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唱推出《梁祝》小提琴协奏曲50周年纪念限量版180克LP [复制链接]

21#

原帖由 夕阳美 于 2010-8-19 18:33:00 发表
第一位

第一位演奏者是曲作者之一的何占豪,第一位公演是俞丽拿。
TOP
22#

[quote] 原帖由 weiarc 于 2010-8-19 12:49:00 发表
为啥中国翻译这么多名堂呢,比如N多外国电影都只是一个简单的人名,例如Hilary and Jackie,非得弄成“她比烟花更寂寞”,
译者一定读过亦舒的同名小书,我觉得翻译的非常不错,还有译成《无情荒地有琴天》。
狂恋大提琴.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8/21 10:10:07 上传)

狂恋大提琴.jpg

TOP
23#

嗯!弄一张听听……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24#

好消息。。团购吧。。。算俺一个。。。
TOP
25#

没有团购的消息呀。。。已经看到淘宝网上有卖的啦。。。。准备近期下手整一张。。呵呵
TOP
26#

《梁祝》还是别忘了听听沈榕当年的独奏


《梁祝》的恩怨很多,谁是真正的首演,这个事情,最主要的当事人何占豪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当天下午,是第一次正式演奏,乐队和指挥都没变,乐队首席是丁芷诺,即丁善德的女儿,小提琴独奏是沈榕。何占豪自己会啦小提琴,他说沈榕的音准非常好,言下之意,技巧也高人一筹。但因为那个年代讲究出身,她的成分不好,被定为独奏的B角,安排在领导出场之前演出。当晚是正式演出的第二场,大人物都到场,独奏是俞丽拿。所以,更多人知道俞丽拿的大名。

何占豪写《梁祝》,特意安排了小提琴模拟二胡的技巧,为的是表达越剧的味道。不懂越剧的俞丽拿,当时为此还专门去拜师学习。今天来说,老外演不好《梁祝》,其实就是少了这个特别处理的味道。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27#

原帖由 舒存 于 2010-8-29 17:55:00 发表

《梁祝》的恩怨很多,谁是真正的首演,这个事情,最主要的当事人何占豪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当天下午,是第一次正式演奏,乐队和指挥都没变,乐队首席是丁芷诺,即丁善德的女儿,小提琴独奏是沈榕。何占豪自己会啦小提琴,他说沈榕的音准非常好,言下之意,技巧也高人一筹。但因为那个年代讲究出身,她的成分不好,被定为独奏的B角,安排在领导出场之前演出。当晚是正式演出的第二场,大人物都到场,独奏是俞丽拿。所以,更多

在首演那天以前就演奏了一次。
TOP
28#

回复 26# 舒存 的帖子

请问沈榕的出身是怎么不好啊?
TOP
29#

回复 25# 大枣 的帖子

什么价钱呢
TOP
30#

毁在封面上了。。。

唱片公司十大恶习之一:莫名其妙改封面。
出私藏古典碟,请移步: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64505585/
TOP
31#

有几个关于新出的LP唱片的细节问题,请楼主和各位知道的人解答一下:

1、本LP黑胶唱片为“限量版”,请问有没有“不限量版”的?

2、限量版的发行量是多少?比如:500张、或1000张等?

3、限量版的每张唱片封面(后面右下角)应该有独立编号吧?

4、限量版LP黑胶唱版都附送CD吗?若送CD,那么是在LP黑胶唱片盒里还是单独的CD盒呢?

以上问题选这么多,谢谢!
TOP
32#

原帖由 舒存 于 2010-8-29 17:55:00 发表

《梁祝》的恩怨很多,谁是真正的首演,这个事情,最主要的当事人何占豪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当天下午,是第一次正式演奏,乐队和指挥都没变,乐队首席是丁芷诺,即丁善德的女儿,小提琴独奏是沈榕。何占豪自己会啦小提琴,他说沈榕的音准非常好,言下之意,技巧也高人一筹。但因为那个年代讲究出身,她的成分不好,被定为独奏的B角,安排在领导出场之前演出。当晚是正式演出的第二场,大人物都到场,独奏是俞丽拿。所以,更多


对于这些问题俺一般不想多说,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见解,说的再多也只能是个人意见,但看了大家的议论,俺就首次的罗嗦两句吧。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每个人心中自己的不同的祝英台,谁好谁坏,在级别层次基本上同等的情况下是难以一致取舍的。
偶认为,首演不首演的有时候并不重要,比如,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杜普蕾并不是首演,但正是因为杜普蕾的演奏大家才知道了埃尔加。
偶认为:沈蓉演奏的不错,但味道偏细腻,激情不足,(技巧好并不见得作品把握的就好,张艺谋拍摄电影《山楂树之恋》为何不找那么多的专业演员演呀);俞丽拿演奏的其实挺好,有激情、冲劲足,表现出了中国传统女性敢爱敢做的戚美的感觉(选俞作为正式的演奏,想必当时的领导也不是白脖,也是有过激烈的纠结后才决定的。也许沈的味道是98分,俞的味道是99.9分。喝开水差一度味道就差很多);西崎崇子作为一个在中国范围生活了多年的日本人,对中国的作品是有一定理解的,所以,她演奏的梁祝其实也是不孬的,西方音乐正统味足,至少听着是比较顺耳的,况且她的录音比中国的俞丽拿、沈蓉等人都好。
随着咱们的年龄的增长,对作品理解还会有更深的、更多的感受,也许你正在或将来会——喜欢A的开头,喜欢B的结尾等,也都说不定勒。所以吗?还是要多听、多看。
多听——俺有幸听过两次俞的现场,俺收藏的梁祝版本应该不下二、三十版。
多看——俺买的关于梁祝的各种书籍有好几本,对梁祝的故事仍在研究中。
以上,是业余爱好者的个人见解。
最后编辑大枣 最后编辑于 2010-08-30 12:04:11
TOP
33#

原帖由 香格里拉54 于 2010-8-29 20:32:00 发表
请问沈榕的出身是怎么不好啊?


出身不好,就是家庭出身不是“红五类”,何占豪没有明说她是不是“黑七类”。出身不好,在当时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

当时俞丽拿跟何占豪的关系非常好,他们都是同一个学生兴趣小组成员,《梁祝》是挂这个小组之名搞的,丁芷诺也是小组成员。作品成名之后,俞丽拿的名声早已在外,录音也早,可以想想,沈榕如果不好,这个外来之人,还可能为她再做录音?

《梁祝》演绎好不好,先要明白越剧的味道是怎么回事,更要明白何占豪创作《梁祝》的源头音乐,即所谓尹派唱腔的优点在哪里。只有这些明白了,才好去评判这个特定作品的演奏风格究竟该如何把握。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34#

原帖由 舒存 于 2010-8-30 12:25:00 发表......

朋友,你说得偶赞成。。。。呵呵
TOP
35#

回复 31# 大枣 的帖子

此次压片数量有限。有独立编号。附赠CD,与LP一起包装在木质大盒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