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人名言(曾仕强、胡雪岩) [复制链接]

201#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02#

古斯塔夫•多雷《圣经》插画

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e,1832—1883),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版画家、雕刻家和插图画家。1832年生于斯特拉斯堡,自幼喜爱绘画,以后潜心习画。他先以讽刺画成名,1853年为拉伯雷的小说作插图,大获成功,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被出版商邀请为多部世界名著作插图,成为闻名欧洲的插图画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巴尔扎克小说插图、但丁《神曲》插图、拉封丹寓言插图和《圣经》插图。

插图,在某些画家眼里属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但是中外艺术实践都证明了,在艺术世界里,没有“小”画种,只有“小”画家。对绘画高手而言,只要“烹调”得精妙,艺术佳作可以在任何条件下“新鲜出炉”。就以插图为例,中国明代大画家陈洪绶为戏剧《西厢记》所作的插图《窥简》,就达到中国传统人物画艺术的高峰。多雷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才华都献给插图创作,也是因为他深深体会到这种艺术的无穷魅力。

给经典著作作插图是难度很高的创作活动。画家必须对原著“吃得很透”,才能领略作品的神韵,才能突破“形似”的障碍,创造出与文字作品相得益彰的造型作品。因此插图画家不但要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而且要具备很高的文学功底和文化素养,这样,他们的插图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但能把文字所描与的场景描绘出来,而且能把作品中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意蕴表达出来。多雷给《圣经》作的插图就具有这些特点。众所周知,《圣经》是一部古代中东和北非人民生活和思想的百科全书,内容丰富,场面宏大,想像瑰丽,思想深刻,为这部典籍作插图,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多雷为了完成作品的设计,仔细地考察古代犹太人和埃及人的生活习俗、社会制度,乃至建筑与服饰。他的人物形象须发毕肖,再现了历史风情。他为“上帝造光”这一情节设计的场面气势磅礴,光芒刺穿黑暗的艺术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红海开路”中描绘的动作各异的人物多达几十个,与海浪滔天的背景共同演绎出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些绘画本身就是水平很高的独立艺术品。评论家认为,多雷吸取了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在自己的创作中融会贯通,铸炼出细腻典雅又不失气势的艺术风格。介绍他的插图创作不但对中国的插图艺术,而且对连环画艺术、历史人物画艺术都有借鉴作用。

多雷的作品多是黑白两色世界,因此,在讲究光彩斑斓的西方画坛必须独具魅力才能站稳脚跟。专家们认为,他的作品充实饱满,层次分明,质感强烈。我们看多雷的作品,画面之上,处处充满物象和人物形象,细如蛛丝的线条密密麻麻,编织出物象的表面和体块。他的线条不像中国国画艺术的线条,没有粗细、枯润、浓淡、提按之别,用笔也无方圆、徐疾之分,也就是说,多雷笔下的线条本身没有脱离造型内容而具有独立的美感,线条只是画家任意支配的纯粹的造型元素。画家以线的稀疏与密集表现物体的明暗,即使人物发饰和衣纹有干变万化,也能得心应手地付诸画面;无论多么复杂的形体,画家都能在二维的平面上,以三维的虚像让其凸显,西方画家的造型模仿能力不得不令人叹服。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03#

下面讲一些与《圣经》有关的文学作品,
《圣经》是英美文学思想的根基。
这些内容属于文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04#

弥尔顿《失乐园》

《失乐园》是英国政治家、学者约翰•弥尔顿创作的史诗。《失乐园》取材自《圣经•旧约•创世纪》,全文12卷,以史诗一般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失乐园》选择的主题来自英美文学思想的根基——《圣经》。

《失乐园》讲述诗中叛逆之神撒旦,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却毫不屈服,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知识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该作说明人类从不识不知的原始社会进入生产劳动的文明社会,必须依靠知识和劳动。同时,宇宙间本身就有正反相对、相互矛盾的两种势力存在,人类历史上也反复出现过变革、斗争的流血事件,出现过失乐园的悲剧。

《失乐园》与荷马的《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并称为西方三大诗歌。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失乐园》的不同凡响在于其不可思议地融莎士比亚的悲剧、维吉尔史诗及《圣经》预言这三者于一体。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05#

约翰•弥尔顿

(以下内容转载、编写自网络)

约翰•弥尔顿(1608年12月9日~1674年11月8日)英国诗人、政论家,民主斗士,英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之一。代表作品有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他的《失乐园》与荷马的《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并称为西方三大诗歌。

1625年,弥尔顿入剑桥大学,并开始写诗。大学毕业后又攻读了文学6年。1638年,弥尔顿到欧洲游历。1640年英国革命爆发,弥尔顿毅然投身于革命运动之中,并发表了5本有关宗教自由的小册子,1644年,弥尔顿又为争取言论自由而写了《论出版自由》。1649年,革命胜利后的英国成立共和国,弥尔顿发表了《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等文,以巩固革命政权。1660年,英国封建王朝复辟,弥尔顿被捕入狱,不久被释放,此后他专心写诗。

弥尔顿在其著作中,从天赋人权、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教育自由、婚姻自由等几个方面阐述自由主义思想。弥尔顿认为自由、财产、生命是人们的自然权利,不可侵犯,认为人们有权**侵犯人们自由的暴君。他还抨击英国对书籍出版的审查制度,反对这种扼杀真理的做法,要求言论、出版自由,为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创造条件。在争取了这些权利之后,弥尔顿进一步肯定了人的存在。在宗教观上,他提出理性的信仰,这实际上是一种基督教人文主义宗教观,要求人们拥有理性,自由选择,培养美德,以一个善的个体直接与上帝交流和沟通。弥尔顿提出了自己不同于神学化、世俗化的封建教育的改革方案,试图建立一种近代教育体制。同时,由于弥尔顿自身的婚姻经历,他特别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在革命失败后,弥尔顿开始了三部长诗的创作,在他的三部曲中反映出自由的主题,表达了诗人作为一名顽强的自由主义战士,在复辟后失落的情绪下,仍然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心。《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都表现出人的奋争和救赎,都是触及人类心灵的作品是诗人对人类最深层的道德、精神和信仰的探索,折射出弥尔顿对人和人性反思、对人类不幸根源探究和人如何才能得到拯救等问题的思考。救赎主题具体体现在长诗的题材的选取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题材选取上,弥尔顿《失乐园》借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受撤旦引诱堕落而被逐出乐园的故事,揭示基督教“原罪”观念,提倡人类应以现实的态度勇于承担尘世生活的重担,以赎罪拯救自身。《复乐园》用耶稣战胜撤旦种种诱惑而恢复乐园的故事,说明人类如能完善自身品格,定可战胜种种磨难,得到拯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06#

弥尔顿名言:

1、 心灵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把天堂变地狱,把地狱变天堂。

2、 通往真实之路,既严酷又艰险。

3、 一本好书是一个艺术大师宝贵的血液,是超越生命之外的生命,是可以铭记和珍藏的血液

4、 有多少罪孽就会有多少法律

5、 智者就好比是优秀的加工厂,能从最粗劣的作品中汲取精华

6、 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

7、 学会以最简单的方式生活,不要让复杂的思想破坏生活的甜美。

8、 孤独是一种最好的交际

9、 指责人民有眼无珠的往往就是那些蒙住人民眼睛的人

10、 歌与诗是对天生和谐的姐妹

11、 你若想证实你的坚贞,首先证实你的忠诚

12、 法律可以揭露罪恶,却不能消除罪恶

13、 向往的就是统治,即使到了地狱,统治地狱也比在天堂服务强

14、 意识本身可以把地狱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腾成地狱。

15、 有钱能使鬼推磨

16、 秩序从混乱中产生了出来

17、 杀人不过是杀死一个理性的动物,而禁止一本好书却是在毁灭理性本身

18、 心灵建造了天国,也建造了地狱。

19、 音乐中蕴藏着如此悦耳的催人奋进的力量

20、 太阳,你是个大千世界的眼睛和心灵

21、 我醒了,她去了。白天又带给我黑夜。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07#

《圣经》是西方文学的思想基础,西方有大量的与《圣经》有关的文学作品。
我们继续这个话题。我主要是谈一些最有代表性的西方著作。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08#

《坎特伯雷故事集》





(以下内容转载、编写自网络)

乔叟在英语作家中,与莎士比亚齐名。

《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是一部诗体短篇小说集,叙述朝圣者一行30人会聚在泰巴旅店,这些朝圣者有骑士、僧尼、商人、手工艺者、医生、律师、学者、农夫、家庭主妇等当时英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他们准备前往坎特伯雷去朝拜圣托马斯。店主爱热闹,自告奋勇为他们担任向导,并提议在往返圣地的途中每人来回讲两个故事,以解旅途中的寂寥,并由店主做裁判,选出讲故事最好的人,回到旅店后大家合起来请他吃饭。众人接受了店主的建议,于是次日一同踏上朝圣之途,并开始讲故事。

《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最精彩的故事有:骑士讲的爱情悲剧故事、巴斯妇讲的骑士的故事、卖赎罪券者讲的劝世寓言故事、教士讲的动物寓言故事、商人讲的家庭纠纷的故事、农民讲的感人的爱情和慷慨义气行为的故事。作品广泛地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英国社会生活,揭露了教会的腐败、教士的贪婪和伪善,谴责了扼杀人性的禁欲主义,肯定了世俗的爱情生活。

乔叟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受过大学教育,熟悉法语和意大利语。1357年开始出入宫廷,后常出访欧洲,在意大利接触到了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等人的作品。这影响了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乔叟于1400年在伦敦去世,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

乔叟虽然是个宫廷诗人,他的生活经验却是多方面的。在担任事务官的时期,他熟悉了14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人物,通过出访国外的经历,他也了解当时的欧洲社会。他对英国社会不同阶层人物的语言,都能运用自如。他处理的题材面很广,对不同的题材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写作技巧和手法也是各式各样的。由于他的视野广阔,观察深刻,忠实自然,忠于生活,乔叟很好地写出了人的普遍的、共同的特点,今天看来,书中的众生相和我们身边的人们都有神似之处。他开创了英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莎士比亚与狄更斯在不同程度上都受过他的影响。

乔叟的艺术风格的特点是幽默和讽刺。他认为“真诚是人所能够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叟热爱生活,热爱人,有着丰富的人性和幽默,能够更为尖锐又宽大地洞察人性的弱点。他虽然也善于嘲笑和讽刺人们的缺点和错误,但他对所有的人和事都抱着同情和宽容的态度。乔叟是一位严肃的诗人,也有着无与伦比的说故事的天才。一方面给读者提供极大的乐趣,另一方面仍希望读者成为更理智、更善良的人。他不直接对读者进行说教,而是寓教导于娱乐之中,用幽默和讽刺来替代鞭挞和谴责。他的作品语言生动,在人物刻画上既注意外貌特征,又注意深刻细腻地展示内心世界。

乔叟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09#

《坎特伯雷故事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10#

坎特伯雷:

这部作品是以坎特伯雷为背景的。

坎特伯雷是一座位于英国东南部的,被称作英伦后花园的城市。漫步于坎特伯雷的古老街道和散步道上,到处可见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店、旧书店、英国传统酒馆以及餐馆,市区内也有现代化的购物商业街。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坎特伯雷大教堂及其教区建筑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坎特伯雷是一个气氛友善、热情的小型中古世纪城市,数百年来一直是肯特郡(位于英格兰东南方)的商业和文化中心,亦是中世纪英国国教的圣地。公元597年,传教士奥古斯丁受教皇委派,从罗马赴英国传教。他在40名修士的伴随下,来到作为撒克逊人肯特王国教城的坎特伯雷。当时国王是个异教徒,但王后原是法兰克公主,信仰基督教。在王后的帮助下,奥古斯丁在这里站稳了脚跟,成为第一位坎特伯雷大主教,并把基督教传播到整个英格兰。

因此,在英格兰,坎特伯雷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基督教信仰的摇篮和圣地。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11#

坎特伯雷大教堂

坎特伯雷大教堂位于英国肯特郡郡治坎特伯雷市,建于公元598年,是英国最古老、最著名的基督教建筑之一,1452年,尼古拉五世下令重建,1506年由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设计和施工,终于在1626年完成了现在的模样。它是英国圣公会首席主教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主教座堂。教堂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由于年代久远,亟待修缮保护。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12#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13#

乔叟名言:

  1、人间最凶猛的瘟疫便是诌媚。

  2、懒惰是一切邪恶之门——一个懒惰的人,正如一所没有墙壁的房子,恶魔可以从任何一个方面进来。

  3、丢失的牛羊可以找回;但是失去的时间却无法找回。

  4、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是同样的错误,能得乎其中方为正道。

  5、酒是理智的坟墓

  6、只有被禁止的乐事才深为人爱

  7、有罪是符合人性的,但长期坚持不改就是魔鬼。

  8、睡狗醒来是非多

  9、一个人到处分心,就一处也得不到美满的结果

  10、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11、只有那不论公私都以道德为上、一心要做出高贵的事的人,方可算是最可尊崇的人。

  12、不要同愚人去商量,他只知道根据他自己的好恶来发表意见。

  13、朋友交好,若要情谊持久,就必须彼此谦让体贴。

  14、每人都有一个好运降临的时候,只看他能不能领受;但他若不及时注意,或竟顽强地抛开机遇,那就并非机缘或命运在作弄他,其实惟有归咎于他自己的疏懒和荒唐;我想这样的人只好抱怨自己。

15、我认为了个小鼠的心眼儿是没出息只知道钻一个洞,这个洞钻不进就一切都失败了

  16、酒杯中可见天堂

  17、啊,谁能老是依靠着命运呢?一个人跟着忙碌的世途追逐,常常在不警觉之间就被摧毁了。人总有自知之明才是道理。小心谨慎,莫让幸运来谄媚你,她是最善于趁你漫不经意的时候向你袭击的。

  18、世界是一条龙充满苦恼的大道,而我们是来去匆匆的旅人;死亡是世上每个人的归宿

  19、爱情是不受制是不受制约的;一旦制度想施淫威,爱神就会振翅远走高飞;爱神和其他诸神一样,也是自由自在的

  20、有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良心和美名。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14#

坎特伯雷街头: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15#

维修中的坎特伯雷大教堂 :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16#

坎特伯雷大教堂真实的故事(转载)

这座教堂出名的原因到并不是因为它是由谁设计由谁建造,而是他的故事。

在中世纪,整个西欧都是基督教世界,教会在英格兰王国中地位独特,它既有独立的行政与司法体系,又拥有巨大的地产,王权很难深入到教会的势力范围内。 英格兰 这一时期的国王都在不断尝试对教会的控制,但大都没有成效。到英王亨利二世时,他不希望王权受到教会的制约,也仍然在寻找压制教会的机会。他与当时的 坎特伯雷 教堂总执事托马斯.贝克特相识并成为挚友,任命贝克特为**官 。1161年,时任 坎特伯雷 大主教去世,亨利二世抓住时机将 坎特伯雷 大主教的头衔就硬给了其实根本不够资格的贝克特。可没想到的是,托马斯.贝克特辞去了**官职务,成为了教会权益的忠实捍卫者,二人从此成为了死对头。1170年的圣诞节,亨利二世要搞庆典活动,听说贝克特准备搞破坏,大怒。结果亨利二世的四个骑兵听到国王牢骚后来到坎特伯雷大教堂,将贝克特大主教砍死在礼拜堂,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坎特伯雷谋杀案。1172年,教皇亚历山大三世追封贝克特为圣徒,从此,坎特伯雷大教堂成为基督世界最著名的朝拜圣地之一,传说围绕贝克特还出现过许多神奇的事情。贝克特的遇刺也为文学家们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有诗人,喜剧家,小说家等的许多作品问世。比较有名的有喜剧家T.S.爱略特的《大教堂凶杀案》、英国诗歌之父杰佛里.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这面墙上挂着一个黑色的十字架,上悬两把长剑、剑锋所指的地方正是圣托马斯遇害的地方,在灯光照射下双剑在墙上投下阴影,就像有四把长剑,象征四个杀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17#

英国的政教之争

英国著名诗人奥登之所以把坎特伯雷大教堂比喻为“灵魂的巨轮”,是因为这座建筑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文化积淀。

据史料记载,坎特伯雷在公元43年罗马人入侵前已非常繁荣,与比利时和其他欧洲国家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据说圣马丁教堂便是建于这个**。公元597年,来自罗马的圣安德鲁修道院院长奥古斯丁,以圣马丁教堂为根据地宣扬基督教义,并由此建造了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和坎特伯雷大教堂,这三座宗教建筑为英国的基督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2世纪时,坎特伯雷发生了上述亨利二世与托马斯•贝克特之间的矛盾,王室和教会斗争最终导致大主教圣托马斯•贝克特以身殉教。他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传说他的遗物还具有治愈疾病的神奇功能。从此以后的数百年间,前来坎特伯雷朝圣的人们遍及全欧各地,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宗教地位大大提高。而这个故事也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传颂于诗歌、小说、戏剧及电影中。亨利八世在位时,修道院被皇室拆毁,并由此衰落下去。但坎特伯雷大教堂和圣马丁教堂则幸运得多,高高耸立的尖塔如全盛时期一样主宰着坎特伯雷的天空。教堂的东端,是个巨大的地下室,用以纪念圣托马斯•贝克特。

这些历史建筑与大主教圣托马斯•贝克特的事迹互相辉映,经久不衰地吸引着朝圣的人们。

亨利二世与托马斯•贝克特的政教之争始于贝克特出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终于贝克特殉道,斗争持续八年之久,涉及问题包括犯罪教士豁免权、服从王室习惯法的条件、英国教会与罗马教皇的关系、坎特伯雷大主教特权及其与英国王权关系等。由于争议主题不断变化,依次触及当时政治中数个关键问题,又因为斗争进程和结局富有戏剧性,遂使这场政教之争在中世纪政教关系史上占据显赫位置。

自11世纪中叶至14世纪初,政教之争成为西欧中世纪政治史的核心问题。围绕政教之争,对于今人而言耳熟能详的各种政治辩论及制度设计初露端倪,更重要的是,这些论题在当时并不局限于学院式的讨论,而是直接地表现在现实斗争中。因此,深入研究政教关系,对于我们梳理西欧中世纪政治史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而探讨亨利二世与托马斯•贝克特的政教之争,则是研究12世纪英国政教关系的极好切入点。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18#

电影《坎特伯雷故事集》

帕索里尼执导的影片《坎特伯雷故事集》,改编自乔叟同名作品。
本片是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的中第二部,另外两部分别为《十日谈》和《一千零一夜》。
影片荣获1972年第2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帕索里尼是著名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的名气很大,他是电影史上一个富于争议的著名导演。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19#

弗林特为《坎特伯雷故事集》所作的插画

弗林特爵士是一位苏格兰画家,他擅长油画、蛋彩画和版画。
弗林特出生在爱丁堡,在爱丁堡皇家艺术学院学习时,当过平版绘图师的学徒。
从1900年到1902年,弗林特在伦敦的希瑟莱艺术学校做兼职的插画师。
后来他前往大英博物馆临摹绘画,以进一步自学。
从1903年到1907年,弗林特是《伦敦新闻画报》的画家,并为几本书制作了插图,著名的是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1936年至1956年,弗林特被选为英国皇家水彩画学会主席,1947年被封为爵士。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20#

继续讲与圣经有关的西方文学作品。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