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巴罗克时期的三类键盘乐器 [复制链接]

1#
尽管巴赫写有大量优秀的管弦乐、协奏曲、室内乐,但他在器乐方面的最重要成就主要还是体现在键盘音乐上。要了解巴赫键盘音乐的杰出成就,就必须把它们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中去考察。
音乐史发展到巴罗克时期,器乐才第一次达到了与声乐并驾齐驱的地步,特别是18 世纪以来,器乐创作更加繁荣,并达到高峰,这是与当时乐器制作的进步和演奏技术的提高分不开的。
巴罗克时期,主要有三类键盘乐器、即:管风琴(organ )、哈普西科德(harpsichord)以及克拉维科德(clavlchord)。现在,人们又把后两种统称为古钢琴。
这个时期除了管风琴以外的所有键盘乐器被称为键盘弦乐器。克拉维科德是用铜楔击弦的键盘乐器,它有品式和非品式两种;哈普西科德是用羽管或皮制管片拨弦的键盘乐器,音量大于克拉维科德,但无强弱变化。
要注意的是Harpsichord 既指一种乐器也指一个乐器族,这种情况就像violin 既指小提琴也指提琴族(包括小、大、中提琴)一样。作为一个乐器族,Harpsichord 包括维吉那(virginals )、斯皮内(spinet)。哈普西科德(harpsichord )三种乐器。
哈普西科德原来只有一层键盘,17 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了两层键盘的哈普西科德,这样可以获得音色对比。维吉那、斯皮内都是一层键盘,而且型制相对较小。不过,double virginals 是专指两层键盘的维吉那。
由于中文译介的不同,可能使某一种乐器有几个不同的名称,比如,哈普西科德也常译成羽管键琴、大键琴、拨弦古钢琴等名称,克拉维科德也有译成击弦古钢琴的。
另外,在巴罗克时期,钢琴也已经出现。1709 年,巴赫二十四岁时,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克利斯托福里(1655—1731)制作的第一台钢琴问世,从钢琴的英文名字(pianoforte)也可以看出,钢琴与先前的键盘乐器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奏出强弱变化。此后,能工巧匠研制钢琴者甚为踊跃,其中德国著名的乐器制造家西尔别曼也在1726 年制造出自己改进的钢琴,征询过巴赫的意见,巴赫由于觉得键盘过重、高音不够明亮等缺点而不满意。
二十多年后的1747 年,巴赫在波茨坦腓特烈大帝宫廷中又弹奏了进一步改进后的西尔别曼钢琴,这一次他表示满意。但我们必须知道,那个时代几是羽管键琴的天下,巴赫几乎没有为钢琴写过作品。
由于巴赫时代所处的德国是一个灾难深重、四分五裂的国家,当时的市民阶层往往以宗教作为精神支柱,向往着神界王国的彼岸世界,因此,巴赫的管风琴音乐主要是他宗教世界观的反映,而古钢琴音乐则比较世俗化,并且有着亲切动人的特色。
管风琴是一种形体很大的键盘乐器,虽然只是一人演奏,但音域之广、音色变化之多、音量变化之大,可以与一个大型管弦乐队相比。在巴罗克时期之前,器乐是附属于声乐的,到了巴罗克时期,器乐才开始与声乐平起平坐,而管风琴音乐又是最早脱离声乐独立发展的器乐,十六世纪的宫廷和教堂里就出现了一批致力于键盘音乐的管风琴师。巴赫博采众长,把德国管风琴音乐推向了高峰,成为巴罗克高峰时期的管风琴大师。他一生作有各种体裁的大量的管风琴曲,从性质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宗教“性管风琴曲,这是为教堂礼拜所写的乐曲,多为圣咏改编曲;另一类是世俗性管风琴曲。主要包括众赞歌幻想曲、前奏曲、变奏曲、赋格、托卡塔、帕萨卡利亚等,他还把维瓦尔迪的小提琴协奏曲改编成管风琴协奏曲(BWV593,594 ,596 )和哈普西科德协奏曲(Bwv972,973 ,975 ,978 ,980 ),加强对位,补充内声部,并施加旋律装饰。
17 世纪末是钢琴音乐史(古钢琴阶段)上新的里程碑,矗立起这块里程碑的伟大人物有德国的巴赫、亨德尔、意大利的古钢琴家斯卡拉蒂以及法国拨弦古钢琴乐派的第二代音乐家库普兰、拉摩。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巴赫,他是西方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伟大音乐家,也是钢琴音乐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如果说巴赫以前的古钢琴音乐家的功绩主要在于奠定了古钢琴的形式基础(如前奏曲、托卡它、赋格、组曲、变奏曲等)和创造了一整套古钢琴的表现手法(如快速音阶型走句、分解和弦、分解八度音型、装饰音、复调技巧等)的话,那么,巴赫的成就则不仅仅是将这些形式在钢琴的复调音乐领域内发展到空前完美、成熟的高度,更重要的是他第一次赋予这些形式以深刻的思想感情内容,用严密工致的外部形式来表现人的丰富内心世界,这是钢琴音乐史上的第一次突破,也是巴赫的伟大之处。
巴赫自幼浸染于家族深厚的音乐传统,很早就学习古钢琴并深入钻研17世纪德国管风琴大师的优良传统,而且,他就十五岁走上谋生之路,参加教堂唱诗班,以后又先后在阿恩斯塔德、缪尔豪森、魏玛等地任教堂管风琴师、宫廷管风琴师、乐长、和合唱指挥等职,因此,管风琴音乐对他的古钢琴音乐,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例如,管风琴音乐中那种宏伟、庄重、深刻的音乐风格以及作曲家虔诚专注、沉思冥想的气质往往在他的古钢琴赋格曲体现出来;管风琴音乐中即兴式的表现手法以及富有悲壮气概的音流也在古钢琴的《D 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另一方面,巴赫吸取了意、法、英等国古钢琴音乐和小提琴音乐的特点,例如意大利小提琴家维瓦尔地音乐中富于动力性的线条运动及节奏感,法国拨弦古钢琴典雅的装饰音,英国维吉那琴乐派的炫技音型和变奏手法等都可在他的古钢琴曲中见到。

巴赫从1717 年起曾在克藤住了六年,担任宫廷乐长和钢琴师,1723 年起在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任管风琴师和宫廷乐长,长达二十七年,直至1750年去世。他的大部分古钢琴作品都是在克藤和莱比锡时期完成的。如今,他的这些大量的古钢琴作品,已经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http://blog.sina.com.cn/u/4868603b010004ul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