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发烧笔记06 [复制链接]

21#

怀冰老师见识博大精深,佩服!
LP:micro bl-91  唱臂:KUZMA  唱头:FR 1MK3
CD: DENON 961FA
PRE:柏林之声 897
AMP:MC2   1250
SPE:   丹拿S5.4

线材:范登豪 D501S,天仙配,高度风SPK-X7
TOP
22#

博大精深,此生免谈,我离它十万八千里!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23#

饱经沧桑的一路走来,意想不到的是年近黄昏还偶遇一见钟情,与自己喜欢的声音风格邂逅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TOP
24#

朴实的发烧笔记,支持一下。
TOP
25#

我十分幸运,自己家里设计的听音房间能使我满意,单位还有这么一个专业设计的大录音棚供我使用,甚至还被我买到了符合我的要求的EV Sentry III大音箱。好长一段时间沉浸在“此生足矣”之中。但是慢慢地我感觉到有一丝缺憾在心头发生、滋长:我对很多音响器材的热情消减了,那么多音响,难道我就只守住这一种?望尽天涯路,我该“蓦然回首”了。
有一种发烧友,选中了一套音响搭配,就一直相守,不再更换。但更多的发烧友总要折腾,一件又一件地来回轮换,其乐无穷。音响之林,原本就风光无限,各具精彩。拥有了一套接近完美的音响搭配,从一而终,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失去了领略更多的精彩,也是憾事。在发烧音响这件事上,我以为荷尔蒙比柏拉图更加合适。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26#

但古董箱和现代的AB对比,咱还是喜欢现代的多一些。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巳决定了产品的功能与声音的走向。
TOP
27#

HIFI168真好,有诸君的激励,我很快就写了这么多的字。
现在能一下子看这么多字的人不多了。几年前有广告公司要来帮我做一个微信公众号,提出要求,要我每次写出来的字数,不能超过人家上一次厕所就能看完的时间的长度。我说我做不到。
十多年前开始泡HIFI168的人,大概也和我一样吧,那时候大家都很能码字。我的心思,还停留在以前。
关于音响交流,最好的方式就是BBS。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28#

我十分幸运,自己家里设计的听音房间能使我满意,单位还有这么一个专业设计的大录音棚供我使用,甚至还被我买到了符合我的要求的EV Sentry III大音箱。好长一段时间沉浸在“此生足矣”之中。但是慢慢地我感觉到有一丝缺憾在心头发生、滋长:我对很多音响器材的热情消减了,那么多音响,难道我就只守住这一种?望尽天涯路,我该“蓦然回首”了。
有一种发烧友,选中了一套音响搭配,就一直相守,不再更换。但更多的
怀冰 发表于 2017/10/13 17:58:13
我十分幸运,自己家里设计的听音房间能使我满意,单位还有这么一个专业设计的大录音棚供我使用,甚至还被我买到了符合我的要求的EV Sentry III大音箱。好长一段时间沉浸在“此生足矣”之中。但是慢慢地我感觉到有一丝缺憾在心头发生、滋长:我对很多音响器材的热情消减了,那么多音响,难道我就只守住这一种?望尽天涯路,我该“蓦然回首”了。
有一种发烧友,选中了一套音响搭配,就一直相守,不再更换。但更多的
怀冰 发表于 2017/10/13 17:58:13

享受音乐比让器材去牵着走更幸福,但每人的需求不同,也不可强求,哈哈……
TOP
29#

曾有一段每周周末黄金时段都要听怀冰兄主持的hifi天地, 一晃十多年了,近日又能看到怀冰兄这么好的帖子,既有博大精深的音响知识,又蕴含深刻的发烧感悟和人生哲理,特爽的感觉!
TOP
30#

任何音响产品自身都是带有一些缺陷的,在强能量的前提下、在不理想的空间里,这个缺陷会顽固地坚持在你面前。并非特高价位的器材不好,而是天生如此。
看到那些投入了几百万元、经历了几番折腾之后却效果越来越不满意的人一脸的迷茫和无助的神情,我就要想起李后主的一句词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TOP
31#

         稍微有一点小小的不同见解,希望怀冰兄不要介意。


         与其讲器材的本身有缺陷,不如讲是器材的风格走向不同。就新器材来讲,一分钱一分货,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功率的后级推高阻尼的音箱,只有搭配出现问题,才会令器材出现缺陷。音响本来就是一个过时的行业,音响器材的发展已经到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成熟得要走歪路的程度,一个手机播放出来音乐都可以让人听得津津有味。只要一个空间、一套HIFI系统的声音出来是健康的,就必定能玩出好声音,就看好到什么程度罢了。特别是那种十几年钟情一种品牌或者一对音箱的发烧友,好声基本是常态!健康的标准可以很低,能够大声有力就行,可惜有很多眼高于顶的发烧友玩出来的声音连健康都称不上,究根结底是知道的太多,可以选择的东西太多,自己迷失掉了!


          另外,窃以为还是别把空间的重要性提到如此地步,这样恐怕会让不少普通发烧友绝望。就我的经验,玩音响二十多年,几个空间,除了最近用到专业的声学处理产品,从来没有做过任何空间处理,但是我玩的系统,无论贵贱,每一套都很好听,起码会令听过的发烧友普遍认同。对此,我用过一个比喻,随便一把过得去的吉他,在哪里弹都好听,为何音响就要挑空间?想象一下,一把声音不好的乐器,要挑到合适的空间才好听,完了,还在墙上东贴西贴,这不是怪事吗?  说到底就是音响系统出来的声音不够象真。好,像真,象到什么程度?百分百是不可能的啦,但是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以现代的科技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吧。告诉大家,要是你的系统有7成的象真度,放在哪里都不会难听。HIFI的原本含义就是高保真,只是现在变成了贬义词。如何让系统的发声保真、乃至高保真是音响学里永恒的学问。系统本身声音的问题还需要从系统本身寻找解决之道。空间处理很重要,其重要的是能够锦上添花。


          回到开头,搭配健康的系统,原本一切具足,想要的东西大多可以慢慢调出来,只要不是完全违反物理规律。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10-13 21:16:33
TOP
3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3#

造成这样的阅读感觉,是我没有留意到的,也许是因写得太快了。
在强调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之前,条件是“豪华级”的“强能量”的音响器材,声音能量强大了,对环境的要求就增加了。
但是,从技术上,我仍然是觉得环境很重要,比音响器材本身更重要。香港大草在他的文章里面数次提出“环境占60%”,在与我做直播节目时我提出不同意见,我说“环境占90%”。大草反应很大,激动地表示,他也认为“环境90%”,但不敢这么说出来,只好退一步说“环境60%”。
这是一个认识的问题,不是好坏的问题,更不是“惧怕”。相反的,认识到了这个方面的问题,才能更好去看待这个问题。
喇叭发出来的声音能量是很弱的,把音箱摆到旷野,听到的声音就是喇叭的声音,很弱。我们在室内听到的,大部分的声音能量来自各种发射面反射叠加的声音能量。
但是,环境不会自己发声,声音的品质仍然是由喇叭决定的。这个必须多加说明,以免引起别样的误会。

对于花费上百万资金组建一套音响器材,于我来说,就该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才对环境加强的阐述。
但是,我从不惧怕环境的问题,这来自于很多年前读的一本书里面的一句话给了我信心,那是一本美国电声工业协会一个专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写的一本教材:任何一个房间都有音箱喜欢的一个位置。

另,关于“缺陷”问题,任何放大线路,都有天然的缺陷,没有任何一个放大线路是没有缺陷的,所以越大功率机器越需要伺服线路,而伺服线路本身也有天然的缺陷,那就再伺服。在一些大型放大器里面,那些复杂的线路板,很大一部分不是放大线路,是伺服线路。
音箱就更加复杂了,复杂的不是电声问题,而是力学问题。音箱的力学问题,我们人类目前的科学水平还做不到完全解决,而对于环境声学的问题,人类目前可能只是起步。
最后编辑怀冰 最后编辑于 2017-10-13 21:44:27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34#

乐乐兄,我们继续探讨。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35#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6#

美国电声协会早在二十年代就大量研究声音和空间的关系了,并且对声音进行了一些描述,比如什么成分的声音就是“热情的”,什么成分的声音就是“亲切的”,等。
那个实验主要采取“采样实验”。
最后编辑怀冰 最后编辑于 2017-10-13 21:56:42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37#

乐乐兄,我们继续探讨。
怀冰 发表于 2017/10/13 21:45:36

             好的,我们继续



             首先说起大草,他玩的是泰斗的老三,他完全玩得起老二,老一咬咬牙也玩得起。不玩老二是他明智,他会根据空间挑选合适的喇叭,而不是挑贵价的喇叭。要说空间的重要,的确很重要,几百平方放对35A,或者10平方放对泰斗老二,这时空间的重要性就去到百分之九十九了,因为这样的空间根本玩不转。我想表述的是,越是挑选到适合空间大小的喇叭,空间的重要性就变得越来越低。对于高能大系统来讲,与其讲空间重要,不如讲空间大小很重要。空间决定声音的规模,对此,我将之前写的文章贴出: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40142.aspx


   1,空间的决定性




          开篇 先弄明白一个道理,声音喂饱空间后,空间的大小决定音场的规模!



        过大的空间放置小系统,声音过于稀梳,很难喂饱房间,听什么都会有股子寡味!

      相反,小空间玩大喇叭,假如之前是玩小喇叭时已经喂饱房间,那么大喇叭并不能带来更大的音场规模,但是密度会变大,同时乐器结像也会变大!乐器结像变大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小乐器的结像不大,声音不失细致,仍然可视为提升!比如,小箱子播放交响曲大提琴部,小里小气的,但是大音箱播放出来就庞大得多了,声音结像是否庞大过度,用人声一试便知,该大则大,该小则小才是正确,不然该大的不大,该小的不小,谈何重播?


       回过头来,我们经常听发烧友讲音场破墙而出,不但破墙而出,而且后来还说音场越来越深,那么假以时日音场此不是从广东跑到北京去了?可是在现实当中却从来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任你器材牛比哄哄,换上了十多万一条的线材,原来的破墙还是差不多!如此,我们可以这么说:空间的特性基本决定破墙的深度与宽度,任你换更大更贵的系统也没辙!


       2,系统的短板


        系统的短板是一个非常微妙和深奥的问题!假如我们能明确地知道系统的短板就可以轻松地对症下药了,可惜音响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牵一发而动全身,加上很多线材、附件、部件,都是有一利就有一弊,如此一来系统的短板就笑嘻嘻地跟我们捉迷藏了。别以为这是低端器材的共性,极品器材同样是这个德行,比如,某系统,用群星荟萃的旗舰唱放,声音阴柔,听感好,但是听动态大的碟,少了那股热辣劲头!换上柏林之声旗舰唱放,张力动态都有了,就是声音有点硬邦邦的。总的来说,音响系统,你越是玩进细微处,你就越发觉人类知识、力量的渺小,当然,玩不进细微处又有点本事的人,很容易会觉得天下劳资第一的!话说各行各业不都是酱紫吗?



       假设在同一个空间里,在喂饱空间的基础下,不同等级的音响,所呈现的声音规模是不会有根本性的差异的,也就是讲几千元的舞台音响和几百万的发烧音响在声音规模(量)这方面来说,是不会区别太大的,但是两套系统给人的听感(质)却大不一样,也就是讲音响系统真正值钱的是声音的质感!!上佳的声音质感给人各种美妙的感受,质感不佳的声音给人各种难受,要听大声兼恶,去K房足够了,何必费那么多心思玩HIFI?这个道理似乎任何人都懂,我可以告诉大家,懂是懂,但是绝大多数懂得不深!为何这么说?下面来展开一下:


        上面论述的基础是什么?喂饱空间!这涉及到很多方面,最基本的是我们要看菜吃饭,按照空间的大小选择喇叭,选择的喇叭小了,喂不饱房间,任你如何玩,都只能听听味道!记住,同一品牌的HIFI器材,入门与旗舰的最大区别是,一个只能在小房间里耍,一个却可以在大空间里挥洒自如!也就是说,声音规模是决定音响器材价格的基本!有了足够的规模,才有讨论声音质感的资本!


       现实情况千差万别,因为消费习惯或者各种原因,发烧友们往往喜欢不断地在某一个环节追加升级,而无视明显的短板!不贵的器材,却用上极品的线材,甚至还见过一对喇叭线是音箱的数倍价格。毫无疑问,突出某一方面同样可以带来一定的提升,但是这种提升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的!但是人家有钱啊,有钱当然可以任性,平民发烧应该尽量杜绝这种非理性的升级!

3,极品器材声音的完整性!


         那为何会有那么多发烧友无视器材价格的匹配,在某些环节花大价钱呢?因为极品器材、线材等等大多有一个非常重要共性,那就是声音的完整性!声音的完整性,希望大家好好地理解这个定义,笼统来讲就是要什么有什么!更加具体的描述请翻阅本人其他的文章!



         好声的系统套套相似,不好声的系统才套套不同!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绝大多数系统的声音太残缺了,才显得那么不同!这套少手,那套少了脚,有的肥,有的瘦,听起来当然有很大的不同!身体完整的人,在外星人看来肯定都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好的系统,连器材的个性都会被磨到最少,不同的只是那仅剩的一点点风格,或者主人的调声美学取向!打个比方,某发烧友刚刚开始玩ATC100时,声音正是地道的ATC,但是随着不断升级,用到极品前级,贵价线材,好的器材架后,ATC原来的风格一步步地减少了,速度更快,原来丰厚过度的低频也开始收敛,播放很多音乐跟德系、新兴的陶瓷单元,有了更多的共性,当然ATC还是ATC,不会变成ALTEC!


       这也是本人强调的,玩音响有共法和不共法之分,共法是声音的素质越高越好,比如两端延伸、动态、音场的深度、宽度、声音的密度等等,不管任何系统,这些都是共同需要的!不共法是音色、味道等等,可能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太一样的癖好,但可以肯定“悦耳”是不共法里的共法,因为不管我们喜欢什么样味道的声音,都必须让别人坐得下去,假如因为自己的癖好,别人来到却连一分钟都听不下去,那就得检讨一下自己了。


    
TOP
38#

另,关于“缺陷”问题,任何放大线路,都有天然的缺陷,没有任何一个放大线路是没有缺陷的,所以越大功率机器越需要伺服线路,而伺服线路本身也有天然的缺陷,那就再伺服。在一些大型放大器里面,那些复杂的线路板,很大一部分不是放大线路,是伺服线路。







         正因为器材都有缺陷,这个是行业的共性,是音乐回播方式本身存在的问题。大家都是瘌痢头,没有一个不是,反而不是问题了。因为是从器材与器材、系统与系统对比、好声与不好声、引申出来的话题,而不是现场与音响对比的话题。
TOP
3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0#

顾随在论文学创作时说,作者写东西是创作行为,读者在阅读时也是创作行为。
我想,好的写作者就会更全面地考虑读者的创作过程,三言两语就能准确表达。
我写了这么多字,回头一看,还是不能清楚,自顾自己写得高兴。
我需要斟酌修改。谢谢乐乐兄。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