單體的設計,其目的與高r喇叭的中高、低頻段分離設計一樣,都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讓用家在自己的空間裡、自己的系統搭配下,以自己的耳朵?#123;配出最理想的聲音。當然,把中高、低頻段分開來推,也讓擴大機能夠更輕鬆的工作,不過這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因此略過。

什麼?只要改變低頻段與中高頻段相互之間的量感搭配,就能夠讓喇叭發出美聲嗎?沒錯!我們可以暫且把所有理論上的疑慮拋開,因為那些疑慮與最終能夠得到的美聲相比,可說是微不足道。或許有些人要質疑:你為什麼能夠那麼肯定?很簡單,因為多年來我所聽到的昂貴四件式喇叭、許多中高、低音分開推的喇叭,還有我自己長期用雙擴大機的經驗中,都得到了相同的結果。或許您又要說:你這根本就是結果導向,缺乏理論依據。我不反對您可以這麼說。但是,假若理論技術無法為人們帶來好聽的聲音,那就表示現存的理論技術還未成熟;假若結果真是好聲,那麼理論技術必須主動去解釋好聽的原因,而非以現存的不成熟理論技術去抗拒好聲的結果。在人類還未解開地心引力奧妙之前,蘋果還是往下掉的,不是嗎?

再度證明雙擴大機療法有效

為什麼在中高、低頻段量感微妙互動的情況之下,喇叭能夠發聲美聲?其實這已經脫離技術層次,而到了藝術層面。當您在問這句話時,等於就是在問史特拉底瓦利:您怎麼能製造出那麼美聲的小提琴?也等於在問楊貫一:您烹?#123;的鮑魚怎麼會那麼美味?答案就是:各種素材在經過微妙的?#123;配之後,最終才能發出美聲、美味;不同量感的中高頻段與低頻段以某個適當的比例混合之後,就會出現美聲。這也就等於一個高素質的樂團交給不同指揮人,蹩腳的指揮家只能讓樂團發出平板毫無魅力的聲音,而高明的指揮家卻讓聲音充滿迷人的魅力。原因是後者懂得精確的控制樂團各聲部音量大小(以及快慢),讓那複雜的音量變化結合成非常美妙的Harmony。沒錯!指揮的最高成就是Harmony,烹飪的最高成就也是Harmony,而?#123;聲的最高成就當然更是Harmony。我們利用中高頻段與低頻段音量可?#123;的機會,把高、中、低頻段的量感與空間聲學條件做到最佳的搭配,讓音響器材在自家空間中發出最美的聲音。

在此之前,我已經不只一次向讀者們推薦雙擴大機的使用。最近,我在家裡又以WATT/Puppy以及Revel F30喇叭作雙擴大機驅動的實驗。在我家裡的空間中,WATT/Puppy一定要用雙擴大機搭配才會好聽,而F30用單機就能適應我的空間;不過,如果用雙擴大機去推則更好。從使用二部後級,以及高中與低頻段都要能夠單獨?#123;整音量這二個條件來看,無論喇叭大小,只要使用這種雙擴大機的方式來推喇叭(喇叭必須有Bi-Wire二組接線端),您就可以把它看成是昂貴四件式喇叭的驅動原則。四件式喇叭還要考慮低音柱擺位的問題,所以複雜性高於二件式喇叭,而二件式喇叭在經過分別音量的?#123;整之後,往往就能找出與空間搭配最適當的各頻段量感。

量感?#123;配的原則

各頻段量感的?#123;配有沒有原則呢?第一,人聲與小提琴聲在大音量下聽起來不能刺耳。第二,低頻段量感聽起來要夠沈夠Q夠彈性,而且要有收放自如的控制力。第三,整體聲音要有紮實穩固的平衡感。
在此,您先以我在前面所說的三張CD作低頻段的驗收工作,確定沒問題之後請繼續用波伽利「Sogno」的人聲驗收:整張CD在大音量下要能感受到歌聲的飽滿嘹亮,還要不刺耳才行。人聲驗收過之後,我建議用Lakatos的小提琴(無論哪一張都可以),重點是小提琴聲要電光石火、充滿張力而又不刺耳,而且能夠享受到小提琴聲美妙的音色與質感。當然,其他小提琴CD也可以用來驗收,只不過Lakatos的難度比較高。
聽過低頻、人聲、小提琴之後,最後應該以鋼琴來總驗收。鋼琴的音域很廣,可說涵蓋了音響的所有頻域,假若您覺得有些頻段聲音很強,有些很弱,那表示高、中、低頻段量感不平衡;萬一低音鍵沒有權威感、規模感,那就表示低頻段不夠紮實;或是中音鍵、高音鍵沒有光澤與甜味,那就表示中高頻段的量感不是很恰當(暫時排除器材本身的品質因素);要是鋼琴的觸鍵質感鈍鈍的、糊糊的,就可能是低頻段量感太多;假若您覺得琴鍵彈下去之後泛音不夠豐富,那也表示高中頻段的量感不恰當。

一切都改變了

當您把二部擴大機的音量?#123;整到最適當的平衡感之後將會發現,怎麼速度感也變快了?暫態反應非常快速,空間感與音場變大了,層次感遠近分明,定位感很清楚,聲音細節也多起來了。當我們把中高與低頻段的音量?#123;整平衡之後,似乎一切迷霧突然消失,呈現在眼前的是豁然開朗的景象。沒錯,因為不平衡的高中低頻段不僅讓聲音扭曲難聽,還會因為扭曲而把該有的聲音縮小、不該那麼大的聲音變大,中低頻量感掩蓋過低頻與極低頻,一切的罪惡由此產生。

看到這裡,我想您一定瞭解不同頻段聲音混合之後將會產生奧妙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就會讓您感到聲音變尖、乾、刺耳;或者是變甜、柔、飽滿、有光澤等等。這種微妙的變化,只要您曾經下廚烹飪,一定會瞭解這就像我們改變?#123;味料或火候般。在此建議您,以雙擴大機來?#123;整高中與低頻段的量感時,最好假想是正在烹?#123;食物:食材預先處裡的過程,烹?#123;的方法,到底要放多少?#123;味料?什麼樣的火候?這些因素都必須在微妙的搭配之下才能讓食物發出最高的美味。

當您不可能為了聽音響而換房子、不能為了聽音樂而大興土木、不能買到與自己的空間和器材搭配完美的喇叭時,我認為「雙擴大機療法」是治療聲音難聽的妙方。在此,請所有長期為聲音難聽所苦的音響迷拋開各種疑慮,去找一部有音控的後級(或改裝),我相信您的黑白人生就此會變成彩色的。

常見二音路與三音路喇叭分音頻率。

聲音與頻率的關係

使用「雙擴大機療法」的喇叭一定要有二組接線端子,而且請記得將端子間的跳接銅片取下。

雙擴大機推法所使用的後級,其中至少要有一部具備音量控制,或是您也可以直接以綜合擴大機進行驅動。

回141期目錄


__________________

双扩大机调理技巧 (上)

陈运双


“双扩大机疗法”是否真能让您的音响系统起死回生,相信许多读者看完刘总编这篇报导之後己经跃跃欲试,或许您禁不往刘总编三寸不烂之舌的诱惑,早已试过“双扩大机疗法”,并且领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另一番景象;但有些读者可能心中仍有诸多疑问,或执行时遭遇各种问题,正坐困愁城而感到泄气,甚至怀疑刘总编是否言过其实。笔者在此替刘总编背书,“双扩大机疗法”不仅能让表现不佳的音响系统起死回生,也能使原来表现不错的音响系统更上一层楼,如何达成,端赖您调理运用之妙。本文笔者将以技术的观点分析“双扩大机疗法”的益处、如何选用扩大机,以及二部扩大机增益(放大倍数)不同、相位不同或输入阻抗不同时应采用何种辅助措施一并提出说明,以利读者可以灵活运用,使双扩大机疗法成为人人可以享用的平民疗法,而非少数王公贵族的专属品。
“双扩大机疗法”的基本连接法:由一部具备二组输出讯号的前级扩大机,与二部後级扩大机联结後,分别驱动喇叭的高、中音单体分频网路,以及低音单体分频网路(图为真空管後级驱动高中音分频网路,电晶体扩大机驱动低音单体分频网路)。

双扩大机疗法是调音的进阶手段

更换电源线、信号线或加垫各种不同形状/材质的脚锥以改善音效,已是现代音响迷不可或缺的调音手段,如果您在此方面己有相当经验与成就,建议您下一个步骤应该试试双扩大机疗法(Bi-amping)的调音进阶手段,只要您详阅刘总编之前的报导,再参考本文的说明,您会发现双扩大机疗法其实跟更换电源线、信号线一样简单。等您领悟双扩大机调理技巧,藉由Bi-amping而得到更好的声音之後,您将体会原来Bi-amping所获得的效益远超过更换一整套线材(增购一台扩大机也许只需花一组线材的钱,但对音质的改善却是全面性的),因为线材是被动原件,而Bi-Amping的扩大机却是主动原件,更换线材就如同更换汽车的轮胎与避震悬吊系统,而更换扩大机却如同汽车加装增压器(Turbocharger)与改造引擎的汽缸(Cylinder)一样,更换轮胎与避震悬吊系统让您觉得更舒适;加装增压器与改造引擎的汽缸(包含燃烧系统)则让您觉得车子的力量更充沛(Powerfull)与加速度性更优越,由于燃烧效率提升致使引擎运转更平稳,故而兼具舒适性的提升。两种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更换线材系节流(降低信号传输的损失),Bi-amping则系开源(二部扩大机分工合作将能量直接送达各喇叭单体),只顾节流是不够的,还要积极地开源,最聪明的作法就是找一台合适的扩大机而不是最贵的,以分工合作的方式驱动不同喇叭单体,因为找一台十项全能(从低频到高频均表现优异)的扩大机必定相当昂贵,况且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Bi-amping可以降低扩大机的失真

喇叭因内含音圈及分音器,而分音器内又组装有电阻、电容与电感等元件,故喇叭的负载特性极为复杂,不同频率下会呈现不同的阻抗特性,尤其较低频段,由于纸盆振幅比较大,音圈切割磁场後引起极大的反电动势。一般後级扩大机遭遇极低阻抗、电容效应与强大反电动势时,轻者导致扩大机波形扭曲、产生钤振(Ringing)等失真,较严重者使扩大机电路工作不稳定而引起高频振荡,更严重者直接导致扩大机烧毁;这就是为甚麽许多难推的高级喇叭搭配不适当的後级扩大机,会让人觉得高频吵杂尖锐刺耳、声音太乾不够丰润饱满的缘故。有不少高级喇叭为使频率响应平直精准,将分音器电路设计成非常复杂的结构,甚至采用多单体驱动,如此势必对扩大机造成重大负担,必须搭配选用大电流、低输出阻抗以及低负回授量的後级扩大机才足以应付,此种扩大机价格必定昂贵,若实施Bi-amping将可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

为甚麽采用二部後级可以达成这种效果?因为复杂的喇叭负载一分为二由两部後级所分担,各别驱动的困难度自然就降低了许多,尤其是最难驱动的低音单体已经由另一部後级负责驱动,由于高/中音与低音分频网路已完全分离,即使该扩大机产生波形扭曲、钤振等失真,也不会再干扰到高/中音造成听觉上的不悦(人耳最敏感的频段是在高/中频段)。後级扩大机受到喇叭负载所引起的失真以高频成分居多,低音单体之前已有低通分频网路,使得大部分失真信号被阻挡在分频网路之外而不会呈现在低音单体上,故低音单体所接收到的失真信号将微乎其微,因此采用二部後级分工合作可以保有纯净无染的高/中频,又可以获得饱满结实的低频段。与低音单体相比,通常高/中音单体比较好驱动,若实施Bi-amping,推高/中音的扩大机可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许多小瓦数质感很好的管机就是最佳选择,例如最近流行的300B管机後级扩大机。翻开音响杂志广告,凡是品质性能稍微好一点的後级扩大机,大都要价四、五十万元以上,而且有愈来愈贵的趋势,相信已经不是一般公务人员或年轻音响迷所能负担得起,因此学习DlY是省钱又好玩的方式。唯对于大多数不懂电子的音响迷而言,要进入DlY行列可能有点困难,如果告诉您只要手边有二部後级扩大机而喇叭又具有Bi-wiring端子(喇叭的高/中频段与低频段分频网路是完全独立分开的),再参照本文所述简单的调整技巧,即可达成享受Bi-amping的乐趣,相信您一定愿意尝试看看。

同厂牌同型号的後级Bi-amping

若手边有二部同一厂牌同型号的後级,而前级扩大机又有两组输出,只要利用两组讯号线将前级的讯号分别送往二部後级即可;若前级只有一组输出,可到电子材料行购买一组一变二的RCA转接头,但此时要特别小心,因为该一变二转接头内部是直接并联的,有极少数後级或不同厂牌的二部後级,若将其输入直接并联有可能引起震荡,要如何判断是否有震荡现象发生?如果有震荡现象通常应该可以从喇叭听到异常噪音,严重者将导致後级扩大机之保险丝烧毁。万一遇到此种情形,还是有解决办法,您可以在其中一部後级的输入端(拆下後级上盖,在输入RCA端子之後与讯号线之间)串上一只10~100欧电阻作为阻尼(Damping)之用即可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如图1-1),如果不想修改後级,也可以在其中一组讯号线之一端加串电阻,即RCA插头在焊接讯号线之前先串一只10~100欧电阻(如图1-2)。有些前级的扩大机虽然已经具备两组输出端子,但内部也是直接并联的,此亦有可能发生震荡现象,除根据上述方法修改後级或讯号线外,也可以在前级扩大机输出端加串电阻(必须拆下前级上盖,在输出讯号线与RCA端子之间加串电阻,如图1-3),同样可以达到消除震荡的目的。

增益调整

二部後级若增益不同,有下列三种解决办法:一、装一部被动式前级,接在增益比较大的後级扩大机之前,以衰减其输入讯号强度,使二部後级的输出电平一致。所谓被动式前级,仅是利用可变电阻器(VR)装置在金属盒内以形成衰减电路,电阻值必须与该後级之输入阻抗一致或稍低为宜(如图2-1)。二、在後级扩大机内部输入端(RCA插座之後)加装可变电阻器,以衰减输入讯号强度,目的与前者相同,只是将VR责於後级机箱内而已(图2-2)。三、修改後级扩大机内的回授电路,使二部後级的增益一致,此法对一般音响迷稍微困难一点,但对懂得电子电路的DlY族来讲应该是非常简单的方法(如图3-3)。至於是提升其中一部後级的增益,抑或调降另一部後级的增益,则视该二部後级的特性而定。降低回授量以提高扩大机的增益时,通常会有下列状况发生:使声音速度变慢,低频尾韵变长,低频量感稍增但凝聚感会降低,使整个音场变宽一点,但高频的延伸及细致度会变差
一点;反之若增加回授量以降低扩大机的增益时,则声音的走向是相反的,您可以依照上述经验法则予以适当调整,以获致最佳效果。

阻抗匹配

一部後级的输入阻抗不同是否影响Bi-amping?理论上二部後级的输入阻抗一致是最完美的,然而既要选择喜爱的音色又要考虑输入阻抗一致,可选购搭配的机种就会少很多,故拟在此提供一些辅助办法。一般晶体後级扩大机的输入阻抗大约在10K欧~100K欧左右,但有极少数稀有机种後级之输入阻抗设计成10K欧以下或100K欧以上,然最大多数机种是设计成50K欧左右,只要避开极大值与极小值互相搭配,应该不至于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一般真空管後级扩大机的输入阻抗却高达100K欧以上,因此若要将真空管後级与晶体後级互相搭配Bi-amping,则要特别注意输入阻抗的匹配问题,否则可能无法调整出平衡的声音,甚至导致真空管後级变成哑吧(发不出声音来)。许多音响迷偏爱管机那种迷人的高/中频,若要Bi-amping,高/中频段当然非选用管机不可,而先天上晶体後级扩大机的低频驱动控制能力比一般真空管後级强得多,可以说它与管机最适配了!笔者一位同事於数年前曾经尝试此种搭配方式,但始终未尝成功而耿耿於怀,最近又再度兴起这种念头,希望笔者能提供协助以达成多年的心愿。那位同事原来所用的晶体後级为Linear Acoustic LA l20,经查阅设计电路图,其输入阻抗篇4.7K欧,增益为48倍(一般後级之增益为20~30倍),因此之前他以低输入阻抗高增益的後级,欲与高输入阻抗低增益的真空管後级搭配Bi-amping,虽然当时已另装了一部被动式前级藉以衰减Linear Acoustic後级的增益,但还是无法如愿,据他表示,只听到低频而不闻高/中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下列解决方案:一、修改晶体後级的输入阻抗与增益,使与管机後级一致。由於上述修改会改变扩大机整体的音色,我那位同事希望能保持Linear Acoustic之原味以备不时之需,例如,当管机故障时仍然可以单机驱动喇叭而不影响原有音色,故采取下一个办法处理(如图3-1)。二、另装一部主动式缓冲放大器(Buffer Amp.)藉以驱动并调整晶体後级的输出电平(如图3-2)。

首先由我设计电路及零件布置图,那位同事自行动手组装,完成之後再由我检查、测试,并协助最後的Bi-amping平衡调整,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成功。完成之後,使得中/低频更饱满,音场更开阔而深邃,高频更柔顺耐听,那位同事也感到非常满意,终于一偿宿愿,最近他正尝试著更换不同厂牌的真空管,享受不同管味的高/中频音色。Bi-amping虽然花费不多,但在玩音响的生涯中又迈进一大步,好像增添了调色盘,让音乐的色彩丰富了起来。缓冲放大器的增益一般设定为一,也可以依实际需要调整,使其增益小於一或大於一,主要在于提供输入及输出阻抗的匹配功能,若在其输入端加装可变电阻器,即兼具调整增益的功能,您若没有能力DlY自己装缓冲放大器,也可另找一部前级取代前述缓冲放大器的功用,不过在还没有充分把握之前,建议最好先向同好借用前级试用一下,待成功满意之後再购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寻找较便宜的二手货也是不错的选择。

相位测试兴调整

二部後级若相位不一致应如何处理?执行Bi-amping之第一个步骤就是先确认二部後级的相位是否一致,一般扩大机可分为正相放大及反相放大两种,大多数扩大机都是设计成正相放大,除非厂家说明书有特别申明,但为了慎重起见最好还是先确认相位,利用示波器与讯号产生器是既简单又精确的测试方法,有此设备者都应该知道如何测试,故不在此多做说明,若同好或朋友中有此设备者可以委托他们代为测试。另唱片行可以找到许多CD测试唱片,上面录有左右声道、正反相及各种频率等测试讯号,您可以依据唱片上的说明进行相位测试。如果二部後级扩大机中,已知其中一部是正相放大,则可利用下述方法加以判定,首先将左右声道喇叭面对面摆放(注:距离拉近一点效果会比较明显),由二部後级扩大机分别驱动左、右声道喇叭,已知相位之後级驱动左喇叭,另一部则驱动右喇叭,二部後级的输入讯号必须同时从前级的左声道或右声道接过去,也就是说二部後级是输入完全一模一样的讯号,然後选一张最熟悉、低频量比较多的CD唱片播放,如果低音量感正常,表示另一部後级也是正相放大,为慎重起见可以把右喇叭的接线(靠喇叭端)正负反接,反接之後若低音量感变少了,证明刚刚的判断是正确的。相位测试时请记住喇叭正相发声的接线方式(注:反相扩大机的喇叭接线其中一端之极性要反接,通常靠扩大机端的接线固定不变,仅於喇叭端正负对调反接),Bi-amping时就依该接线方式分别接高/中音与低音喇叭就行了。这是不需增加任何装置的最方便接法,您也可以在反相後级扩大机之前加一部反相Buffer Amp.或反相前级,使该反相後级扩大机改变为正相输出,此时所有喇叭线即可照正常方式接线。

平衡调整

选择大电流、驱动力强的後级推低音喇叭,高/中频比较柔顺、失真比较低的後级推高/中音喇叭,完成Bi-amping接线之後接下来即可进行平衡调整,需准备的工具包括:数位三用电表及CD测试唱片,另外有示波器与讯号产生器的读者更方便,而且可调出更精准的平衡性。前面已经提到过,因为二部後级增益不同所以需加以适当的调整,而调整过程,後级扩大机需有适当的负载,因为轻负载与重负载情况下扩大机的增益略有差异,此时最佳的负载就是所要驱动的喇叭。由于比较耗功率的者就在低音喇叭,而一般低音的分频点都设在500Hz以下,三音路较大型喇叭都设在400Hz以下,所以测试讯号建议选择300Hz左右或更低频率的正弦波。为安全起见,测试前最好将前级关到最小音量,选定测试讯源之後再慢慢提高音量,一面提高音量一面利用数位三用表(交流档)或示波器量测高/中频与低频喇叭端子的电压值。若以测试CD片为讯源,当前级音量旋扭转到正常聆听位置时,测得电压疽大约在1~3伏持之间(4欧姆喇叭),8欧姆喇叭大约在3~6伏特之间,视环境与喇叭的效率而定。若以讯号产生器为讯源,则宜特别小心,刚开始勿将讯号产生器之输出调得太大,以免导致喇叭损伤。调整工作最好能再请一个人帮忙,当前级旋扭调至适当音量之後即固定不变,其中一人调後级的输出电平,另一人则在喇叭端测量电压值。为什麽要在喇叭端测量而不是在後级输出端测量?因为喇叭线具有电阻值,大电流通过时会产生压降而影响调整平衡的准确度,又测量时要交互量测比较高/中音与低音喇叭端子的电压值直到完全一致为止。

後级选择兴功率分配

解决了扩大机的增益、阻抗与相位匹配问题,音响迷最关心的大概是扩大机的功率选择问题,即驱动高/中频与低频喇叭的後级扩大机,其功率如何比率分配?在此不妨先看看ATC l00A喇叭内部电子分音扩大机之功率分配,ATC 100A系采三音路电子分音,其音箱内部设50、100及200瓦等三组後级扩大机,分别推高、中及低音单体。ATC的中音单体是出了名的难推,甚至比一般低音单体都还难推,因此ATC设计制造时才用100瓦驱动,换成其他单体大概只要50瓦就可椎得很好,故一般Bi-amping假设低音单体用200瓦推,则高/中音单体只要60瓦(真空管机30瓦)就够了;如果遇上比较难推的中音单体或是采用双中音单体者,我想以100瓦(真空管机60瓦)来推应该已经很足够了,以笔者过去的经验,推高/中频的後级“质”比“量”更重要。笔者十几年前曾分别装过Ne1son Pass先生设计的A40(A类40瓦)後级扩大机及Marsha11 Leach先生设计的250瓦双快枪後级扩大机,前者高/中频音色柔美但推力却不足;後者低频驱动力比较好,但高/中频的延伸却不够柔美飘逸,因此分开单机使用都有缺陷。经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的输入阻抗与增益几乎相同(前者输入阻抗为40k,後者为43k;前者增益为24.3倍,後者为24.25倍),于是将此二部後级Bi-amping推Duntech的Crown Prince喇叭,截长补短的结果相当今人满意,遂以此搭配聆赏音乐达好几年之久。A40与双快枪虽然是DIY经典之作,但离笔者理想还是有一段距离,经过数年的研究设计,加上无数次的实验,终于完成另一部220瓦之大电流後级扩大机,以单机驱动Duntech所得到整体音乐性与音响性的表现足以取代A40与双快枪Bi-amping的效果,虽然维持使用了好几年,但此其间还是念念不忘当时采用Bi-amping让丑小鸭变天鹅的美好经验,于是又试著另外设计一部120瓦大电流低失真後级扩大机,这次特别针对高/中频段的音质进行设计与实验,以便用来推Duntech的高/中频单体,因为高/中频段是人耳最敏感的部分,故深信只要依预设的高标准完成这部後级,要把“天鹅”再蜕变成“天使”的梦想一定可以实现。为了实现此种理念因而耗费了许多不眠不休的日子,又为了一一突破诸多技术瓶颈,而翻遍了各类技术手册,绞尽了脑汁,幸好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赐给我天使的歌声,让我的美梦成真!

Bi-amping VS.Alloy&Hybrid

编写本文期间,一直苦思是否有日常生活上的例子可与Bi-amping之妙相提并论者,以便加深读者的印象,就在本文快完成之际,终于想到“合金”与“混血儿”的现象,特在文未引喻如下。

不同金属元素混合制成合金(Alloy)之後,其硬度与机械强度均会超越个别金属元素原有的特性,例如:“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青铜”是铜与锡的合金,锌与锡都是非常软的金属材料,但制成合金之後,硬度与强度均超越纯铜许多;“K金”是金与铜的合金,市面上钻戒的台架一定是用K金而不采用纯金,因为纯金太软了,纯金虽如此高贵还是需要铜的辅助才能更坚强而且能散发出光芒来!各位家中的菜刀与水果刀也是由合金制成的才不致於用不到几下就钝了;工业界更少不了合金材料,如大家最熟悉的不锈钢是镍与铬的合金,而航空用铝合金、钛合金等均是选用一定比例的不同材料相辅相成制成的合金,才能有如此优异的表现。不同民族通婚所生的混血儿(Hybrid)都比父母更聪明漂亮,此从众所周知的许多演艺界漂亮宝贝与国际间闻人即可获得证实。同理Bi-amping也具有类似功效,即可以隐藏缺陷彰显优点,化腐朽为神奇,明白此理并起而行之,经过细心调理定可同时拥有最喜爱的高/中频与低频,鱼与熊(注:不同厂牌、机种与不同增益、相位的扩大机混合搭配),管石共融(注:真管机与电晶体扩大机混合搭配)的太平盛世,定能缔造音响的桃花源!

结语

如果您拥有一流的喇叭、一流的听音环境,但始终唱不出美妙的乐声;当您玩遍了所有发烧线材;还是找不到您所喜爱的声音,建议您在换喇叭前一定得试试双扩大机疗法,说不定能带给您全新不一样的惊喜。战场上请求地形地物利用随机应变,玩音响也要能就地取材灵活运用,但愿本文所提Bi-amping调理技巧能帮助您在音响的领域里有更宽广的挥洒空间,您将发现原来可以只花很少的钱,甚或不花一文钱也能让音响系统注入新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美好的成果有您贡献的一份心力(Effort),此种喜悦是花再多钱也买不到的。

注:
一、下列CD测试唱片可作为Bi-amping调整测试之用:

The Sheffield/XLO Test&Burn-In CD(Sheffield Lab 10041-2-T)

第2首:相位测试。
第5首:315Hz讯号。

Stereophile Test CD(STPH 002-2)

第8首:相位测试。
第21-31首:200Hz-20Hz Warble Tones。

Stereophife Test CD 2(STPH 004-2)

第2首:相位测试。
第16首:200Hz-20Hz Warble Tones。

二、CD测试唱片内所录之粉红噪音讯号(Pink Noise)不适用于本文Bi-amplng扩大机输出电平之调整测试用,因为一般三用电表或数位三用电表之性能无法正确量测粉红噪音之电压价,粉红噪音讯号主要功用是作为频谱分析仪量测调整喇叭摆位与环境特性之用。


摘自《音响论坛》2000年第11期(总第146期)P244-249

音響知識進階
雙擴大機?#123;理技巧(下)
覃章行

在146期「雙擴大機?#123;理技巧」刊出後,編輯部經由讀者回函發現許多音響迷,對此項音響?#123;理技巧產生了高度的興趣。146期「音響論壇」所刊出的內容,主要是對「雙擴大機」的使用方式,以技術的觀點加以說明,讓讀者們可以先就理論上加以瞭解。在瞭解理論後,陳運雙先生為了要讓讀者更深入且清楚地瞭解「雙擴大機療法」的成效,又與「音響論壇」編輯部的同仁將「雙擴大機?#123;理」的實做過程紀錄下來,供給對「雙擴大機療法」有興趣的讀者作為參考。

事前需要準備的工具

要享受「雙擴大機療法」的樂趣,對於器材本身的條件,也有著部分的要求。為了怕引起震盪的情形,前級擴大機必須要有二組輸出功能,且內部非為直接並聯的方式。雖然這已經在上篇中提過,但還是要再次地提醒讀者們,請特注意到這點。這次所使用的器材,訊源部份為Pioneer DV-S9 DVD/CD唱盤;前級擴大機為陳運雙先生所設計,這部電源分離式的前級擴大機,本刊曾於79、80二期中介紹過;後級擴大機部份則為Accoustic Art Amp-Ⅱ後級擴大機,與Clayton Audio單聲道與立體聲版本的後級擴大機各一部;喇叭則是使用了mbl 300D。在所需的工具方面,則需要準備「訊號產生器」、電表與「示波器」。不過,由於「訊號產生器」這項儀器,一般音響迷並不會有,所以可以用包含單一頻率的CD片取代,使用時重覆播放即可。

先以相同的擴大機驅動

首先以Clayton Audio的二部後級擴大機,分別連接mbl 300D的高低音端子。要事先說明的是,Clayton Audio的二台後級擴大機雖然一台為Mono版,而另一台為Stereo版本,但二台線路的基本架構相同,增益(Gain)也相同,所以將之視為二台「相同」的後級作Bi-Amp。連接後,以訊號產生器輸入300Hz的信號,再以電表測量喇叭線高低音端負載前與負載後(接上喇叭端子前後)輸出電壓有無不同。通常負責驅動低音單體的擴大機,因負載較高音擴大機來得大,所以輸出電壓會較高音部份來得低,這樣的情形在部分驅動力不足的擴大機身上,會顯得尤其的嚴重。實際量測後,負責驅動高、低音間的擴大機便產生些許的差異,但由於二者的輸出電壓差異並不大,所以並未刻意地加以?#123;整。整體的聽感與先前以一台後級驅動做比較,發聲更為輕鬆餘裕,前後、左右的音場也更加開闊,顯出正面提升的效果。<圖1>

以不同的擴大機上場

在「雙擴大機?#123;理技巧」中,使用二部相同的擴大機做驅動,是屬於比較簡單且省事的方式。若是要想得到更高的音質享受,就必須準備二台不同需求的後級擴大機,再以音質取勝的後級推中高音,以驅動力或大功率的後級推低音。這樣的「雙擴大機療法」,比起單純以二台相同後級作驅動時,所需測量的程序會複雜許多。首先,要確定二部後級的輸入阻抗。這是因為若二部後級間的輸入阻抗相距過大,在這樣的情形下使用「雙擴大機療法」,因電流會往較低阻抗的地區流動,所以會使得擁有較高輸入阻抗的一方電流量減少,造成所負責驅動的單體毫無聲音或極小聲。若不願改變後級的組成份子,要解決這樣的情形,就必須在有較低輸入阻抗的後級前,串入一台緩衝前級(Buffer Preamp),使二台後級的輸入阻抗差距不會過大。相反的,若一開始測量時,二部後級間的輸入阻抗差距不大,便可以省去上述這些麻煩的動作。通常,輸入阻抗的多少,在器材的規格表上皆有詳細的記載,只要在使用前查閱即可;若是不知道輸入阻抗的數值,可將訊號線連接至後級擴大機的輸入端,再將電表開至電阻檔量測訊號線端,便可得到輸入阻抗的值。雖然這個數值並不是最精確的數字,但因誤差值很小,所以可以作為參考之用。

測量後級增益

解決了輸入阻抗的問題後,接下來必須量測出二台擴大機的增益值。測量增益的方式,先利用「訊號產生器」輸出一個固定頻率的訊號,再以電表量測後級喇叭線端子的輸出電壓值,為方便計算的緣故,我們?#123;整前級的音量旋紐,使得輸出電壓為1V。固定輸出電壓後,再回頭以電表測量前級訊號輸出端的電壓值,得出數值後,將後級的電壓除以前級的輸出電壓,便可以得出後級的增益值為多少。以Accoustic Art AmpⅡ為例,後級的輸出電壓為1V,前級的輸出端電壓為57mV,相除之後便得到Accoutic Art Amp-Ⅱ的增益為17.5。再以同樣的方式,也可以計算出Clayton Audio後級的增益為22.6。

相位的確定

阻抗匹配、測量增益值完成後,還要確認二部後級的相位。將訊號輸入後級擴大機後,再將擴大機喇叭端子與「示波器」的輸入端連結,「示波器」便能顯示出二部後級的波形,後級是否同相位,便一目了然。若是後級間有反相的情行,試聽時將其中一部後級喇叭線正負端反接,便可以解決。由於這次的實作,陳運雙先生有攜帶「示波器」,所以使得測試相位的工作,顯得非常的簡單,若是音響迷沒有這項設備,可利用某些的測試CD(如Stereophile等,上篇有介紹)中的相位測試功能,也可以檢測出相位。

整合後級的增益值

在使用二部不同後級時,通常的情況下增益都不會相同,這時就必須在其中一部擴大機前,串上可變電阻或加上一部前級連接(主動或被動均可),作為?#123;整之用;這也是本刊劉總編每次提到「雙擴大機療法」時,都娬{其中一部擴大機要帶有音量控制的原因。
將Clayton Audio後級擴大機前加上一部Buffer前級後,再以「示波器」比較二台後級的波形,並慢慢?#123;整Buffer前級的音量,使二台後級的波形重疊。取下「示波器」將訊號線重新連接後,還不能馬上進行聆聽,必須再以電表測量二組喇叭線的電壓,將二部後級的輸出電壓?#123;整至同數值。因低音單體對後級會有較大的負擔,所以要再次測量負載後的電壓。以這次實作的情況為例,將喇叭線的電壓?#123;整至0.716mV後,加上負載再次測量,便發現Amp-Ⅱ的電壓降低,所以便再次地?#123;整Buffer前級的音量。為了顧及大動態時,負責驅動低音的後級,因負載增大造成電壓值降低,出現聲音不平衡的情況,所以?#123;整Buffer前級音量時,刻意的將電壓增大至0.719mV。上述?#123;整的方法,也可以做為使用「雙擴大機療法」時的一個?#123;音手段,因使用者可以視空間狀況,如低音、高音太多或不足時,進行增加或衰減的工作。<圖2><圖3>

聲音表現全面提升

經過了一長串繁複的?#123;整過程,終於可以進入驗收成果的階段。進行實作「雙擴大機?#123;理技巧」當天,除了「音響論壇」編輯部同仁外,還有本刊顧問劉仁陽先生與陳運雙先生二位愛好音響的同事一同參與,試聽的軟體有細川淩子「For Mr. Wonderful」專輯、Telarc的「秋夜吟」、Joen Baez In Concert、安塞美指揮「法雅三角帽」、發燒測試片「Bass Power」與Chesky的十週年紀念精選集等。以「雙擴大機」驅動時,聽感上最大的差別,首先便是聲音變得很輕鬆而且餘裕,聲音聽起來非常的舒服;除此之外,音場的變化也非常明顯,寬度與深度的增加,輕易的就營造出大的場面;各個發聲體的線條清楚而凝聚,連帶著讓人感到樂器與樂器、演唱者間的分離感與浮凸感也更為顯明。高、低頻二端的延伸,也因使用「雙擴大機療法」,而獲得了更佳的表現;低頻的彈性、衝擊力,高頻的透明度,也比以一台Accoutic Amp-Ⅱ或Clayton驅動時,有著很大地改善。

在聆聽過「雙擴大機?#123;理技巧」的成果後,劉仁陽顧問也提出「雙擴大機療法」要注意二部擴大機間搭配的問題。雖然使用這樣的接法,可以讓聲音獲得大幅度的改善,但搭配的問題仍然須要強?#123;,這是準備以「雙擴大機?#123;理技巧」整治系統的發燒友,所必須多加留心的地方。

這次參與「雙擴大機?#123;理技巧」實作的人,都已清處地瞭解到它的優點;本刊的劉總編也一再的強?#123;,遇上不好「搞定」的怪獸級喇叭,以雙擴大機驅動,絕對是個好方法;陳運雙先生以「雙擴大機?#123;理技巧」,讓許多發燒友的家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好聲。已有這麼多的人享受到「雙擴大機?#123;理技巧」的好處,若家中的硬體條件符合,就請您趕緊起身動手,親自體驗「雙擴大機?#123;理技巧」的妙處吧!■
http://www.hifi168.com/bbs/article....9483&ntypeid=10
TOP
175#

寻芳兄:你好。今天休息,又把格吕米欧和伦敦爱乐演奏的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PHILIPS  DUO 小双张)拿出来听了一遍,这是我第一次用天朗Turnberry 喇叭听这张唱片,感觉真的是很好。当然,这张唱片本身不错,在其他系统上也会好声,但是我总觉得,在过去的许多系统上播放时,还没有得到最好的发挥。比如,小提琴声音尖厉刺耳,乐队合奏时声音偏薄,低频量感不足。小音量时就象听耳机,声音开大又太吵。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所谓的现场感。现在就不同了,声音是那样的厚实和饱满,全频段都非常平均,不会感到有哪一段不足或者是哪一段过了。在小音量时声音依然有厚度,保持着很好的质感,在大音量状态下更加气势磅礴、汹涌澎湃,但是它所发出的声音并非吵闹的让人烦躁不安,而是那种较为内敛的,表现出稳健、雄浑、厚实和饱满的声音,听到它,就会被它感染,就能想象出乐队演奏时的舞台风貌。它所播放出来的音乐的味道、它所制造的那种音乐的氛围、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真实和平衡,绝对是一般的喇叭所无法企及的。我想,天朗的贵族系列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品牌的喇叭,其过人之处大概就在于此吧。我玩音响也有十多年了,用过的音箱也有十多对了,始终缺少那种真实的感觉,现在终于在天朗Turnberry 身上找到了那种感觉,我真是感到高兴。我觉得,我过去虽然走了许多弯路,但是和现在仍在弯路上徘徊,或者还将长时间、甚至永远徘徊下去的朋友相比,我还是应该感到庆幸,毕竟,我已经走出了频繁换机的怪圈,走上了音响和音乐的康庄大道。我经常在想,为什么我会这么长时间才找到天朗,我不是很久以前就知道天朗了吗?为什么就没有选择它?现在我明白了,过去的很长时间都是在向JS缴学费,在学费没有缴足之前是不能毕业的。就象一件艺术品被包裹在许多层盒子中间,每缴一次学费,JS就会打开一层盒子,直到你缴完最后一次学费。所以,发烧初哥是看不到真正的好东东的,走点弯路也就再所难免了。既然我为选择天朗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我就要很好的珍惜这对好喇叭,我想,只要这对天朗喇叭不出毛病(我已经感到了它的瓷实,以前的几对小喇叭在我手上全都坏过,无一幸免,让人一想起这些就痛心疾首),我会一直用下去,如果将来有条件升级,我还会再选择天朗的贵族系列,也许会是皇家西敏寺。寻芳兄,你认为如何?
TOP
176#

尧天舜日兄:  
极为赞同你的说法。
的确,要找一对自己喜欢的箱并不容易,非常庆幸你和我均终于找到了!
我走的弯路不多,从97年至今,我只用过一对箱子,那就是JAMO 98,这对箱价格不高,3000米,HIFI、AV均可,音乐味也不错,又爆得起,比较耐听,唯高音不足。从今年始,便有了换箱升级的念头,定位为2万~3万米,先后试听了单拿、JAMO旷世11、B&W CDM7NT、B&W新703、N805,最初中意丹拿的听众82,而B&W给我的听感最不值它的价位,在这点上,我没被JS所骗到。后来有一次在某店试听到天朗贵族系列GRF,同店还有B&W新703,卖2.2万米,说实在的,703的表现还不如偶家的JAMO 98,这不是偶说的,是偶同去的家里人一致说的。
但是听天朗贵族系列GRF时,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声音,就是她了!!!全家人都喜欢。
考虑到GRF贵了点,个头也大了点,就订了TURNBERRY HE 。
将来升级,可增加天朗的超高音ST-200,就很完美了。偶计划将来用LINN的CD机+麦景图的公放来推她。
TOP
177#

寻芳兄千万要记住:麦景图一定要用有输出变压器的,你反复问6500的价格,我就觉得不合适,起码上6900。还有我听过6850推,声音比较闷,但新款6900我听到一位朋友也是位大发烧友说声音与老款麦景图有很大区别,速度明显比老款快而且也没老款那么厚,但我没实际听过,如果确实这样的话,可能可以配天朗,另外建议你再考虑金嗓子前后级或清爽型的胆机,我现在用贵丰确实不是太合适,换线以后好了很多,但要从根本上改善还是要换功放,听过E407,虽然总体声音比贵丰平衡,但失去了贵丰中高频那种迷人的音色,上前后级或高档的胆机,目前还没米,要待以时日,准备这段时间内再多听听,多比较,找到自己以为满意的搭配,以后有什么心得多多交流吧!
TOP
178#

[quote]lqdxy 在 2004-3-13 22:03:14 发表的内容
寻芳兄千万要记住:麦景图一定要用有输出变压器的,你反复问6500的价格,我就觉得不合适,起码上6900。还有我听过6850推,声音比较闷,但新款6900我听到一位朋友也是位大发烧友说声音与老款麦景图有很大区别,速度明显比老款快而且也没老款那么厚,但我没实际听过,如果确实这样的话,可能可以配天朗,另外建议你再考虑金嗓子前后级或清爽型的胆机,我现在用贵丰确实不是太合适,换线以后好了很多,但要从根本上改善还是要换功放,听过E407,虽然总体声音比贵丰平衡,但失去了贵丰中高频那种迷人的音色,上前后级或高档的胆机,目前还没米,要待以时日,准备这段时间内再多听听,多比较,找到自己以为满意的搭配,以后有什么心得多多交流吧![/quote]


The Accuphase E-408 i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story from E-407.
E-408 has much smoother mid to high and midbass is more analytical,
but you must use a good CD player.
TOP
179#

寻芳兄:关于功放的问题Iqdxy兄的建议是对的。我曾经在一个帖子上说过,天朗Turnberry HE虽然好推,但并不等于任何一台功放都能把它推好。“好推”和“推好”绝对是两个概念。况且天朗喇叭的好推也只是相对而言的,和单拿等难推的喇叭相比,天朗喇叭算是好推的,但是和真正好推的喇叭,比如灵敏度达到100多个dB的号角喇叭相比,天朗喇叭就不算不上好推了。要想推好天朗喇叭,首先功放要有一定的功率储备,要有很好的线性放大,最重要的一点是,功放要有很好的控制力,要有一定的阻尼系数,使它既不受喇叭反电动势的影响,又能有效控制住音圈音盆在良好线性状态下运动而又不把它们控制的过死,这才是好功放。当然好功放还不仅仅是这些,还要有很宽的频响、很低的失真、很优雅的声音等等,不一而足。当然这样的功放也一定是价值不菲的。但是要奔着把天朗喇叭推好的目标,不破费一点也是不行的。我的好奇心促使我曾经看过天朗Turnberry HE的驱动单元,10几斤重的单体,光是那两个大磁铁就会让人充满信心,绝对不是市面上所能见到的一般货色。我想,这样的喇叭没有理由随便找一台功放去应付它,要想发挥它的优势,功放千万不要马虎。麦景图功放我在南京的JS那里听过,印象不是太好,感觉声音太蒙,过于浓郁,就象一个人有鼻音一样,那时我正使用贵丰TABU100瓦推瑞宝的金高音,那种华丽的中高频和重质不重量的低频和麦景图正好形成强烈的对比,所以也保不准我在认识上有些偏差,总之,麦景图推天朗我说不清楚。日本的金嗓子我建议不要买,早年我曾经用过日本天龙的纯功放推B&W的625i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一塌糊涂。还有,去年我准备买天朗,上海的JS也曾用天龙功放推天朗Turnberry HE ,根本就没声,JS自己都说不行。我的经验是,日本功放推力都不大,尤其是控制力不强,好看不好用,所以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用日本的功放。(有事了,再交流。)
TOP
180#

非常想知道尧天舜日兄最后是如何选择SIM AUDIO的,你这套东西价值也不菲,而且上海好象很难见到,你是在哪里买的?花了多少米?另外,你对日本功放的评价我只同意一半,他们好的功放还是有的,金嗓子的A50、A100都是推力非常强的好功放,就是价格实在太贵了。还有南京的一位大发烧友说乐林的功放特性与天朗很配,但一直没机会听到此搭配,不知是否有哪位听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