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要话题:用无源前级(或不用前级)会压缩动态? [复制链接]

1#

有源前级和无源前级在听感上的区别,除了输出输入阻抗的匹配,电平高低的因素外,主要在有源前级中,融进了太多影响音色的元素,如偶/基次谐波失真的大小,决定了音色“冷暖”的趋向,各种频率补偿特性不同的元件,也大量应用在电路中,令电路音色特点向设计者推崇的方向实现,众多不同风格音色的前级也就应运而生,听感上,就有厚暖或清丽等等令人耳容易分辨的风格差别,而所谓的动态大小,因电路中众多的补偿特性和迎合人类听感习惯的失真存在而就更清晰的呈现出来,相反,无源前级影响音色的只局限在阻抗匹配和有限的材质音色特性上面,其相对“直来直去”的表现,比起有源前级的多彩多姿“失真”及各种补偿带来的美化效果,就显得单调一些,但其实是原汁原味一些。
分享 转发
TOP
2#

“从无源前级或者有源前级输入到后级的电平应该是相同的,所谓动态就是信号电平的变化范围”音响评述中的“动态”范畴已不仅仅局限在这样的“定义性”描述,其中还包括人耳能感知的各频率量度和展现能力,假设有源前级和无源前级同时输送一强弱电平一至的信号予同一后级,也假设阻抗匹配是恰当的,但信号中各频率的能量分配会发生差异,而有源前级恰恰就是利用各种人为手段重新分配组合信号中的各频率,达至人类感觉中的美化效果,而刻意表达的某些频率,确会令人产生“动态”加强的错觉,若简单的用电平强弱来衡量“动态”,是解释不清由相当复杂频率组成的音乐信号之听觉表现的。
TOP
3#

首先要明确,所谓有源前级,正是在有电源参与下的复杂电子放大电路组合而成的信号放大器,而信号经每一个阻容电感元件,晶体管或电子管放大级后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失真。为了减少各种人耳可闻的失真,电路中往往会引入局部和环路反馈,目的也是为了减少失真,但不可否认,信号经过前级放大器后,其中混杂了各种各样的失真,包括有害和相对有益的失真,只是以百分比来衡量,当然是以有益失真大于有害失真为上品。
交流电通过导体时,各部分的电流密度不均匀,导体内部电流密度小,导体表面电流密度大,这种现象称为趋肤效应.产生趋肤效应的原因是由于感抗的作用,导体内部比表面具有更大的电感L,因此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大,使得电流密集于导体表面.趋肤效应使得导体的有效横截面减小,因而导体对交流电的有效电阻比对直流电的电阻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