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跨界的古典 [复制链接]

1#
应原同事之邀,九月底在深圳大剧院大剧场看一场音乐会。演奏者是来自波兰的名字叫“莫扎特”的演奏团体,他们按照传统的弦乐四重奏组合来配置,但是他们的英文名称是Mozart Group而非Mozart String Quartet,可见还是要与弦乐四重奏区别开来。从演奏形式来看,虽然有着明显的弦乐四重奏的底色,却又包含了元素复杂的滑稽表演、串烧编曲;编曲的主要基调是古典音乐,但包括民谣、摇滚、戏剧等音乐元素。整体看,是由弦乐四重奏发散出去的一种演奏方式,最后的返场曲中,他们用严肃的弦乐四重奏的方式,演奏莫扎特弦乐四重奏中的一个乐章,一方面体现他们的专业功力,一方面似乎要以此表示他们的基本立场,并不想离开古典音乐太远。因此,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音乐会,或许还是一个值得再次探讨的问题。
习惯上,“跨界”是一种便利的描述方法。在流行音乐冲击之下的古典音乐,往往通过与流行音乐揉合的方式,以求得到更多听众的接受。但是,“跨界”这样的词,似乎来得有些过于轻巧,好比将绿色说成是蓝色与黄色的混合色。我们应该去寻找“绿”这样一种感觉而不只是黄蓝“混合”的感觉。说是卡巴莱(Cabaret)似乎也不那么准确,相比之下,卡巴莱表演的和剧场的性质更浓,而从这支“莫扎特组”的演奏方式来看,主要还是居于古典音乐演奏方式发散开来的,不是剧院舞台式的,而是音乐厅式的。巴卡来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发散的舞台式的。或许,需要某个机缘,它们才能获得一个准确的名字。
这是古典音乐的普及方式之一吗?我认为这不是,因为听明白这样一场音乐会需要的古典音乐知识似乎比普通古典音乐的还要多一些,需要更多一些古典音乐经验:以这一场音乐会为例,他们的编排包含诸多音乐元素,忽而古典忽而民谣,如莫扎特《费加罗婚礼序曲》与《两只老鼠》混搭,《两只老鼠》曲调原系欧洲民谣,但演奏者用中文演唱中文版的歌曲;小提琴拨弦演奏巴赫的平均律,加上洗牙的噪音形成的古诺《圣母颂》的旋律;《蓝色多瑙河》的节奏型在圆舞曲与民间舞蹈之间转换,配合以第一小提琴首的舞蹈;用提琴当成吉他,拨弦演奏《阿兰胡伊斯》,算是嘲解了一下西班牙,或者口哨一段《蓝色狂想曲》,算是消遣了一下美国;这样的编排不胜枚举,很多名曲只演奏了几个小节在你来不及想起来这是哪部作品的选段时,他们便转到另一个旋律上去。了解这些元素或者旋律之间的搭配与过渡,才能理解其编排上的奇思妙想。
当然,聆听这样的音乐会,也可以不需要多少音乐经验,因为整个过程都是轻松的,你可以不理会其中的用意,也可以获得听觉上的愉悦。以这一场音乐会为例,他们可以用气球的气流变化形成的简单的音阶,演奏欧洲著名情歌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可以用弹托乒乓球的节奏来给歌剧《卡门》选曲配上节奏;随着海顿《小步舞曲》、斯特劳斯圆舞曲、《卡林卡》等舞曲的节奏型的变化,乐手们的脚做着不同的舞蹈动作;提琴模仿天鹅鸣叫的声音,乐手们翘首望高空,演奏圣·桑《天鹅》等等,这些有情有景有旋律的表演,都是可以离开经验的纯粹感受,而迈克·杰克逊音乐的加入,则更具辨识度了。
因此,我觉得这是有别于古典与流行或其他方式的一种崭新的演奏方式,“跨界”并不足以准确描述它。近年来这一类的演奏是越来越常见了,大多数都是利用演奏中可能存在的小破绽作为滑稽的由头,可以包罗一切音乐元素,则是它的最大魅力;而经典旋律的陌生化,是其中最有力量的方法,如皮特·海德里克用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波尔卡、怀旧电影音乐、民谣、探戈等风格改编《生日歌》的旋律,堪称这方面的典范。目前这样的演奏虽然很常见,很多著名演奏家都有过类似表演经历,但是一个乐队专门从事这种风格的演奏团体,似乎不算多。“莫扎特组”的成功,或能将这一演奏方式的独立性提升一个层面,不是普及,不是古典,不是流行,不是跨界,不是卡巴莱,而是自己的“绿”。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3/10/18 23:36:51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只能说这场搞笑的秀里面有些古典音乐的元素、素材。
TOP
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

很多年前流行的一个词------串烧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5#

原帖由 plczj 于 2013-10-15 11:29:00 发表
“这是古典音乐的普及方式之一吗?我认为这不是”。
“跨界”是一种模棱两可的说法,即使有古典的元素,再怎么“跨”,终归还是POP,喜欢纯古典的人是不会当一回事的。当然,如果你需要的是放松、搞耍、嬉戏,这个是可以的。


听古典的人亦可当做娱乐,我想不是每一个喜欢古典的人都把经典当做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吧。
至于更多的门外汉,藉此获得一次接触经典的机会也不错。
TOP
6#

回各位:我不大喜欢这样的演出,除非非常巧妙的安排。但是那样是很难很费事的。我看得这一场,是编排了,但感觉不够,粗糙了点。我喜欢看到眼花缭乱衔接和变化。不过,看到边上的人似乎都很喜欢,很快乐的样子,这对个人态度多少也有一点影响。
文字是公开的,因此表述的时候,还是比较正面一些。
TOP
7#

让砍柴兄重新露面了,算是这场演出的唯一功绩
http://t.qq.com/bach_and_mahler
TOP
8#

偶尔会上来看看各位的。音乐活动的确少了,感悟就少了,发言也就少了。
TOP
9#

砍柴兄好久不见,多谢分享。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10#

问好版主。
TOP
11#

我一直喜欢跨界的古典音乐。他让人在轻松时刻享受一份惊奇和喜悦。多增加一份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乐迷乐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