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從功率之窘到Hi-End之路 转载 [复制链接]

1#
從功率之窘到Hi-End之路


--------------------------------------------------------------------------------

對我們這些玩單端管機的人來說,有個話題似乎永遠談不完,那就是以區區數瓦的功率到底要推什麼喇叭?選擇確實不多,而筆者也不打算在這裡弄出個「高效率喇叭一百選」,很不幸的,事情就是沒這麼簡單。事實上,即使讓我們回到高效率喇叭仍當道的時代,假如你細心觀察,你會發現真正的好選擇也並沒有想像中的比比皆是。對於高效率喇叭這個課題,我們所面對的事實上是科技物理、商業經濟、社會家庭形態等等問題的糾葛,夢想一對體積不大、效率甚高、樣子不怪、聲音奇好,而造價竟然不昂的喇叭基本上就只是個夢。

  

讓夢想暫且先歸於夢想吧!至少,對我們這些拿烙鐵的人來說,眼前的困境倒也不是無法可施。事實上,我們還可以藉著克服這個困境,逆勢而上的建構出表現更全面的Hi-End音響系統。而這一切的一切,得從第二部擴大機談起。二部曲,談的正是二部擴大機的事。

  

第二組端子

  

很難精確說清楚是誰,又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的,只覺得突然滿街上的喇叭都有(至少)兩組輸入端子,然後再用跳線或短路片連接在一起。在個人的印象中,這是發燒線流行了起來之後的事。這項機能的「研發」背景很簡單:給你兩組端子,你就可能多買一對喇叭線。換句話說,市場噱頭的意味重過一切。何以我會這麼說呢?你只要問問懂得分音器設計的人就知道,一個兩音路(無論是串聯式或並聯式設計)的分音器在拆成兩個獨立部份後,未必是兩個各自完善的濾波器,這在經過精密補正的分音器裡特別如此─要知道,分音器的要務固然在於分頻,最終的目標卻是銜接兩個(或以上的)單體。此所以,也有一派如Thiel者是堅決反對這種搞法的。在一次展覽的簡短訪談中,我記得他老兄對Bi-Wired的意見是:假如用家以兩組線就把聲音搞得更正確,那一定是我沒把分音器設計好。夠酷。Rey Audio的木下正三氏也認為界面的安定很重要 ─ 他做的東西基本上不是給用家拿來玩的。售價確實高昂,但他不會因為這樣而多給你一對喇叭端子。BBC血統的喇叭對Bi-Wire端子一向持冷漠的態度,到近年才開始,嗯,入境隨俗吧?

  

我得承認,設計精密周詳、高完成度的分音器(事實上是整組喇叭),其之能成事,有著太多cookbook沒法子輕易說清楚的know how,基本上是動它不得的。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設計精密周詳、高完成度的分音器並不是太普遍,特別是中低價的產品。極其有限的物料成本加上極其有限的研發經費,你要設計者如何在看不見的地方下功夫?

  

然而,無論如何,這第二組端子倒讓我們看出了一個新的可能性 ─ 它可以不經過改裝就可以用兩部擴大機驅動,也就是所謂的Bi-Amp,雙擴大。

  

在繼續談下去之前,請各位參考一下邊欄。這是熱心的網友Tacking兄為各位做的簡單而清晰的說明,謝謝他。而急性子又理解力高的朋友請直接參考圖六,那是筆者提議的方式 ─ 預分頻處理的Bi-Amp。

  

雙線、雙擴大、電子分音

  

在直接談到這個我個人覺得較可行的方式前,先讓我們很快建立一些重要概念。所有的電氣訊號的意義都建立在對地(零電位)的相對關係上,例如我們說這是+11.2Vdc,當然是相對於0V來說。這就像我們要描述一座山有多高,必須相對於一個參考點(海平面)而言,所以我們說此山高度為海拔1233米。然而,在實務上,要取得絕對安定的參考點並不是很簡單的事,而一旦參考點本身不安定,我們取得的相對度量意義也就不確實─裝機時,地線沒搞好會引來噪音及哼聲也就是這個道理。

  

在以單組線連接喇叭的例子裡,我們注意到了高低音單體的參考地電位是在互相連接的短路片的負端上,透過相當長的喇叭線(通常的例子是3米),然後是擴大機輸出端子的負端 ─ 這裡通常是擴大機取得負回授訊號的參考點。由於距離相當長,而導線又不可能是零阻抗,因此我們可以知道這兩個參考點其實有差異。更重要的是,在喇叭端子上的共地點,高音和低音單體都視這裡為參考點,偏偏這條地線上流動的卻包含各別濾波電流的迴流,也就是說,高音單體會從參考點上檢拾到低音單體所濾除的高頻訊號的部份成份,反之亦然。

  

Bi-Wire相當程度上解決了這種參考點不一致的問題。在這種接法裡,我們藉由分開獨立的地線將參考點建立在擴大機輸出端的負端上。照理說,這種方式應會帶來相當大的音質改進(Bi-Wire而分用兩種線的玩法因變數太多,在此不論),而這也是當初設立兩組喇叭端子的初衷,但實際嘗試的結果則形形色色,從戲劇性的轉變到平平無奇都有,究其原因在於喇叭設計者是否真的有用心在Bi-Wire的應用上,還是輸人不輸陣的做做樣子而已。有些喇叭的分音器本身各音路間的互相干擾(通常是源於某種意料外的電磁交連)就很嚴重,一點地線上的講究難以有所作為。

  

在分離地線以取得較一致的參考點的基礎上,Bi-Amp更進一步的單純化了擴大機與單體間的關係。在這種方式裡,各音路有各自的擴大機驅動,這意味著各音路不必與其它音路搶著分享電源供應,負回授訊號的成份也比較單純。這些特點都意義重大,實試的結果通常也都帶來正面且全面的提昇。然而,這些特點對我們這次的命題卻助益不大,因為,這還沒解決功率的問題,兩組擴大機還是接受全頻的訊號,全數放大,然後在分音器裡消耗掉不用的部分。

  

到這裡我相信各位已經明瞭了我的提議─既然全數放大之後有一大部份是要被消耗掉的,那為什麼不先做取捨呢,把要用的好好放大,不用的部份一開始就略過,這樣不就結了?!而這,也就是專業界行之有年,最發燒的發燒友的終極夢想 ─ 電子分音的方式。

  

然而,除了專業界的有配套作法的機種之外,純正的電子分音並不容易弄得好。您若是以為找幾隻單體,搞幾部擴大機就可以開始你的尋夢之旅的話,您的美夢大有可能會變成浪費寶貴青春的惡夢。何以故?因為您現在面對的已經是數隻單體的裸特性,要瞭解它們已是苦事一樁,到能擺平它們,您差不多已是合格的喇叭設計工程師了。

  

近年來快速發展的電腦測試組件,如DAAS, Clio,功能既強大,使用上也非常便利,這讓想玩好電子分音或喇叭DIY的人至少有了一個可靠的研發工具。但在人手一機之前,先讓我們想點比較實際的方法吧!而且我打賭你也不想真的把你那可憐的喇叭的分音器給拆了。有沒有辦法可想呢?有。我的想法是把電子分音和Bi-Amp兩種方式結合起來。

  

預分頻處理的Bi-Amp

  

饒過你的喇叭吧!我們不去動它的被動分音器,仍然讓它照舊工作;而在電子分音的設定上,我們也儘量不去干涉它的分頻點。舉個例子,我的Altec A-7的分頻點是800Hz,我們不去動它(這個例子不算太好,因為我真的想動它),再來,我們做一部附帶400Hz高通濾波器的擴大機推高音,然後,做一部附帶1600Hz低通濾波器的擴大機推低音。整個概念是在被動分音器的分頻點外一個音程做各自的主動濾波動作。

  

顯而易見的,兩部擴大機現在都比較能把功率保留給有用的地方,即使以一階濾波,出了工作頻帶之後,每倍頻都保留了+6dB的過荷餘裕。而另一方面,至少同樣重要的,縮窄了工作頻寬之後,訊號對電源供應的調制進一步變小,互調失真也減緩許多,這些都是有效提升音質的好條件。更別提我們還可以對各音路做最佳化的設計與製作了。

  

自我有這個發想以來,陸續幫過幾個朋友建立這樣的音響體系,得到的成果是非常正面的,而當然,值得實驗和嬉玩的空間還很大。無論如何,只要烙鐵在手,尋夢之駒就隨伺在側。

  

這一期,筆者盡量簡潔的介紹了初步的概念。下一期,我將以我自己的Altec為範例,為各位示範整個實踐的過程並剖析Vario這款套件的多種應用變化。
分享 转发
TOP
2#

  

兵分二路之方略考量


--------------------------------------------------------------------------------

話說我的VOT A7 bi-amp計劃,從有想法至今,匆匆已過三個年頭。這一次趁著Vario(Loftin-White 2A3se)套件的開發,再加上蒲總編關愛有加,盯稿急急如律令,看來再怎麼著也不能藉故推拖,無限期延展了。

  

雖說要動,卻也不是抓起烙鐵就動。想把事情做得妥當,先得有事前的規劃盤算。孫子兵法中所謂「先勝而後求戰」是也。既要規劃盤算,當然少不了知己知彼的功課。所以,這起頭,還得先談談我這一對Altec A7。

  

  

難纏的ALTEC VOT

  

Altec有年矣,旗下先後的各種單體型號沿革簡直多到讓人暈頭。此所以,不少人家裡都有個把對A7、A5之流,但論及單體配置可能相去甚遠,說到聲音自然也在大同之外尚有不小的差異。我的A7配置的是416-8B低音單體、511鋁鑄號角/920驅動器(鋁振膜)、1285分音器,音箱則是俊金小林的傑作。整體狀況良好。

  

自這對傢伙進門以來,我一意採取冷眼相待,相敬如冰的態度。大略擺個位,用兩條太平洋的2mm單心銅線接低音(純圖方便),接高音的則是原廠所附的細線,太長的部份還摺繞起來(捨不得剪掉),極盡發燒外行之能事,如是聽了幾年。這中間只有一次試了一下分頻點的設定(1285可行1,200Hz、800Hz、500Hz的不同設定,高音電平可調),試了試,還是800Hz最折衷。設在1,200Hz,中高音變得漂亮一些,鐵號筒的染色稍有降低,可低音單體的中音帶略顯粗啞,「兩截」的問題也更凸顯。設在500Hz嘛,低音單體的毛病少了,可高音號角的中音帶又粗了,「鐵味」也重了些。VOT實在是令人頭痛的東西。

  

基於細心觀察,用心體會的決心與大器晚成的心理建設,我就這樣與這對A7耗上了,我不去動它,只是在旁點點滴滴、不即不離的慢慢熟識它。在沒有特別動它的情況下,它們倒也不是沒有好好唱過歌,事實上,某些時候它就是會高興起來,痛痛快快的給你秀上一場,讓你目瞪口呆之餘,心底暗呼一聲「照啊!」。但大部份時候它們就是一副牙尖嘴利,冷言諷語的臉色讓你無言以對(模樣長得俊的話或許還就算了,偏這VOT......)。電源條件不行的時候,它不好好唱,所以全年的白天時段(特別是夏天)大約不必奢想,靜夜時分,它又回神了。以前有個美國籍的朋友每每子夜提酒來訪,爵士樂放到現場音量,過癮極了。噪音電平高的擴大機就別瞎忙了,而九成九的晶體機還是回去揮汗耍蠻適合些。

  

我這對A7通常沒啥真正的低音,擴大機有些微哼聲常還聽不到(這真不知該哭還該笑),當然,這是因為現在的裝箱屬於背板開放式,可以稍加整治,將音箱開口面積減低變成較傾向低頻反射式的動作,但這樣做的結果通常會稍犧牲中頻帶的通透,這是魚與熊掌的問題了。也曾動過加超低音的主意,配YAMAHA 1000效果大抵可以,但還有點為德不足的感覺。論速度、質感、延伸都沒什麼大問題,但靈敏度及動態就有點窘迫了。100dB/W/m+的A7往上還有相當大的動態範圍,但勉力調到這種靈敏度的超低音大多已無啥餘裕可言。總之,超低音的課題還頗有可議之處,這幾年,拜家庭電影院的發展之賜,真正重炮級的超低音已頗有可觀,有機會再弄兩顆玩玩。

  

A7也沒啥超高音,大約13KHz就開始滾降了,偏偏滑落前還來個臨去秋波 ─ 一個你不會錯過的大峰值,於是,想用電平衰減器加以調整的想法也變得無濟於事 ─ 調到完全聽不出尖峰,整個中高音全昏暗了;調到大體能接受的平衡嘛,偏就有某種刺激性的聲音時不時提醒你,怎樣?咱家乃金屬號角也。A7在播放銅管樂器時,特別是爵士樂中的薩克斯風、小號等格外逼真傳神,想來也是這點所致,大夥兒全是金屬號角,親不親,故鄉親嘛。

  

加超高音是個好主意(是誰這麼說的,玩VOT終究會搞成四路),但同樣的問題又重演了,不是靈敏度接不上,就是動態範圍不夠。最近試得頗滿意的是Elac的Jet Plus,13KHz以上有107dB的實力,簡直是天作之合,整合得好時,全頻帶( ─ 注意哦,是全頻帶,可不只是高頻帶)如虎添翼,恨不得用上「爆到五彩」這樣的港語形容。Jet plus貴到嚇人,但又絕對值得。這隻超高音很精采,找機會再聊了。

  

說到這裡,不禁讓我想起楊汶達老前輩來。第一次在他老人家那裡聽到他的A5,感動莫名之餘,從此建立了我的音響方向。現在回想起來,他老人家的A5正是加上兩支超低音(忘了有沒有加超高音),然後用等化器克服一些太強烈的尖峰,整治之完善,讓人滿懷敬佩。思之憶之,匆匆十年。

  

不管怎麼說,這VOT至少曾是一對可以放在電影銀幕後爽朗宏亮的唱歌給數百人聽的名門大家,確實也小看它不得。我最欣賞它的一大部份是它那俊敏無比的反應性與寬鬆爽颯的發聲格調。至於上面一大段的嘮叨,有些固然是A7天性如此,但也頗有一些是使用上的調適問題,畢竟,在電影院的空間及使用狀態下可以大喇喇處理而無關緊要的地方,在客廳裡就未必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在電影院,VOT可能會以較大的音量輸出,以它100dB/W/m左右的靈敏度來說,可能擴大機經常的功率輸出會在5~20W之間;而相對的,搬到客廳裡面後,以一般的聆聽音量,擴大機可能較常以0.05W~1W的範圍工作。這至少告訴了我們兩個重點:一是以最適化的觀點來看,最佳的線性功率範圍並不一樣;二是高S/N的絕對重要性,試算算,0.05W功率輸出時的電壓擺幅有多大?0.3125mV!大約相當於一顆MM唱頭的輸出位準。換句話說,這可絕了,我們得以設計唱頭放大器時對噪音的戒慎恐懼度來設計功率擴大機?!差不多也就是這碼子事讓我對這個project是想了又想、畫了又畫,終究沒下定決心「撩落去」。這一回,心情上調適了些,先看看能做到如何的程度再說吧!這方面,也請讀者們瞭解。

  

  

為VOT量身打造兩部擴大機

  

現在,我們要設計出兩部擴大機,一部用來推511B/902D號角組合;一部用來推416-8B/828音箱。1285被動分音器的分頻點設在1,200Hz(1285遲早還是得拿掉的,但暫且不急)。照前篇文章所述,我們想在高音擴大機裡插入一個600Hz的high-pass filter,600Hz以下就讓它漸次滾降;而在低音擴大機裡,我們將插進一個2,400Hz的low-pass filter,2,400Hz以上開始讓它漸次滾降。在這個階段我們定下了兩部擴大機各自的工作範圍,但各自的滾降斜率還有得斟酌。我的看法是,高音號角的低頻端一旦超出了設計時的預定下限(稱為阻抗失配滾降,在511來說是500Hz)即會開始產生相當激烈的失真(這情形就好像輸出變壓器在某一個低頻下限無法有足夠的初級感量而產生滾降與失真),因此,我的想法傾向於至少用兩階的斜率。在電容交連的電路裡,這似乎不難安排。尤有甚者,可能還可以在電路的某些地方(像是陰極旁路電容)動點手腳,讓它在倍頻處(300Hz)更形滾降,以使號角的頻帶外失真儘量降低。在無整體負回授的機器裡,亂整一些RC filter大約不會造成什麼事故,儘管放手去試吧!

  

至於低音擴大機,我想一階的斜率會是好的開始。對低音擴大機來說,像Loftin-White這種兩級直接交連的架構應該最適合,在這次Loftin-White 2A3se的實作中也深深體悟到低頻的實力以及整體音質的直接感可以因為少掉一顆交連電容而有雲泥之別。然而,卻也因為L-W架構上的極簡化,想妥善的搞出低通的功能反而難以著手 ─ 只顧慮低通濾波的話當然不算難事,但不想搞出個高阻抗RC網路讓整個擴大機疲軟就有點需要再想想了。畢竟,兵分二路是手段,最終還是要合力夾擊來改善A7「兩截式」的發聲。假如仍沿用2A3這種較難以驅動的低mu管的話,要設計一個面面俱到的驅動級會是個難點。

  

那麼,非用2A3不可嗎?就理想來說,我會希望兩部擴大機至少都是設計製作皆精良的300Bse;而就這次的經濟型試作而言,2A3也並不符合我的設計需求,其中一個大問題是前段所強調的高S/N比。直熱功率管用交流點燈絲大約以2A3(2.5V)較實用,但我實作的最佳成績約為1mVp-p的靜態雜訊,對無負回授的機器來說是已經很棒了,但對VOT還只勉強。用直流或甚至穩壓點燈絲嘛,何苦呢,要在這麼小的機箱裡施作,既痛苦又不經濟。因此,找旁熱管似乎合理些。

  

就推高音來說,我比較鐘情於807(但需要較不通用的五腳管座和屏帽),而推低音嘛,用KT88似乎是不錯的選擇,最近試用過Sovtek的新製品,感覺蠻好的。這些管子在接成三極管的時候,內阻變低了,線性改善了,但所需的推動電壓也較大,但無論如何,旁熱型的燈絲至少比較不會有哼聲困擾。要達成絕佳的訊噪比,這麼一小點好處也得考量,雖說最後我們說不定還是得為它加上直流、偏壓,乃至一切但求淨化的可能手段。

  

高壓電源的純淨度也是一大挑戰,這一點讓人很直覺的想到穩壓電路的應用。但,我個人並不特別喜歡用穩壓。無論是串聯型穩壓或並聯型穩壓,其基礎都建立在誤差偵測與負回授的機制上,弄得不好,常常是數據好看,聲音難聽。一個讓穩壓電路工作得很辛苦的爛電源必然難聽,而一個工作輕鬆、純粹消耗的穩壓電路又讓人懷疑要它幹嘛?總之,我的預設立場是非不得已才會在B+上用回授式穩壓。
TOP
3#

up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