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314151617181920» / 8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前级大测评:试听新德克、欧博、艺术家、凌氏作品、麦丽迪、天进... [复制链接]

321#

我想找来推 v8i 伺候MG1.6 不知可否?
玩hifi的乐趣在于—自己快乐!
能和朋友一起分享更是快乐!
TOP
322#

一个人来做对比评测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听完这台后去换机换线的过程中会丢失很多记忆!如果有人帮忙做这个换机换线的工作,试听的人不动就会好很多,就会很容易判断!真的够难为E版了!
TOP
323#

原帖由 Lilybaba 于 2011-11-29 21:24:00 发表
对,用牛前时最好不用带电容输出的前端设备,比如胆唱放也包括在内。


原来如此,听过R7+linear1的组合,电子管的声音就略逊于晶体管输出,看来不是R7不好,是搭配问题!
R7的电子管输出和晶体管输出哪个好声也要看具体搭配。长知识了!!
闲时行摄,忙时听音
TOP
324#

原帖由 eric 于 2011-11-29 11:54:00 发表
原帖由 keke99 于 2011-11-29 10:41:00 发表
严重关注这次测评!有个个人问题一直困扰着,想请教E版。
我在用的八达3.8SE,一直不是满意。想给它上个前级(代价不要太大),希望能从此次测评中得到收获。请E版,指点一二!谢谢!

好的,我记住了,希望我可以找到最佳答案。

先谢谢了!
TOP
325#

原帖由 micro 于 2011-11-30 10:47:00 发表
一个人来做对比评测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听完这台后去换机换线的过程中会丢失很多记忆!如果有人帮忙做这个换机换线的工作,试听的人不动就会好很多,就会很容易判断!真的够难为E版了!

谢谢理解啊。
欧博L 1的前级是25KG啊,赶得上一个煤气瓶了,也所以,后级大测评在我家是没有办法搞了。
作品一号有两个把手,是最方便我这样老换机的。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326#

原帖由 eric 于 2011-11-30 9:29:00 发表
原帖由 莲花白 于 2011-11-30 3:01:00 发表
这几天看得是口水横流,茶饭不思,一次次摁下去的冲动一次次地抬起头来。借问E版,如果花数万大洋配一套作品一或L1加20周年,伺候我的老朽唯六,是不是有点牛槽喂羊、大材小用呢?如果这样搭配还不至于贻笑大方的话,哪个前级更适合一点呢?望指点迷津,不吝赐教,谢谢!

请问一下您现在用什么对推唯

多谢E版回复。我现在用的是一台很老的先锋A90D在推动,号称A类100W,我没查到这个功放的资料,具体情况也不清楚。但总感推力不足,声音基本在箱内,音场、定位更是无从谈起,低音增益扭到最大才稍感力度,但已经不是那种深沉、宽松,我想追求的那种低音了。
我的听音面积是4.8*5.8m
TOP
327#

原帖由 莲花白 于 2011-11-30 13:2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eric 于 2011-11-30 9:2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莲花白 于 2011-11-30 3:01:00 发表
这几天看得是口水横流,茶饭不思,一次次摁下去的冲动一次次地抬起头来。借问E版,如果花数万大洋配一套作品一或L1加20周年,伺候我的老朽唯六,是不是有点牛槽喂羊、大材小用呢?如果这样搭配还不至于贻笑大方的话,


首先,即使用20周年后级,也是只能推出唯6的9成左右的声音。
唯6的声音丰满、线条稍租、速度稍慢,这样的话,我认为搭配作品一号稍合拍一点。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328#

版主真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啊,支持你!

原帖由 eric 于 2011-11-30 9:40:00 发表
对了,补充一下作品一号和L1的听感,作品一号由于用了锗二极管整流,所以热噪音稍大,不过离扬声器1米左右就基本听不到;L1的底噪相比小很多,大概离扬声器20厘米左右就听不到了。


下面这个网友的听感你以为如何呢?在一号不足的方面(如果他说得客观的话),L1表现又如何呢?

作品一号听感简述—成都太郎


2011年9月20日下午3点45分凌老在我的胁迫下前往我在双流的家。我们在以文豪CD3、ADAM-A7X为基础的系统下试听了作品一号前级。


试听结果订购一台作品一号以及西电电源线一条。


先将试听结果以及我自己的测试结果公布如下:


1、对比我自己使用过的ARC R5,作品一号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韵律感。


2、在对信息量的表现上作品一号是不缺乏细节的。换一种说法就是作品一号不能说比ARC R5多但是绝对不比其少。


3、作品一号最好使用非平衡输入。


4、作为成都人对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情况。要求老凌做出深刻的检讨。


说了好的再说说差的


1、前级的低噪太大,当然这和使用锗管有关。


2、对空间感的描述与优质的前级相比较的话还有不小的差异。


3、对乐器的器型大小、质感个人认为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最后编辑chtsoft 最后编辑于 2011-11-30 16:56:43
TOP
329#

L1和作品一号这2台前级噪音确实大了点,安静的时候尤其明显
TOP
330#

谢谢E版!因为没有听过唯六推好是什么样子,所以很难想像9成比现在有多少提升。
如果前级就用作品一号,是不是还有比20周年更合适的后级?前提是和此价位相当,二手也行。
TOP
331#

原帖由 chtsoft 于 2011-11-30 16:52:00 发表



2、对空间感的描述与优质的前级相比较的话还有不小的差异。


3、对乐器的器型大小、质感个人认为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chtsoft 最后编辑于 2011-11-30 16:56:43

   这两点不足我在二十周年解码的聆听过程中也有些许体会。
TOP
332#

原帖由 chtsoft 于 2011-11-30 16:52:00 发表
下面这个网友的听感你以为如何呢?在一号不足的方面(如果他说得客观的话),L1表现又如何呢?


他应该听得比我还仔细,我的就作为补充吧。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333#

原帖由 莲花白 于 2011-11-30 17:34:00 发表
谢谢E版!因为没有听过唯六推好是什么样子,所以很难想像9成比现在有多少提升。
如果前级就用作品一号,是不是还有比20周年更合适的后级?前提是和此价位相当,二手也行。

声雅 PSM-300 全平衡单声道甲类后级吧,2万左右一对。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334#

回复 330# 莲花白 的帖子

国产的声雅PSM300以及钟神旗舰有不少唯6的用家。可以考虑一下PASS的后级或者顶级专业后级。使用申士宝或者此类8寸以上单元的,行家建议使用功率大,控制里好,声音细腻的功放。
唯美6号对功放和前端,线材非常敏感。推不好就会高频紧,低频肥,声音线条粗,没有生气。

推好了还是不错的,借用枪文的说法。
一,中频宽广自然,人声发声轻松,木管浑厚有气柱,小提琴声线细。
二,速度迅如闪电,动态劲若奔雷。
三,低频的轻松,自然。
四,宽广的音场及清晰的定位。
CDpro2+PrismsoundADA8+Melody1688II+Martin4.2s+唯美6号
TOP
335#

原帖由 莲花白 于 2011-11-30 17:34:00 发表
谢谢E版!因为没有听过唯六推好是什么样子,所以很难想像9成比现在有多少提升。
如果前级就用作品一号,是不是还有比20周年更合适的后级?前提是和此价位相当,二手也行。

按你前面的描述!你现在的唯美6号最多推到了5成!
TOP
336#

回复 311# eric 的帖子

想来E版是痛并快乐着!
快乐的当然是听着好器材播着好音乐,左拥又抱,不亦乐乎!
痛除了不停换机折腾外,还有荷包要大出血了吧?
TOP
337#

作品一号确实有比较明显的底嘈(站在箱子一米内安静地听,放了音乐就听不到了),问过凌总,说是因为用了锗整流管,它的物理特性导致无法避免,可以用其他的元件,比如20周年前级别等就很安静,但用了锗整流,声音活。看来这是个鱼和熊掌的关系,究竟是服务于更活泛的声音追求,还是牺牲一点优秀的指标,有时候只能取舍一下了。

这也是作品无法量产的一个原因,即使元件足够备用,但会有消费者不能接受物理指标上的一些不足。用作品,更多需要用者和作者之间的信任和认同。
TOP
338#

成都太郎的听感我觉得和他用的是ADAM的主动箱有一定关系。

我以前用ADAM的落地被动箱(现在还闲置在家里),本地烧友用的ADAM S6X大主动箱的声音也很了解。ADAM箱的声音风格,取向,特别是它用的B&O开关电源放大模块式功放,以及主动箱面板的极其阔大,决定了它的声音底架,表现和长短。

作品一号最佳的搭配还是作品二号和提琴箱以及全套作品线,中国钉。不一定人人喜欢,但是最原汁原味,听到设计师自己想听,和想给你听的声音。少一样,整体的神韵变走了一分。
TOP
339#

谢谢E版、dd431、micro的指点,我会好好考虑各位的建议,重新布局我的系统。
TOP
340#

回复 337# johnleeh 的帖子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