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说:“窦唯的歌不能拆开听,每一张专辑都是一个世界。”
这句话的含金量在这张《黑梦》中体现得尤为强烈。
《黑梦》是窦唯离开黑豹乐队后发行的第一张个人专辑,是1994年中国摇滚乐坛的一张扛鼎之作,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专辑曾创下63万张的发行纪录。
大张伟都曾说:“《黑梦》是我反复买过最多次的唱片,几十年过去了,自以为见过了银河,但我自愿仰望瞩目的依然是这颗星。”
来自深夜的无用的呐喊和挣扎是窦唯《黑梦》的主题,建议深夜用耳机聆听,不用太用心,同样可以感觉自己的身体慢慢的悬浮起来,一股血往上涌出窍的失重。
窦唯是一位以音乐取胜的歌手,没有太华丽或叛逆的歌词,但音乐足以激荡你的心。他的音乐里透露着一股情绪,不同的时候听,情绪也不同,你会感觉到被他带到了两个迥异的世界里。
窦唯在1992年离开了黑豹乐队,当时乐队的知名度正快速攀升,但他却放弃一切决定重新开始。而后经过了与(做梦乐队)的短暂合作,就在新的音乐理念逐渐清晰时,再度挥别好友们,独自背负起自己对音乐的执着,走上一条孤单的创作之路。《黑梦》专辑中的歌曲,大部分于此时成型。
《黑梦》和他早期在乐队中的作品,有很大差别,减少了浪漫欢娱的感受却强化了他对生活品质的呈现,就像许多活在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一样,生命中充斥的迷惑与难题,都借由“梦”的形式释放出来。
窦唯以富有实验性的技法,把所有的歌曲以音效连结在一起,像是重新组合了生活中的片段梦境,强化了听觉上的幻境感受。每一首歌都像是从梦中传来,让你看不太清楚,却知道有许多光线颜色在变化;每一记鼓声都像来自于心脏的正后方,你不只听到了心跳,也听得见它的残响。
这种强烈的“非现实”特性,就是他这张专辑的创作基调,以一种年轻生命特有的敏锐感受,把自己体会的世界,直接呈现出来,有许多与当时代既存的音乐类型尤为不同的新异色彩,富有开创性。
《黑梦》专辑的音乐风格深受Bauhaus乐队及主唱Peter Murphy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Post-Punk特质。这种音乐风格当时在国内尚属罕见,窦唯却大胆地将其融入专辑中,使得《黑梦》在当时的国内音乐环境中独树一帜。
窦唯曾在采访中坦言:“Peter Murphy是我最后的一个偶像,他的音乐对我影响很大。我对他已经到了迷恋的程度,收藏了11张他的唱片,但是后来我把它们全扔到护城河中去了,这也许是一种忘记,也许是一种超越吧,但我不认为抄袭了他。”
录制《黑梦》时期的乐手,可说是第三代的“做梦乐队”,而窦唯则亦是在时隔多年后重操鼓手旧业,完成了部分节奏的录音,更略做点缀的演绎了一些曲目的节奏吉他部分。
专辑中的《开心电话》、《感觉时刻》、《悲伤的梦》和《噢!乖》可说是做梦乐队的一种延续,甚至连编曲也几乎照搬了过来。
除此之外,窦唯与白方林合作完成了专辑最重要、也是最有创意的三首作品——萦绕“歌特”般梦境的点题曲《黑色梦中》,俄罗斯情趣十足的西北利亚式摇滚小调《从命》,以及中国“后摇”经典《高级动物》。
而整张专辑真正由窦唯完全一手包办词曲、演唱和演奏的作品,则是当时献给他的那位天后级女友王菲的情歌《上帝保佑》。
呜咽的大提琴、简单好学却有些创意的分解合弦再加上人声,爱情的狂热容易让人晕旋,但当时的窦唯显然还没有彻底晕菜,他已经将大部分的细腻都用在了音乐的敏感上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这首作品要比他的这段感情长久多了。
《黑梦》在音乐上的探索不经意的扮演了中国摇滚乐史上空前的开放角色,中国摇滚乐在继崔健之后也终于又出现了一种不只是在精神上超越,而是把全部心气用在音乐形式探索和编织的新音乐。
这张唱片不仅成为摇滚时期的窦唯元素最丰富,音乐表现最开放的一张唱片,亦成为中国摇滚乐史上最早的一张优秀的多元风格唱片。尤其是其中“后摇”、“后朋克”和“歌特”等元素的涉及,更让它成为中国最早的一张“另类”和“非主流”个人专辑。
当然,它首尾相连的录音设计也让它赢得了中国摇滚乐坛第一张个人概念专辑的地位。
【原装进口】
窦唯《黑梦》
中国台湾版CD
扫码珍藏
联系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明月一路
联系电话 :020-8358157
传真号码 :020-8358385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