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3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胶隐秘 ——变量中的盘、臂、马达 [复制链接]

281#

无论如何,帖子8天点击破万,还是感谢各位大神贡献。
TOP
282#

问题是:
就算黑胶调校仪器、有工具、有标准,器材搭配、调校却没有仪器、工具、标准。

单单通过黑胶的调校并不一定能使整套系统获得正确的声音。


所以,通过耳朵的调声是永远无法避免的,通过锻炼耳朵来建立重播标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独乐乐也 发表于 2017/9/28 17:25:17

每个人着力的环节重点不一样。
有人是原理环节、有人是过程环节,还有人是方向与目标环节……
黑胶把玩与调校,高水平玩家只是少数,大部分是启步中状况,比如我就是玩黑胶的菜鸟,相信大部分黑胶用家也是这一拨。
所以“三人行、皆为吾师”,多分辩、多分析别人的玩法心得去学习。所以我很喜欢反复去看极品人生J 版的贴子,系统性、实用性。
最后编辑时光车间 最后编辑于 2017-09-28 17:37:11
TOP
283#

回复 282楼时光车间的帖子

他是以一个唱臂开发者的心态去研究,劳动是值得尊重的。


我的确思考过唱盘的设计,但是我从来没有思考过唱臂这一块,因为我身边没有我认为合格的加工体系。我看过国内做出来的很多唱臂,说老实话,比不上人家50年前的工艺。


但是他的很多经验普通发烧友是根本用不上的,假如你以前是黑胶菜鸟,看了几年他的帖子还是菜鸟,说明帖子很吸引你,但是你从里面学到的东西并不多,因为很多经验你也用不上。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9-28 18:00:30
TOP
284#

众黑胶高手过招,精彩纷呈,本帖已成为年度最强
TOP
285#

回复 277楼阳光枫林的帖子

试过才知是个案而矣,仍属神学范(我真的去富x买了几个Hxx,做了块三文字石板••••)
TOP
286#

既然用了规尺、辅助工具加上眼睛耳朵都难以调整出好声音,那还玩什么黑胶啊。
但我周边玩黑胶的朋友,空二、盘王、清澈、奔马、实丽、君子、AS等等,入门到高级的唱机都有,声音咋都很好呢?他们的理论水平可是比帖子里这几位差远了,包括我自己。
看来,还是需要讨论一下怎么看说明书,怎么用规尺,怎么选辅助工具,怎么用耳朵来微调,不要再浪费时间和论坛空间讨论什么泰勒斯定理。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7/9/28 14:52:40

从见过概率上统计(不说声音好坏)。吵耳的贵价系统占比例更多。调试好黑胶很有必要,但又如此的难遇见到。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17-09-28 20:11:48
TOP
287#

先提出一个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观点,看看是否有人意识到这暗示着什么。

我之前讲过唱片的圆孔并不能精确地开在中心,唱片表面也不可能非常平整,象玻璃一样,看起来平,但其实是不平的,这导致唱臂的微观运动是同时具有左右和上下的。但唱臂不会象十字架般平直上下左右运动,而是打圆圈地运动。
TOP
28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89#

年度强帖留名,支持各位大师继续讨论!
TOP
290#



circle 发表于 2017/9/28 22:02:22
别扯岔了,牛仔兄哪样的方式我不习惯。
专心听课……
TOP
29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92#

回复 290楼时光车间的帖子

这就是他不敢回答前面问题所在
circle 发表于 2017/9/28 22:29:11
老师们要来辅导晚自习了,坐端正了!
TOP
293#

测抖晃率,测出来干嘛嘞?
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测出来不理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对治?
没有办法对治,也就是说,只能换盘了。谁不知道贵点的盘数据会好?问题是买得起才行啊。
还不如测一下自己的荷包。
少键盘侠玩着50年前的唱盘,说着天下最高深的理论

~~~~~~
大家都在休息,我说两句试试活跃气氛:
状态度决定高度,测的结果有用无用决定在人,可以用这结果来指导装个思雅97或金手指,或雀仔。另外也可摩机摩架摩皮带高低远近……………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17-09-29 07:31:27
TOP
294#

既然你那么看重抖晃率这个数据,发个测试抖晃率的图片让我们开开眼界
TOP
295#

                                                                                                                 正切唱臂的天限




       唱片的圆孔并不能精确地开在中心,唱片表面也不可能非常平整,象玻璃一样,看起来平,但其实是不平的,这导致唱臂的微观运动是同时具有左右和上下的。但唱臂不会象十字架般平直上下左右运动,而是打圆圈地运动。






       看来并没有发烧友意识到我所说的这点的重要性啊,要是大家都意识到,恐怕早就吵翻天了。



        为什么正切唱臂发明出来那么久,支点臂仍然大行其道?除了我们熟知的种种原因之外,还是会有发烧友通过声音判断而决定舍弃正切臂的。他们听得出声音的不同,但是却说不出原理。其实原理很简单,在支点臂上,唱臂可以作圆周运动,其实在现实当中准确来讲是不规则运动,是任意方向、角度的运动,比简单的圆周运动复杂得多!而正切臂是固死的十字架运动,也就是讲只能上下左右运动。这样一看问题就很严重了,那为何正切臂仍能正常工作呢?因为在正常唱片中,不规则的运动是很微小的,而且唱针是具有阻尼,唱针也可以在微小幅度内作不规则运动。但是将这一运动完全交给唱针,其实是不合理的!我们仔细观察支点臂工作时就会发现,时常可以看到唱针在摆动的同时,唱臂也在摆动。这已经是肉眼可见的情况,而唱臂平常所作的更多是肉眼不可见的微细运动,我们看不出,并不代表它不动。


        我说的这一点的现实基础在于:唱片是否会令唱臂作不规则圆周运动。没有这一点基础讨论就没有意义。从逻辑学角度来反推:假如没有足够外力强加在唱臂上,唱臂是不可能百分百规则地作出十字上下左右运动,也就是讲唱臂由上到右的运动过程必然出现非直角的缓冲!


       假如有微观摄像机就更加简单了,在唱头上取一个点,拍摄后拉快来观看就一目了然,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试一试。



       再讲一下正切臂与支点臂在声音上的不同。它们最大的不同在于声音“飘逸感”,高素质的正切臂声音非常稳定,而支点臂的声音相对飘逸,特别是单点臂。声音的飘逸感,是一种很微妙的气质,让人有一种云淡风轻的舒适感。而稳定的声音则让人历历在目,一板一眼,好像又有点古板。事实上,的确有些发烧友更加喜欢稳定的声音,而也有发烧友看重飘逸的感觉,这与其讲是声音的素质,不如讲是声音风格!但是话又说回来,高素质的正切臂比低素质的支点臂声音还要飘逸,这也不是什么奇闻,对比只能在近阶的产品中进行。



      所以玩正切臂有两点需要注意:


       1,以更加严苛的态度来挑选黑胶唱片。



       2,配搭柔顺度更佳的唱针,绝对不能用无唱杆的唱头,如LONDON唱头。




       正切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臂管一般都比较短,从支点臂的角度看,长臂除了循迹占优势外,还有一点就是唱臂在轴承处的摆动比短臂小得多,这是非常简单的物理现象。无论唱臂的轴承多么优秀,活动的幅度小总比幅度大的好,小一点可能只是变调,大一点直接就失真了。唱片一个轻微的起伏,在12寸臂上可能还不知不觉,但是在正切臂那已经天翻地覆了,所以以正切臂为拳头产品的清澈搞了一个唱片外圈镇,就是为了令唱片更加平整。


       我听过不少正切臂,在播放以下两种黑胶时是比较麻烦的,第一张《霍洛维茨在莫斯科》,能够完美重播接近内圈那首,那真要恭喜你了。我在玩清澈正切臂的老玩家那里听过,直接“喳喳”地过去了。



第二张《1812》,这张唱片的真炮录音我只在磁悬浮臂上听过完美的重播,那些动态没有出来的系统就甭提了,人家那动态就直接让隔两层楼的人投诉。这张唱片除了循迹外,大动态反馈给唱臂、唱头的失真也是重要的考量之一。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9-29 09:24:01
TOP
296#

这篇文章的意义在:发烧友在选择唱臂时,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品种。
TOP
297#

既然你那么看重抖晃率这个数据,发个测试抖晃率的图片让我们开开眼界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7/9/29 9:04:26
我什时候告诉你只看重抖晃率这个数据??只要重视,什么数据同等重要。只要不重视,什么数据不重要
况且我说了活跃活跃~~~
TOP
298#

回复 295楼独乐乐也的帖子

我猜不会有人吵吧
TOP
29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0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