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调声心得汇总———4月30日更新——————千金难买好低... [复制链接]

281#

回复 275楼镁声绕梁的帖子

兄台所言极是,直达声过多,声音偏硬,久听易累,充分混响后的声音才自然、动听。
TOP
282#

回复 275楼镁声绕梁的帖子

兄台所言极是,直达声过多,声音偏硬,久听易累,充分混响后的声音才自然、动听。
actuary616 发表于 2021/11/1 18:18:25

谢谢鼓励!

再放两张镁声十年前试验和调整空间时的照片(箱子是落魄的落地箱,现在是tidal,才发现两对箱子很像。其实十年来镁声更换过至少10对箱子了)。当时做了弯轨和厚绒布帘子,可以合上增加吸音,或者拉开减少吸音。还可以合拢移到不同的位置,例如第一反射点等等。做了大量的试听,收获了大量的教训,才有了一些经验。




.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83#



镁声朋友圈的一些讨论,补充了天花和地面的做法。截图过来,供参考——



.


[attachimg]747492[/attachimg]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84#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85#

声学处理全是干货,获益良多,尚有一处疑问。上面帖说音箱后墙反射点要全频吸音,刘汉盛说前硬中吸后扩散,又见好多烧友音箱后墙大面积扩散,貌似也有成功案例。然后就有点迷惑,不足9平书房,音箱后墙还有个窗户,不知应如何处理?烦请镁声兄指点一二,谢谢~
TOP
286#

经v信沟通,通过云视听,得到镁声兄热心指导,将原本墙角diy的吸音体移至音箱后墙第一反射点,撤掉几块扩散板,然后微调了下房间摆设和音箱摆位,得到良好的正面提升,细节泛音增多,音场更加自然,原本偏硬的高频也趋于柔润,心下甚为欣慰。房间声学方面,相信大部分人都走过弯路,至今也没有一统定论,前辈们的智慧都是无数汗水和经验换来的,多多请教学习才是正途,在此再次谢过镁声兄!
TOP
287#

经v信沟通,通过云视听,得到镁声兄热心指导,将原本墙角diy的吸音体移至音箱后墙第一反射点,撤掉几块扩散板,然后微调了下房间摆设和音箱摆位,得到良好的正面提升,细节泛音增多,音场更加自然,原本偏硬的高频也趋于柔润,心下甚为欣慰。房间声学方面,相信大部分人都走过弯路,至今也没有一统定论,前辈们的智慧都是无数汗水和经验换来的,多多请教学习才是正途,在此再次谢过镁声兄!
木叶下 发表于 2021/11/5 22:36:11

感谢木叶下兄的信任和反馈!

.

再精练一下:

.

镁声听音空间调整的步骤就是下面这1234——

.

1侧墙和喇叭后墙一次反射点用不同厚度的吸音板做全频吸音处理;

2其他墙面不做处理,以保留多次反射声,得到更大空间的听感;

3地面根据听感可以铺小块地毯,调整结像高低(调整喇叭俯仰角度也可以进一步修正,参见前面喇叭摆位的帖子);

4天花基本可以不做处理,一是天花的反射声距离比较远,能增加声音的丰满度,二是有很多音箱设计时会对上下方向的扩散进行控制。

.

这些措施做下来,小房间总共花费也就几百元而已(还有一些反射声调整的技巧,比较复杂,以后在微信分享吧)。至于房间本身由于三维尺寸比例带来的驻波,靠大面积声学装修也很难消除,即使做到了,也会造成损失能量和泛音的问题,很多时候是得不偿失的。

.

如果觉得镁声的方法有效果,请把这个帖子分享给更多的烧友和发烧群,他们看了也会感谢您的。同时也会防止一些“大师”剽窃镁声的文字,当成自己的原创。分享后可以在微信截图给镁声,镁声可以对您的空间处理进行免费在线诊断和提出改进建议。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88#

经验的浓缩,等于帮助我们少走了不少的弯路和心思,必须点赞!
TOP
289#

经验的浓缩,等于帮助我们少走了不少的弯路和心思,必须点赞!
鎏金岁月 发表于 2021/11/9 13:51:05

谢谢鼓励!继续努力。

.


——双11特写:一副跳线毁三观——



在所有的音响线材中,跳线是最不起眼的。音箱厂家往往用紫铜片替代,讲究点的,用镀金的厚铜条(镁声早年用的金驰就是这样的)。按道理说,再好的跳线,过流面积也比不上厚铜条,因此,当年镁声看到音箱后面金光闪闪的厚铜条,心里就信心满满,从来没想过要去替换。

.

从理论上说,跳线只是把分频器的高低音分频电路并联在一起,等同于一个焊点,只要电阻够小就行了,有些音箱厂家更是只有一组喇叭端子,以避免跳线和双线分音造成负面影响。喇叭端子进入音箱,还有十几倍跳线长度的箱内接线,这些接线除了少数hiend级别的品牌,多数都用的是普通的线材,如果更换短短的跳线就能大幅度提升效果的话,这么长的箱内线要不要换呢?分频网络的电感用的也是细细的无氧铜丝,要不要换成加粗的单晶铜?

.

这就像“电源线无用论者”的那个著名问题:从电厂到器材,有几百几千公里的线材,用的都是普通电缆电线,为什么更换最后那一两米长的电源线,就能大大改善声音呢?所以即使镁声能听出电源线的不同声音,也始终没有搞懂这个问题。

.

直到10年前,镁声开始研发调声产品,买回测试仪器,决心搞明白最后的这一两米音响线材到底干了什么,才终于解开了这个疑惑(几年间镁声都不断发帖在论坛汇报过自己的发现,这里不再赘述。)

.

镁声对于跳线改变声音的理解,也是从电源线改变声音的机理探究中得到的,那就是:从喇叭线到分频网络,跳线是其中的一个阻抗突变的节点,只要阻抗突变,就会带来反射,并次生不同频谱特征的振荡和衰减,从而对声音产生超出预期的改变(镁声原创)。

.

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拆掉金光闪闪的镀金大铜条,利用手头的“好声”材料,开发效果更好的跳线了。

.

由于多数跳线都是从低音跳到高音,因此,理论上跳线只走高频部分,所以早几年的研发主要是运用镁声独家首创的再结晶纯银材料。19年推出再结晶纯银材质的火凤凰跳线,由于成本过高,并没有公开发售,仅配套给镁声火凤凰喇叭线的用户和高端定制客户,收到一片好评。

.

这个纯银跳线有个很奇怪的声音走向,那就是特别厚润温暖,甚至比紫铜细丝线还要温暖,完全颠覆了镁声对于银线的认知。当时镁声认为是自己利用独有渠道采购到的纯银太纯了(实测高达99.995以上,市面能买到的多数是99.9,至于6n银,6n铜,甚至某些品牌宣称8n,那都是骗人的),后来北京的一位网友,希望镁声利用自己的设备,搭车帮他处理一条银线,镁声免费帮他处理了,结果他的反馈也是:怎么一点火气也没有了!

.

所以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很多烧友说银线薄亮,其实是拉拔过程中的应力造成的,真正的消除了内应力的银线,应该是厚润的风格。至此,镁声理解了下面这个说法:“Kondo因此购入大批银线材料库存,目前Kondo产品使用的银线都有20年以上 时间,当然利用“自然老化退火”的银线,成本要比别人高出许多。没有人真正了解银线为什么听起来比较好听,但可以确定的是,只要用得其所,它真的好听。


.

今年开始,凤凰系列升级为二代,全面采用新的材料和结构,一大变化就是调声更加通透、本真和鲜活,镁声跳线也很好地贯彻了这个调声方向。由于领悟了跳线起作用的机理,因此在材质和结构上就有更加广阔的选择余地,能得到更加明显的效果。目前内部测评预售十几套,都得到极高评价。有客户本想升级万元以上的喇叭线,结果换了镁声跳线就解决了问题;还有客户惊讶反馈:明明是低跳高,结果低频也得到极大改善,想不通!

.

如果不相信跳线的作用,请有兴趣的烧友联系镁声,可以获得免费试听。对于烧友来说,眼见为虚,耳听为实!)

.

最后,总结一下关于跳线的几个镁声原创的知识点:

.

1、跳线是广义分频网络中的一个阻抗突变的节点,能极大地改变音箱发出的声音;

2、无论低跳高还是高跳低,跳线都能对高频和低频同时起作用;

3、如果打算升级喇叭线,不妨先试试更换跳线,也许能够解决问题,花小钱办大事。


既然叫双11特写,就摆个POSE——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90#

镁声绕梁兄道:
......镁声对于跳线改变声音的理解,也是从电源线改变声音的机理探究中得到的,那就是:从喇叭线到分频网络,跳线是其中的一个阻抗突变的节点,只要阻抗突变,就会带来反射,并次生不同频谱特征的振荡和衰减,从而对声音产生超出预期的改变(镁声原创)。
    实验证明,您的论述正确......!
TOP
291#

镁声绕梁兄道:
......镁声对于跳线改变声音的理解,也是从电源线改变声音的机理探究中得到的,那就是:从喇叭线到分频网络,跳线是其中的一个阻抗突变的节点,只要阻抗突变,就会带来反射,并次生不同频谱特征的振荡和衰减,从而对声音产生超出预期的改变(镁声原创)。
    实验证明,您的论述正确......!

cui_xibo 发表于 2021/11/11 14:01:19
班门弄斧,很开心能得到cui大烧肯定。今后继续汇报在音响方面的发现和心得,还请多加点拨指导。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92#

提高跳线的高频上限和加超高音单元的原理是一样的,就是打开了人耳的听感阀值,扩展了听觉范围,所以连超低频段也丰满了起来,自然就有了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了。
电声学核心探究实验室和音乐,艺术核心探究创意室

打造尊贵品牌    开创音响先河        http://289652502.qzone.qq.com/
TOP
293#

一套系统是否有好多阻抗特变的环节,包括机子内部,这样说,都处理好了,声音能改善不少。看来音响系统的电磁震远远不是我们理解的那么简单。谢谢镁声的分享!
TOP
294#

一套系统是否有好多阻抗特变的环节,包括机子内部,这样说,都处理好了,声音能改善不少。看来音响系统的电磁震远远不是我们理解的那么简单。谢谢镁声的分享!
bollerluo 发表于 2021/11/12 16:04:14
谢谢鼓励,继续努力!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95#

——苹果音乐做音源效果好不好,怎么实现好声音?——

.

很多烧友在微信咨询镁声,苹果音乐做音源效果好不好,怎么实现好声音?这里写个帖子,统一汇报一下吧——

.

先说明一下,玩数码流,镁声并不专业,也是四处拜师学习得到的一些方法,奉行的是拿来主义。并没有像研究线材一样,把每个环节都一一分解,亲自去穷尽所有可能的方法,最后得到最佳方案。所以,这套苹果音乐的音源,每个环节用到的配件,是否一一买回来PK过,是否绝对是最优选择,镁声不能保证,但最终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效果远超过镁声这几年陆续掉坑购入的几台热门数播(牌子就不说了)。这些数播最大的问题就是:声音干,泛音不完整;听感细节多但夸张不自然,情感不细腻丰富;声音直白枯燥,不丰满亲切。

.

一、app安装方式

.

如果用苹果手机或者ipad,用家都很熟,不用镁声啰嗦,专门说一下安卓手机或者安卓pad的安装方法:

.

在台式机用百度,搜索苹果音乐,出来百度手机助手,仅仅下载apk文档即可。





apk文档拷贝到手机,打开,就可以自动安装了。

安装之后,注册苹果会员,可以免费试用3个月。3个月后续费每月10元即可。镁声选的是全家桶,每月15元,可以6个账号共享,或者在6个设备同时打开会员。

.

记得打开设置里面的无损音质——


.




二、提升效果的方法

.


.

.

——提升效果的方法——

.

苹果系统需要买一个苹果相机组件,把苹果接口转为USB

.

尽管现在很多解码都有usb输入口,但如果用usb输出进解码,效果和主流数播是差不多的。——必须经过高频串扰隔离效果才能提升!

.

第一级是用大功率工业hub隔离,见图片;

第二级是用界面,把usb转为同轴,然后同轴输出到解码器。这样出来的声音,才接近经典CD机的效果,有模拟感,很耐听。

.

如果要进一步提升效果,就要在供电和线材方面加强,这方面潜力极大。

(供电方面可以参考本帖228楼的内容,换大功率开关电源,加大容量薄膜无极电容等等;)

.

usb线材方面, 由于usb线里面有数字回路和供电回路,要做好难度极大,光是4条线芯和屏蔽网的方向,就让制作者有95%以上的可能性出错。(一条线芯做对的概率是50%,两条都对的概率是25%,三条是12.5%,四条是6.25%,屏蔽网也做对方向,概率就是3.125%)。厂线是不可能管理每条线和屏蔽网的方向的。

.

市售的usb线多数是能接通,让数据不出错而已,远远达不到保真和发烧的要求。好在论坛几位做线的老师都有免费试听服务(镁声也做USB线,只是没有宣传),大家可以试听对比一下,就知道是咋回事了。

.

投入方面:苹果相机套件记得是200-300吧;镁声用的lindy hub900多元在亚马逊海购的;界面是乐之邦,已停产的神器——数字**2, 全新400多元,镁声1000元高价收的二手;usb线是自己做的,带外接供电功能;解码是加拿大前卫的一款经典解码。这套组合算下来总价1w多,对比3w以内价格的经典cd机,效果毫不逊色(小声提醒一下:镁声试过多台热门数播,效果很难比得上同价位的经典cd机)。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96#


.

.

翻了一下,原来镁声9年前的11月份,也发过帖子,汇报聆听专业录音室PChifi设备的听感和心得。不知不觉9年过去了,当时的观点,到现在回看,依然没有大的变化,但专业录音室PChifi设备的集成和“傻瓜化”进程,远远低于烧友的期待。

.



这两年听过的10w元以内的数播和USB高格式解码产品,极少有能够打动自己的,更别说能赢镁声现在用的CD机了。镁声折腾的这套苹果音源,有点出乎意料之外,虽然依然无法和在用的CD机比,但调声的切入点有很多,而且很敏感。镁声认为,一套系统,只要敏感,就说明有潜力,值得投入精力折腾。可惜现在每天忙着做线赶订单,没有时间把苹果音源的每个环节一一优化完善,本帖抛砖引玉,希望得到高手的批评指正和分享!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97#

.

——为什么某些线材,煲透后声音会变“差”——

.

烧友微信里提了个很有趣的问题,值得深入讨论一下:

.

“用了**银线,在通电头20个小时内,声音特别水润,低频的弹性,嚼劲或者说牛筋味 实属一绝。中高频泛音袅袅,很是吸引人。 在这个头20小时内 缺点是解析不足,声音有点糊,总之很吸引人。 问题是20小时后,泛音/低频的弹性统统消失,声音线条起来,同时解析力也好起来,但没了泛音 声音反而不好听。我尝试过 在电源线上或信号线上, 只要加一小段5CM的银线,就是这样的效果。以您的经验看,这样的银线20小时后,泛音/弹性效果的消退,是什么原因呐?是不是和线的退火有关? 有无改善的办法?这个银线 很硬。”

.

综合烧友的反馈,镁声初步判断这个是没有退火、纯度也不太够的银线(最常见的国际标准银是92.5%含量的,也叫首饰银,硬度好,容易造型,不容易发黑氧化,镁声也曾经试验过这种材料)。

.

其实在240楼就讨论过类似的问题:“镁声开发调声配件10年多,通过大量的试验,掌握了各种增加声音水份的方法和窍门。这些方法,有的是通过打通供电通道的高频抑制方式实现的,镁声称之为做减法,例如串扰隔离、尽量减少供电路径的电磁线圈、使用更低介电常数的绝缘体和外包材料、更简单朴素轻薄的线身和装饰件等等;有的是通过人为增加泛音实现的,镁声称之为做加法,例如采用某些合金导体、在线材上安装大块金属装饰件、插接件采用特别的镀层、大量使用电气石、BYBEE(星辰物质)等活跃物质等等。前者可以释放唱片中自然而丰富的泛音成分,而后者如果不把握平衡度的话,很容易造成声音质感的削弱,和泛音比例不自然。”

.

纯度不够再加上拉丝过程中线体内蓄积了大量的内应力和晶格扭曲移位,所以线身很硬,通电后会产生大量的反射以及谐振,听感上就是“泛音”很多,但由于这些“泛音”是线身的内应力激励出来的,不是录音中的乐器产生的真实的泛音,所以会造成“解析不足,声音有点糊”。至于低频的牛筋味,镁声之前也汇报过,音响系统加了超高之后,第一听感是低频会“变好”,更加弹跳,加了人为的“泛音”也有如此效果。

.

内应力和合金会增加泛音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铜锣,是不能用纯铜材料来做,必须加15%的锡,成为青铜合金,然后不断锻打,积累内应力,还要淬火处理,声音才会洪亮丰满。镁声早年试验过青铜合金和铜银合金的线材,声音很有特色,水润灵动,“泛音”丰富,但癖性太强,不够含蓄细腻自然,最终没有使用。

.

随着通电时间的拉长,内应力和晶界在电流的“冲刷”下,会逐渐减弱和融合,这时“泛音”会减少,解析力会提升,但反而听感“不好听了”,就像关闭了美颜,暴露出了材质不纯所导致的声音的缺点。和铜锣一样,历经数个寒暑,内应力也会逐渐释放,变得暗哑,这时候就要回炉重新淬火锻打定音。

.

镁声始终认为,做线,一定要尽量避免内应力的干扰和染色,线的声音才纯净和稳定,所以不光是导体,连头尾和塑胶件,镁声都会想办法进行热处理,功效甚好。当年镁声为了找到最纯的银线花了很大的功夫,再结晶处理之后,银丝象焊锡丝一样柔软,毫无弹性,声音也是非常厚润的类型,泛音绝不浮夸,和传统银线的听感完全不同。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98#

.

有老友问镁声:你是研发脚钉出道的,怎么现在提都不提脚钉了?是因为脚钉调声有什么问题吗?

.

这是个令人尴尬的问题,但却是个好问题。虽然说来话长,但镁声也愿意坦率回复——

.

镁声是玩了近20年的音响,才想起要搞开发的。而脚钉,就是镁声开发的第一个产品。镁声大学里学的是汽车专业,汽车的四个轮子,悬挂系统,就是更加复杂的“脚钉”,我们大学里学习的专业课程,《随机振动》,正是研发脚钉最权威的理论基础,(恐怕别的脚钉研发者,都没听说过这个教材吧)。

.




镁声开发的第一款脚钉,是用镁制作的,因为镁天生具有无与伦比的减振特性。10年前,镁声开发的镁声钉得到用户的好评,卖了很多很多套,但过了几年发现,镁是非常活跃的金属,无论做烤漆还是别的处理,都无法防止表面氧化。虽然钉垫都是粗重使用,表面氧化掉漆是常态,不会影响声音,但表面氧化后观感不好,镁声心里总是很内疚,加上常用的一种好声木料买不到了,镁声钉只能停产。(镁声已经留足原来批次的钉垫和木座,以保证10年持续的售后服务)。

.

镁声一直在寻找和试验更合适的材料和方案,同时自己也不断购买测试各种国内外的名牌脚钉。那时的状态发帖汇报过,截个图。后来终于搞出了一款永不变色的合金垫片,过程在这里——

.



开发过程——

      今年2月份在某大烧家欣赏到30万一套的美国顶级器材架的效果,对这个架子采用的技术很感兴趣。后来看资料说,跟随架子配备的毫不起眼的神秘垫片是架子好声不可或缺的附件。就问大烧这个垫片效果真这么神奇吗?大烧说:没有它,舞台会塌掉一半。并马上给我对比演示。


    果然,拿掉垫片之后,音场高低方向的乐器分离度大打折扣,音乐的起伏感没那么明显,感染力也逊色很多。大烧可惜地说:一套架子只配了10来片,器材不够放,想多买一些都没有。闻者心动,镁声立即借了4片回去研究。

    镁声是开发脚钉的JS,几年来在组合搭配钉垫材料过程中,已经把几乎所有的常见材料都做成样品听过的了,金属材料就试验过紫铜、黄铜、康铜、不锈钢、铝、锌、铅、钛、镁、锡等等,甚至还自行用高频机搞过几种合金。检测了进口垫片的硬度、密度、频谱,已经对该垫片的材质和特性基本了解,一个月后,就带了几种半成品去大烧家测试。

    为了减少变量,测试只在的fm1811立体声后级下进行。都说FM不适合加钉,因为原厂的脚座设计时已经进行过调声了。所以垫片就直接垫在原厂的脚座下面。大烧的TIDAL系统非常敏感,在这个环节垫不同的垫片,都能听出明显的区别。换了不同材质不同厚度的垫片,合金垫的声音走向是最接近进口的,效果大约能有6成,说明基本材质是吻合的,但高频的透明度和控制力还不够。

    回到车间,又开始技术攻关。通过不同温度的热处理,淬火、退火、回火,然后冷冻和时效,又搞出了几种垫片。再拿去测试,其中一组样品的声音更加满意。胜利在望,于是采购回来几样关键的东西,保证热处理的温度曲线,终于搞出了第三轮样品。

    这次的样品对比进口货,已经有很高的相似度,三频分布一致,控制力、音色、动态都听不出区别,低频似乎还比进口货略丰满一点。但在TIDAL的超高解析力下,能听出极高频的延伸略有逊色,空气感打了点折扣。

    为了和直径40mmCMS的垫片区别开,镁声做的垫片是55mm直径的,直径的差别也会造成谐振点的频率降低,所以暂时就按照这个方案做一小批吧。

    过了几天,去某位烧友家调音,顺便带了几片新鲜出炉的合金垫片。这位烧友用贵丰旗舰立体声后级,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钉垫。当我把合金垫片往贵丰的脚座下一放,本来略显刻板的声音立即鲜活起来,音场3d感大增。朋友啧啧称奇,马上拍了照片分享给他的烧友圈子。
.
    

以后再说说对于钉垫调声和线材调声的看法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99#

前面回顾了镁声开发钉垫的过程,汇总了早几年镁声对于钉垫的一些观点。过了这么多年,镁声又测试过很多很多名牌钉垫,但对于钉垫调声的看法依然没有改变。汇总如下:


1、钉垫(包括垫板、器材架)和线材,都能对声音起到很大的调整和改善效果,但各有所侧重。


2、钉垫调声往往带有材质和结构本身的局限和染色,例如木脚钉温暖但朦胧,不锈钢清澈偏冷硬,橡胶垫弹跳感好但高频内敛,磁浮(包括气浮液浮)钉通透但不够扎实饱满等等。好的钉垫经过反复调声优化,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少一些,容易出好声;差的脚钉癖性很强,需要玩家有敏锐的听感,自行搭配使用。


3、线材和钉垫不一样,好的线材在多数系统都能取得比较确定和一致的效果听感,而差的线材无论怎么使用,往往不会有惊喜。


4、除了顶级的钉垫系统(CMS、stillpoints等等),“是钉三分毒”,使用钉垫一定要扬长避短;而好的线材更能带来全方位的提升。


5、好的架子、好的垫板、好的垫片,起作用的频宽不同,都能带来叠加的提升效果。但即使是用器材原来的脚座,放在地面(或者基本合格的器材架),声音也不会太差。而线材,在多数系统里是短板,跟机线的效果,除非撞彩,是无法让器材发挥潜力的。(这只是镁声一家之言,不辩解。)——这也是镁声把研发重点转向线材和供电系统的原因之一。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00#

这个垫放在功放,或音源上区别如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