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试听享声Soundaware D300REF参考级DSD数字转盘。 [复制链接]

21#

回复 19楼eric的帖子

写 真八号的形状,看起来有点像隔壁金三胖的脑袋,丑,过了一年多才慢慢适应。
马背上的水手 发表于 2018/7/28 14:41:08


哈哈,想想如果写八搞得漂亮点,可能要卖贵两万了,心理就舒服了。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22#



哈哈,想想如果写八搞得漂亮点,可能要卖贵两万了,心理就舒服了。
eric 发表于 2018/7/28 17:29:14
呵呵,E版这个观点我不太赞同。美是需要投入,但美与投入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审美观和设计能力比投入更为重要。个人比较喜欢以前唯美六号的外观,比唯美八号更出彩。

音响产品的外观设计让人感觉丑,有三种情况:
1、根本不注意外观,没有工业设计的理念(理由往往是强调内在美),这类产品不在少数,中外都有。
2、适当关注外观设计,但限于控制成本、投入不足,或者因为功能需要、有所缺憾,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让人遗憾。写真八号大约属于这种情况。
3、非常注重外观设计,也不惜重金投入,但因为审美观和工业设计能力的限制,越追求美就反而越丑。比如戏曲中的媒婆,也非常注重形象,出门之前要涂脂抹粉、穿红戴绿,头上还插上一枝花,自以为美若天仙,实际却丑得令人作呕,享声D300REF属于这种情况。

以前享声D100pro的外观,采用非标准机箱设计,看起来就小家子气,后来给公司提了无数次建议,许多用户也都认为应该采用标准机箱。总算林生不固执一次,D300系列采用了标准的425(430)面板尺寸,还重金聘请了三位设计师设计,采用高密度航空铝材、委托苹果代工厂用CNC精密加工,据说光是机箱成本就2K多,于是甚是期待。等到货之后,把机器从包装箱里取出时,心中顿时一千匹草泥马在奔腾!430*200的顶板尺寸,奇怪而丑陋的比例,完全就是一个怪胎!所以当时就想到了旧时候媒婆的形象——一直有颗追求美的心,也有追求美的行动,可惜审美观错误,越想美就越丑!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3#

呵呵,E版这个观点我不太赞同。美是需要投入,但美与投入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审美观和设计能力比投入更为重要。个人比较喜欢以前唯美六号的外观,比唯美八号更出彩。

马背上的水手 发表于 2018/7/28 19:32:25

美的话,设计要请专业高手,制造要请专业大厂,这些都需要花大价钱。
声雅器材的外形,听说就是花了30万设计费;欧博的水滴系列CD机,就是请了清华美院的石教授来设计。
所以,没有大投入,请不了大师,就设计不出来让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目前,国产器材,声音为主要追求目标吧,外形,暂时不能奢求了。
最后编辑eric 最后编辑于 2018-07-28 20:05:26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24#

仅那个电源开关就与整体设计格格不入,看起来档次太低
TOP
25#

D300REF最高支持DSD 64格式文件,也是目前最普遍的DSD 文件格式;WAV是最高32bit/192KHz格式。


D300REF 在充电电源与用电电源之间用5mm厚铁板进行隔离,FPGA与时钟也进行了全隔离设计。



前面说过,时钟是转盘的大脑,对转盘有决定性作用,D300REF采用了高性能的双时钟系统与FPGA处理。

这个时钟系统比D100 PRO的系统温度稳定度提升40倍,比D100PRO飞秒的精度提高一倍,同时有着更小的低频噪声。



双时钟系统分别是24.576和22.579,其中,24.576MHZ用于48khz倍频的音频,22.5792MHZ用于DSD以及44.1khz倍频。

最后编辑eric 最后编辑于 2018-07-28 22:27:34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26#

一个脱离时 代的产物,再多的概念堆积,终归是失败的。
玩的是乐趣 享受的是音乐。
TOP
27#

期待E版继续,E版准备配什么解码和后端?家里有A300,与万元级CD对比还是比较超值的,声音大气,线条感和层次都很好,中频稍为弱点!但最重要是方便,我把自己的唱片都抓轨成WAV格式,装在固态硬态硬盘里,用bubbleupnp(安卓手机)控制,窝在沙发里就可换片了

A300和D300应该是同一机箱设计,正面看还马马虎虎,上面和侧面看,一个字,丑!显示屏也是太low,希望享声注重声音的同时外观也同样要重视。
最后编辑迈戈 最后编辑于 2018-07-29 09:39:07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TOP
28#

E版的照片赏心悦目!用光非常好,绝对是专业级水平,器材照片特别是内部照片,完全达到商业级了,建议E版不妨考虑兼职搞点音响产品的商业摄影工作。
估计E版还在24小时不间断煲机中,此机要200小时左右声音才进入状态、500小时彻底稳定(D300REF煲机过程比较有趣,开声时就已经很吸引人,越煲机越好听。大概是20小时以后声音开始变得更细腻、光滑,100小时以后开始有温润的感觉——像丝绸的柔滑,200个小时左右开始有油润的感觉——类似于琥珀的光泽,200~500小时在保持油润的同时渐渐有点细微的砂质感——不是沙瓤西瓜那种颗粒感,有点像咸鸭蛋蛋黄那种油润的砂质感,非常舒服)。我就继续吐槽享声及其D300REF。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

外观丑是第一个槽点,第二个槽点就是犯了不该犯的低级错误:IIS-HDMI输出中,PCM和DSD状态下左右声道不一致,导致使用中不应有的麻烦!
D300REF设计有IIS的源码输出,RJ45的非平衡和HDMI的平衡均有,这点非常有价值。由于HDMI的IIS输出没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各厂家各自为战,所以数字转盘和解码器的对接就成问题,需要定制。享声这点做得很贴心,推荐了一家口碑不错的淘宝店为客户订制,而且享声用户可有一定优惠。定制线的价格真是良心价,材质、做工、声音表现都不错。理论上IIS的源码平衡输出效果是最好的,实际试听也是如此,自从用上HDMI线之后,RCA、AES的输出就没用过。

使用HDMI输出之后,很快发现一个巨大的BUG:PCM格式下声道正确,但是DSD格式的左右声道竟然是相反的!原因就在于享声对D300REF的HDMI19脚线序的定义有问题:PCM和DSD状态下左右声道相反!如此低级的错误,真的不可思议。似乎享声的A280一体机也成批出现了模拟输出左右声道搞反的情况,可见也非偶然。
我的解决方法是前后级之间平衡输出正常接线,DSD输出时用RCA把左右声道反相连接。虽然解决了问题,但是不仅麻烦,而且心里跟吃了苍蝇一样,很不舒服!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0#

PS:播DSD左右声道搞反的情况,只是用IIS-HDMI源码输出才有。其他RCA/AES/BNC等输出,播DSD资源是正常(采用的是DOP输出,而非源码)。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1#

想请教一下版主,这数字转盘从声音效果上看,与笔记本播放有多大差异?
TOP
32#

第三个槽点:无视用户意见建议,播控性能不佳。这方面的问题多多,用户说起此事都是咬牙切齿、苦大仇深,比如手机播控时同一文件夹下最多只显示16个文件的问题,中文文件排序很奇葩地采用ASCII,而没有采用大家习惯的拼音顺序。或者像大家期望的,可以自由定义排序方法(如按曲名、作者、年代、唱片公司等)。
我个人很在意的操控性能方面的问题有两点:一是非网络状态下屏幕无法显示唱片封面等信息;二是网络状态下唱片封面信息显示也有严重局限性。
从2013年初交学费买深圳XX的HDM03开始,到14年3月买享声D100豪华版,我就发现网络的引入会影响音质。所以拒绝在数播中使用网络,一直用本地硬盘+线性电源+发烧USB线方式连接,用遥控器操作控制。但享声的产品只有在网络状态下能屏显唱片的图片信息,很不方便;记得14年3月就跟享声反映过这问题,当时回答说很简单,增加一个浮点计算什么的,就可以在非网络状态下支持屏显图像信息了,结果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至今依然是个问题。

其次,网络状态下唱片封面信息显示有两大问题:每张唱片(每个文件夹)只能显示一张图片!这个设计太奇葩了,封面、封底、封三、封四,用户还不能自由选择,一切按ASCII顺序碰啥吃啥,想不出还有哪个厂家能有如此荒谬的设计!再有,每张图片规格必须在100K以下(去年底修改成200K以内),否则无法显示。

以上问题,在厂家来看都是小问题,但是对于用户而言就是大问题。比如,每张图片规格必须在100K或200K的限制,没有经历过的人完全不知道意味着什么!我从12年代到15年7月,通过常年24小时不间断下载加网购的方式,收罗了近2000张SACD.ISO资源,然后自己用scarletbook解压、再用audiogate把DFF转换为PCM;唱片图片动辄数M到数十M,最初用的XX HDM03显示时出现声音卡顿(CPU和内存不足),最大只支持2M图片。于是我就老老实实地把这批SACD资源的图片压缩到2M以内,就可使用了。工作量有多大呢?每张SACD至少有10来张图片吧,2000张唱片就是2万张以上,点鼠标点得手软。等换了享声之后,2M以内的图片依然无法显示,又要重新再压缩一遍,苦不堪言。做这苦逼工作的时候,我连杀人的心都有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3#

播控性能还有一点体验不良:固件升级必须使用SD卡,不能在线升级或使用优盘。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4#

经水手兄这么说,我们还是安逸的去听手头上的CD算了。
TOP
35#

数字转盘的操控体验相对传统音响设备厂商其实挑战很大的,要么自己养个团队,要么找业内成熟的厂家代工。不过我倒是发现一个捷径,就是可以考虑整合roon,立马把操控升级到指数级体验,那个暴发户专用,号称百万级的西班牙数播就是这么做的。
TOP
36#

据说以后享声可以通过固件升级支持roon,就是不知时间表!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TOP
37#

经水手兄这么说,我们还是安逸的去听手头上的CD算了。
audiomyd 发表于 2018/7/29 21:18:31

阁下性子太急,才看了开头就下结论了,呵呵!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8#

数播是未来音响发展的主流方向,实体唱片(CD和LP)会逐步被流媒体所替代。这种预测如果在5年前没有多少人会相信,现在估计也有一半的人不相信,但再过5~10年就可以得到验证。
近年来常有发烧友(尤其是大烧和老烧)认为CD会被LP淘汰,并且列举CD销量严重下滑、LP销量暴增的事实,言之凿凿,其实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主观臆断、误人误己。如果不仅看CD和LP的销售增长率,同时也看销售的绝对数量,就可发现LP的销量仅仅相当于CD销量的20%以下,说CD被LP淘汰,完全没有事实依据。
以美国从2000年到2016年唱片的销售数据为例,CD从2000年9.425亿张下降到2016年的0.994亿张,跌幅近90%,所以,CD衰败已成定局。
LP的销量从2000年销售220万张,跌到最低2006时仅有90万张,但此后见底回升,暴增近20倍。到2016年时达到创纪录的1720万张。似乎要来一个第二春,但其实只是因为部分老烧友怀旧或还愿导致的回光返照而已。
美国历年CD销量.png (, 下载次数:0)

,(2018/7/29 23:31:32 上传)

美国历年CD销量.png

美国历年LP销量.png (, 下载次数:0)

,(2018/7/29 23:31:32 上传)

美国历年LP销量.png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8-07-29 23:31:31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9#

传统实体唱片CD+LP总量在减少,是听音乐的人少了?还是人们听的音乐少了?或者是别的原因?
仔细想想这个问题,思路就会豁然开朗。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8-07-29 23:31:48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40#

从模拟到数字,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趋势,不可逆转。无论是通信,还是影视,或者其他任何领域,都是如此。
今天应该不会有人说蓝光BD电影不如当年的LD影碟,或者VHS录像带;也没有谁会扔掉4G手机换一个当年的大哥大。但似乎唯独就是音响这个圈子,有些不一样。
作为个人偏好,怀念模拟声,复古LP,无可厚非。但因为个人偏好而拒绝、排斥数字音频技术的进步,恐怕就不妥了。

想起阿桑的《受了点伤》:“竟然以为你会不一样,可凭什么你要不一样!”,将来有些人会发现这歌词正好是为自己准备的。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