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02年淡忘的港乐流行印象 [复制链接]

1#
2002年淡忘的港乐流行印象

2002-12-23 18:27:00   音乐评论   21CN-LIFE  


--------------------------------------------------------------------------------

  我们之所以在年末时要说说这一年香港的“中文歌手”,是因为中文乐坛这个领域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了,甚至有些曾经流行一时的歌手,在这一年度过了他们的衰老期,走向日落。又有很多我们觉得非常新鲜的名字冒了出来,而也有我们快要忘记了的名字再次浮现,看来,应该在这个游戏规则愈发显得刺激的时候,来一个回顾! 

  纵观整个2002年的香港乐坛,当然也像往年一样,歌照唱、舞照跳、绯闻继续笑。但今年,感觉是没有什么好作品能留给乐迷们深刻的印象。到了年底,突然有人问起:你觉得今年香港有什么“正”的音乐,真的一时间答不上话来。今年,对于港岛的流行音乐,是比较平而淡之的,但慢慢回想,却总有些模糊的印象浮现于脑海:

  
狂涌的他们:新人篇


  由于谢霆锋开车开得不好,今年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法院而不是录音棚,偶像男歌手头把交椅就似乎空置了,难怪新晋男歌手的涌现最为雀跃。眼看余文乐、萧正楠和麦浚龙最有风头和势头,28岁才正式出道的陈骅也以Hit—Hop的形式跟着跑。DJ出身的叶文辉,你有印象吗?他有点油脂,也有点歌喉,但音乐却是平平。歌迷还没有熟悉以上名字的时候,狗仔队却尽职尽责地报道着他们的情感、相互猜忌、潮流指标等消息。虽然和音乐相去甚远,但对于知名度来说,无疑是推动了一把。

  回头看女歌手,算是新人辈出,有九个女仔的Cookies,英皇旗下蒋雅文、刘思惠及郑希怡组成的3T,外形标致身材让人注目的李茏怡(Tiffany),突然决定冒出的邝文洵、关心妍等等,她们都是未闻音乐先出绯闻,而只有关心妍还展示了有实力的一面,其他留给大家的印象似乎是美丽大于音乐了。用绯闻包装新人可能已经是新世代的杀手锏。

  新人冒出,本来是令人振奋的事情,但若然靠的只是华丽的包装、空洞的绯闻、特价的写真集来吸引市场,那音乐跑去哪里了?其结果肯定是只有一个———被大众遗忘。

  
沉闷的他们:中青篇


  “他们”是我们熟悉的一群歌手,在乐坛多年,成绩早已被肯定,地位名次早已各就各位。但不知道为何今年却成绩沉闷,没有为我们带来任何喜悦。

  例如今年王菲徘徊在“爱与痛的边缘”,迟迟都不肯推出新碟,确实让香港的中文乐坛少了一道色彩,少了一种习惯的声音。杰出青年陈慧琳在继续她的乏味电子编排,歌曲十分雷同。除了陈慧琳,郑秀文也是乐坛天后级人马,虽然在今年强势推出了三张大碟,在没有非常好的市场反应之下,感觉她已经把主力和心思投资在电影方面,音乐已经变成兼职。她的“厨房密友”许志安确实变得越来越有男人味了,但音乐却没有太多的味道,只是继续着以往曲风的情歌,没有任何杀伤力。玉女般的梁咏琪让人记得的是她被炸弹事件搞得心慌,郑伊健就跑到日本拍他的广告,推出新专辑的日期估计已经抛诸北海道的海底了。至于屏幕“双古”的古巨基和古天乐都是沉醉于连续剧,情歌高手梁汉文也宁可扮演唐憎而少见新作品。陈奕迅今年的成绩不错,就是没有一首能像以前《K歌之王》这样的大热作品。实力派歌手李克勤推出了他演唱会版本专辑和新专辑,但碟不够演唱会的票来得好卖,只好继续在主持人方面发挥口才。以前的风云人物四大天王早已失去了往年的号召力,虽然各自推出了新专辑,却只有张学友的《他在那里》留给大家一点点印象。

  
年轻的他们:乐坛元老篇


  不是我不明白,这乐坛变化怪,奇怪的事情接踵而来。像今年年初香港演唱会风潮突然重临,红馆形势突然一片大好,几乎场场爆满让人摸不着头脑。引起这种火爆现象的却是无需包装的、久休复出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显赫一时的实力派歌手。先是2月中李克勤、谭咏麟分别举行六场演唱会,接着是3月的叶德娴、4月的梅艳芳、黎瑞恩,5月的林忆莲,还有最近那开了两场演唱会、但是拒绝了唱片公司出碟要求的高人黄凯芹。以前的歌后叶倩文也重出江湖,而且是夫妻闯江湖,和林子祥一起在广东一带唱个够。又见宝刀未老,他们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有实力的可以唱一辈子。

  
发力的他们:唱作歌手篇


  今年众多唱作人纷纷露一手,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之余也为乐坛注入新鲜的空气。像浮世绘的主音梁翘柏的《追忆逝水年华》,制作精良,诗意般的歌词、前卫且电气味十足的音乐,终于在今年浮出了地面。Beyond的黄家强一直沉默多年,年底首度以个人发展推出了他的《Be Right Back》,碟内好歌也不少,像《信则有》是继《冷雨夜》后又一绝世情歌。他的好兄弟黄贯中也再接再厉,演唱会后又一力作《Play It Loud》,对于阿Paul,你可能看不清楚,但你要听清楚。黄耀明则把“漫游拉阔音乐日”的音乐以Acoustic的形式推出新专辑,翻玩昔日好音乐。Hit—Hop也有了新意思,香港Hit—Hop新贵组合叫做Fama农夫,这队香港土产的组合将Hit—Hop的种子散播在香港的土地上。“农夫”的处女大碟《月下思》在十月已经推出,碟内糅合多种音乐风格,有G—Funk、Breakbeat、Jazz、电子及中国乐器等等,值得一听。真希望唱片公司放宽条件,继续把音乐创作人推到幕前,因为其实大家都需要真诚的音乐。

  
明年一样开心:乐迷篇


  没有印象不要紧,一切都不要紧。今年就快过去了,明年仍然充满希望。对于真正喜欢音乐的朋友,他们会预测到有哪些值得听值得买的音乐的推出,他们依然追随着自己喜欢的歌手;而不一定真心喜欢音乐的朋友,在明年,香港乐坛同样会推出不同唱片和不同绯闻,也肯定足够满足他们需要,他们依然会紧贴潮流脉搏。所以,大家一样开心。
分享 转发
TOP
2#

关心乐坛是因为爱乐,无乐可爱时也就无所谓关心了。
TOP
3#

已经有许多年对香港流行音乐主流没有兴趣了,非主流或另类还偶尔关心关心。已经不是十八二十二了。
TOP
4#

难得我老KEN一把年纪还这样关心流行乐坛,PFPF!
TOP
5#

我们和时代都在前进,惟有香港的电视和音乐在炒冷饭。
TOP
6#

KEN 在 2003-1-16 16:49:43 发表的内容
难得我老KEN一把年纪还这样关心流行乐坛,PFPF!

可怜我小KUANG风华正茂却成了流行乐坛的门外汉。
TOP
7#

香港啊!香港,难道你就不能再出现一些像许冠杰、谭詠麟、张国荣、罗文、陈百强、林子祥、张学友、徐小凤、梅艳芳......那样的有足够号召力、永远都让人记得的真正天皇巨星吗???
TOP
8#

换图[upload=gif]uploadImages/20031172222191591.gif[/upload]
TOP
9#

关心流行音乐还有一个原因是要跟朋友在K里劈歌。
TOP
10#

去年香港流行乐坛我只记住了四个字“好心分手”!
TOP
11#

十多岁时追港台流行,那时正值八十年代中,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能接触到除主旋律外的东西,还蛮新鲜的;二十岁开始对古典和民乐产生兴趣,港乐便渐渐淡漠;十年后,现在又开始听爵士,摇呀摇的,下班后一身疲惫不堪就这么摇走了。当然,平心静气时,还是听古典,尤其是BASH。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