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德国Acoustic Signature铭铸 黑胶系统的设计理念(下) [复制链接]

1#

另外还有自AS在2000年发明的Silencer platter消声器技术,现在这种技术已经持续不断改进,性能得到巨大的提升和改善,现已达到没有其他制品可以匹敌的程度,镀金消音器在视觉 上当然更具吸引力,更令Acoustic Signature唱盘深得民心,但卖相更佳却并非是把消音器技术应用于我们产品中的原因。

AVC(自动抑震控制技术)的愿景早在AS规划NEO系列之前便已经诞生,在研发新一代唱盘时,AS发觉这是把想法变成现实的合适时间和良机。驱动AS唱盘的优质交流马达由两组线圈和24个电极构成,为了使线圈转动,工作时运用正弦波和90°相位相移讯号,不幸的是所有交流同步马达都会因为与生产相关的公差问题,极性与线圈难以百分百准确,而这正是震动的主要来源。为了有效减低甚至完全避免震动问题,所有生产公差必须透过其他方式作出补偿,这驱使AS研发AVC(Automatic Vibration Control),这种自动抑震控制技术能够实时检测失真,并基于检测数据所得,立即根据马达讯号以全自动AVC系统实时进行相位漂移调节,这种数码监控的纠正措施确保能够大幅减少震动,透过多组马达驱动概念对唱盘带来更具效力的收益。由于音效提升强而有效,AS决定为所有NEO系列的唱盘配备这种突破性技术。取决于驱动系统所用马达数量不同,AVC自动振动控制技术分成为三个级别,各具不同强度 效果:一级AVC、二级AVC和**AVC,每个级别各自使用不同软件和硬件作配套,其中以**AVC代表最高效能,而从第二级开始,所用马达必须经过严格挑选和配对,以达到最理想效果。

德国AS铭铸自研顶级唱臂

德国AS认为,黑胶系统的核心技术不光只有唱盘,还包括唱臂和唱头都是至关重要的,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单纯开发高品质唱盘已经不足以完全表达他们对完美黑胶系统的主张,于是,开发匹配的高质量唱臂和唱头并成为德国AS另一项重点任务。

唱臂的英文Tonearm,是从爱迪生留声机上沿用下来的。那时中国人普遍称这个连“喇叭”装在一起的扩声,循行部分为音臂。由于粤语讲音臂不大文雅,故此50年代报章杂志上介绍这东西时就一般称为唱臂。唱臂的责任是将唱头在唱碟上所拾得的讯息完整地传递至前级放大器。唱臂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搭载唱头,让唱针拾取信号,如何让唱针拾取最多、最正确的信号为设计成功与否的首要考量,所有唱臂的设计概念皆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依照唱臂的循轨工作方式,可以分为正切臂与曲臂两种;曲臂再依其外型有S形、J形、直臂形三种。

理想的唱臂是使唱针在循迹时永远没有错误。唱针与碟纹切线成0度角。唱针受物理机械几何等因素的限制,唱针与碟纹构成的角度被称为Tracking Error轨误。为了让曲臂这种问题的影响减到最低,常见的两种方式是:加长唱臂,和加入唱头补偿角。理论上唱臂越长,所划成的弧就越趋近直线,以至于唱头循迹方式越接近正切臂(循轨误差会变小),所以除了一般常见的9寸臂之外,还常见12寸唱臂。不过唱臂加长也并非全无缺点,越长的臂重量增加反应的速度就会越慢,占用面积也更大,又另外产生使用不便的烦恼。

德国AS研发的首款唱臂是TA-1000,从上市的时候就成为了自家唱盘的最佳搭档。如今,AS提供6款最新的NEO系列唱臂型号,从入门级到顶级产品一应俱全,包括入门的TA-500NEO、TA-1000NEO、TA-2000NEO、TA-5000NEO、TA-7000NEO和旗舰的TA-9000NEO。所有唱臂均采用直管式设计,而且从入门级开始使用双层碳纤维臂管,即已经带来极佳的谐振抑制效果,到旗舰的唱臂更采用了先进的3D打印技术打造出臂管内部的多维支撑骨架,结合昂贵的航天级高精密轴承,带来无误差的循迹灵敏度,重新极佳的分析力和动态效果。

为何MC动圈唱头比MM动磁唱头有更出色的素质

播放LP的设备叫Turntable(唱盘/转盘),在唱片上拾音用的唱头,从结构上主要分为MM动磁,MC动圈两种。唱盘的播放原理是依靠唱针在唱盘的V型沟痕内循迹,通过两侧记录音乐的纹理,以磨擦所产生的震动借由针杆传回唱头内部的磁路系统,继而产生磁电转换输出电流,再将这些电流通过Phono唱头放大器作等化(RIAA均衡)线路还原,并以高倍率放大线路转换成电压,然后输出到前级功放作信号放大,最后经由喇叭播放出音乐的。由于黑胶重播的整个过程均工作在纯模拟线路状态下,因此音质更接近音乐迷的聆听习惯,音质与情感的流露更显纯粹。

MM唱头是Moving Magnet的简称,即动磁唱头,而MC则是Moving Coil的简称,即动圈唱头。由于设计与结构的原因,MM动磁唱头的唱针末端连接的是磁铁,感应电流的线圈安装在唱头外壳内,相对而言线圈可以做得比较大,因此输出电压比较高。高素质的MM唱头也有其自身的优点,例如唱头有较佳的柔顺度,其循轨能力比一般MC唱头高些,这是因为针杆末端的磁铁重量远比感应电流的线圈要低得多,因此可以用较大的线圈输出较高的电平,而不会对唱针带来过大的负荷。

而MC唱头则正好相反,唱针末端负担的是线圈,磁铁安装在外壳内,为了提高唱针在唱片坑纹的循迹能力,线圈不能做得太大(在振动质量和输出电平之间取得平衡点),假如线圈圈数较多将可能使得针杆的负荷较大,以至于可能会影响针杆的动作灵敏度。正因此唱针杆的动作直接作用在线圈上,因此MC动圈唱头对微小振动的动作显然更敏感一些,虽然输出电平低但细节比MM唱头丰富、高频延伸更出色,微动态也更灵动。纵观市场大部分唱头的设计指标,MM动磁唱头的输出电压约在3.5-6mV(毫伏)之间,而MC动圈通常只有0.3-0.5mV之间,甚至不少低输出的唱头只有0.25mV左右的输出。

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高输出的MC唱头,输出的电压足以看齐MM唱头。这带来什么好处呢?通常而言,动圈唱头的输出电压比动磁唱头低很多,所以一般功放机,尤其是AV功放都不设MC唱头的输入,往往都要另加唱头放大器或者升压变压器。MM唱头和高输出MC唱头无需使用额外的高增益MC唱放,因此影响噪音和声音细节的信噪比,以及失真率等指标方面,都会相比同级别的MC唱头更优秀,更容易出好声音。

德国AS目前提供了4款高素质的MC唱头供各层次玩家选择,包括入门级的MCX1、进阶级的MCX2、中高级的MCX3和旗舰级的MCX4。其中入门级和进阶级的2款唱头的输出电平为较高的0.55mV,中高级的MCX3为0.35mV,顶级的MCX4输出电平也有0.3mV,兼顾是高灵敏度和较高的输出,总体而言非常适合搭配常规设计的MC唱头放大器,比如德国AS自家的Tango MK3和Tango Reference唱放就是原厂匹配最佳的选择。

调校针压的一点技巧

另外,每款唱针的针压都各有不同,在唱针说明书的规格表上均会注明唱头建议使用的针压。但实践告诉我们,建议针压未必就是唱头现阶段最佳的状态,我们应该要作适当的微调去寻找更好的声音表现,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寻找线圈和磁路中最佳的输出线性状态。比如,全新的唱头由于唱针悬挂橡胶较柔软的原因,可能需要稍减0.0几-0.几克的针压,而过一段时间后可能就要往相反方向加些针压。甚至对于要求高的乐迷而言,冬天和夏天的气温差也可能对悬挂橡胶的特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也需要作适当的调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