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厂专访-德国Burmester访问记/刘汉盛 [复制链接]

1#
原厂专访-德国Burmester访问记/刘汉盛


Burmester专访之一
来看Burmester

〔图〕Burmester工厂位于柏林市中心的小工业区内。区内林木扶疏,绿意盎然。门前停放的那辆车就是Burmester的最爱老型Jaguar。一个月前他撞坏了一部,却又千方百计去买了同样的一型。


〔图〕下午茶时间,大家开心的品尝小点。照片中挥手致意就是Dieter Burmester,右前方是飞歌行老板洪先生,左前方是Burmester海外业务经理Udo Besser。

〔图〕转角的小接待处,从这里亦可以看出德国人的朴实。
来!在这篇开场白的一开始,让我们做个机智抢答。给您五秒钟,说出二种德国精品。Benz、BMW,这是车迷的答案。德国猪脚与啤酒,这是老饕的回答。德南诸多古老小城与莱茵河谷,这是旅游迷的答案。柏林爱乐与卡拉扬,这是古典乐迷的答案。最后,如果您问到音响迷,答案可能是Burmester与MBL。
在台湾,老饕可以尽情享用德国猪脚与啤酒,因为它们不贵。在台湾,古典乐迷也可以任意收藏柏林爱乐与卡拉扬,因为他们很普遍。不过,在台湾,车迷恐怕就无法随意购买Benz、BMW与了,因为它们不仅很贵,而且有时候还不一定买得到(台湾缺货的Benz SLK 200敞篷跑车在德国一部52,900马克,SLK 230 Kompressor一部60,950马克,与BMW 320i Cabrio同价。)。至于Burmester与MBL,当然也像Benz、BMW一般,坦白说,不是一般音响迷可以负担得起的。有趣的是,这二个厂牌的某些型号有时候想买也要等,并不是随时有货。为什幺要等呢?吊胃口吗?不是!太好卖了吗?也不尽然。主要是产量太少了。为什幺不生产多一点呢?那幺贵的东西,做多了卖得出去吗?何况,艺术品一多就不值钱,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
有关MBL的种种,我在第85期就已经为读者介绍过。这次,来到Burmester工厂,看到、听到、了解到Burmester的种种,当然也要第一手资料、第一快速时间向读者们「献宝」。每次到Hi-End工厂访问,我所注重的并不是厂房的大小与员工的多寡,而是厂方的设计理念与制造过程,以及经营手法,因为这些才是Hi-End精神所在。重质不重量,这是Hi-End厂方普遍的特色之一。与大部分其它Hi-End音响产商一样,Burmester的厂房占地并不大,大约是1,300平方米。雇用工人也不多,仅20位。然而,Burmester可以为了设计一对喇叭,花了八年的时间才推出。这期间,他们试过许多种设计,采用过许多种单体。到最后,因为找到了完全能够达到他们要求的单体,第一对喇叭949才诞生。
949的型号告诉我们这是94年9月推出的产品,也就是说,Burmester在1986年就开始着手研究这对喇叭了。一对喇叭要研究8年才推出?这怎幺符合经济效益?没错!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949简直早该扔进垃圾堆。但是,若从Hi-End精神的角度来看,这才是菁英产品,因为它具有不妥协、追求完美的精神。当然,以这种慢工做出来的产品,它所有的成本都要平均分摊到少数的数量上,所以其售价绝对不便宜。或许,我们在慨叹这是Hi-End产品无解的宿命之余,也可以将它们看作如版画、手工艺般限量生产的艺术品。这样就比较能够释怀了。
Burmester的工厂位于柏林的一个小型工业区里,二年前,他们才搬来这里。从我们位于柏林市中心的旅馆到其工厂,车程只要15分钟。不要说在其它先进国家,就算在台北也少有这样的工厂。不用怀疑,那里的确是工业区。所不同的是就像整个柏林般,这个工业区也是绿意盎然,整座工厂都被浓荫笼罩着。
当我们一行人(代理商飞歌行、各地经销商、高传真蒲总编与我)进入Burmester工厂时,映入眼帘的是想象中简单、朴素、干净与整齐异常的厂房。没有花俏、没有浮华、一切讲求精确、实用与高效率,这就是德国的精神。或许我这样说,您还不了解德国人精确到什幺程度,在此我举二个例子:我搭过几次德航,只要是在德国境内,每次起飞绝对都是准时,一分都不差。降落也是准时。飞机如此,火车更是如此。而更有甚者就是Burmester,Burmester去年推出旗舰型CD转盘969,由于它是皮带驱动的,因此要有另外的转动轴心。您知道那个轴心有多精密吗?那是Burmester向瑞士订制的,精度是三千分之一mm!又不是生产导弹火箭,您说有必要那幺精密吗?可是固执的Burmester就认为一定要这样才行,这就是德国人追求精确的精神。
除了要求精确之外,德国人做事的认真态度也是别的国家很难比得上的。在工厂里,我们就看到层层的关卡在检验着进料与每个制程。例如镀铬的面板与旋钮进料后,就有专人一个一个仔细的检查,有任何瑕疵就剔出来。为了维持工厂的整洁与单一操作,Burmester的所有线路板都是外包的。这些外包的线路板送进来之后,也是一片片由工人耐心的测试,没有问题之后才编号入库。像这样的事情做来费工耗时,而且德国的工资这幺高,但是Burmester还是认为非如此做不可。
其它,像所有的产品都要经过整整五天Burn in试炼与人耳聆听才算完工,这些都是耗时费工的作法。难怪Burmester可以自豪的说他们的产品出厂后的故障率极低,因为要故障的话大部分都在长时间的Burn in过程中发现了。
一家Hi-End音响厂家的创始者、设计者如果不喜欢音乐,会令人觉得不可思议。所以,当我们到达柏林的第二个晚上,Dieter Burmester邀请我们到柏林爱乐厅听弦乐四重奏,就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事。隔天,当我们在Burmester工厂里聆听音乐时,Burmester也当场拿出他收藏的吉他秀了几段,证明他仍然宝刀未老。一位51岁(Dieter Burmester1946年生)的业余者能够弹出那样的蓝调味道,我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从这二个地方看来,Burmester对音乐的热爱就如他对Jaguar汽车的热爱般,自有他的品味存在。
要了解一个女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她结婚。同样的,要了解一家Hi-End厂商,最好的方法就是参观工厂,同时与主其事者共度几天时光。读者们当然无法像我一样经常去参观工厂,因此就让我的报导代替您的眼睛,从各个角度来探索Burmester吧
Burmester专访之二
Burmester一族
Burmester创立于1977年柏林,到今年刚好满20年。在今年的柏林电子展中,他们准备以20周年为主题,提醒音响迷他们已经渡过了漫长的20年。在这年中,他们创造了许多第一。例如,他们是第一家采用镀铬面板与外壳的音响厂家,后来许多厂家也都跟进。他们是第一家推出全模块化前级(1980年的808)的Hi-End音响厂商,后来许多高级器材也都采用。他们是第一家(1983年)使用全平衡线路的Hi-End音响厂商,后来全世界也都跟进。甚至,他们在1989-90年间曾经设计了一种弧型面板,但是后来并未生产。几年后德国出现了雷同的外观产品。到底是英雄所见略同或模仿,这就有待双方去厘清。最后,不要忘了他们世界首创的皮带驱动式CD唱盘。
总之,Burmester不仅骄傲于他家产品外观的亮丽,也自豪于他们的技术领先。当然,他们20年来一直坚持的「Art For The Ear」理念就是他家声音表现的代表。
Burmester一族
Burmester是Hi-End厂家中少见的产品丰富者,从1977年迄今,总共推出几十种型号。根据我的收集,其型号如下:
777(第一部前级)、785(第二部前级,目前古董行情3,500马克)、808(旗舰前级)、828(后级,目前的古董行情12,500马克)、838(模拟前级)、846(高电平前级)、850(单声道后级)、870(数类转换器)、Concerto系列(复古型前级、后级、调谐器、CD唱盘整套)、877(顶级前级)、878(顶级后级,每声道75瓦八欧姆)、897(顶级前级)、898(顶级调谐器)909(旗舰后级,每声道300瓦八欧姆)、911(顶级后级,每声道200瓦八欧姆)、915(顶级调谐器)、916(顶级上盖式CD唱盘)、917(顶级抽屉式CD唱盘)、920(顶级数类转换器)、931(基本型调谐器)、933(基本型后级,每声道75瓦。)、935(基本型前级,)、937(基本型上盖式CD唱盘)、939(基本型抽屉式CD唱盘)、948(电源处理器)、949(顶级喇叭)、956(顶级后级,每声道120瓦八欧姆)、959(综合扩大机,每声道55瓦八欧姆)、961(顶级喇叭)、969(旗舰CD转盘)、Leo喇叭(第一对书架型小喇叭,预计今年八月柏林电子展展出)
以上这些型号早期者早已停产,不过旗舰前级808例外,而且877前级仍然担任主打任务。9字头除少数外,其余大概都还在产品线上。有关Burmester的详细背景,请读者回头翻阅「音响论坛」第5期,那里有比较详细的资料。以下,我们来看看Burmester的一些产品图片。
〔图〕Burmester第一部前级777,那个时代还是镀金时代。
〔图〕第二部前级785。面板还是镀金的。
〔图〕旗舰前级808。这部前级也是经典之作,推出17年外型看起来仍充满现代感。此时已进入镀铬时代。
〔图〕这部古董828,目前二手价还是12500马克。
〔图〕897前级。
〔图〕898调谐器。
〔图〕这是Burmester 1989-90年设计而未推出的外型。
〔图〕复古型Concerto系列的调谐器。其余前级、后级、CD唱盘等的造型也相同。
〔图〕Modulo Classic型整套。台湾并未推出.









Burmester专访之三
Burmester的检测流程
每一家生产工厂都一定会有产品检测流程,所不同的是大厂有大厂的做法,小厂有小厂的做法。Burmester是小厂,因此,他们的制造检测流程当然与大量生产者大异其趣。看完Burmester的工厂,它给我的检测印象是:像这样的检测过程,故障率一定很低。
怎么说?让我先从电子产品部份说起吧!Burmester的线路板制造是外包的,这样一来不需养太多任务人,再者厂房也干净许多。每一片线路板送来后,就会有专人在工作台上一片一片的测试。怎么测试法?例如检测808前级的线路板,就在工作台上摆一部808前级,将要测的线路板一片片的插入槽中(前级是模块插入式的),再经由仪器看它是否正常。就这样一片片的测试,绝不遗漏。
或许您要问如果要测的线路板没有槽可插,要怎么测呢?很简单,他们也会做一部测试工作机,届时只要把线路板崁进去一测就知道好坏了。其实,这到程序台湾的工厂也这么用。差别的只是在于有谁确实将每一块线路板测过而已。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取样,不过这样一来就难免有漏网之鱼。
是不是这样测了以后就没事?不!虽然每一块线路板都测过没有问题,但是二、三块线路板再加上电源供应部份,可能还是会出问题。
一般厂家是将这份工作留给消费者去做,只要消费者用坏了自然就会送修。不过Burmester还是自己去做这个工作。当整部机器组装完成之后,在还未锁上面板之前,这些机器会上Burn In架,通电开机,烧个五天(一天24小时。)。五天后再检测一次,看是否所有的规格测起来都正常。一般来说,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难了,大厂绝对不可能这么做,而小厂也有人会嫌费事。可是,Burmester却还没完结呢!虽然仪器测起来没问题,但是他们却坚持最后要用耳朵验收。怎么验收法?将CD唱盘、前级、后级、喇叭都接起来真正放CD去听。听多久才过关呢?Burmester说不一定!总之,他们工厂里并不是随便阿猫阿狗都可以做这道检测,只有五个人合格做这个工作。每个人每天也只能测试10-15件产品。而且,如果发现有问题,马上记录,并立即与生产线联系,找出问题所在。
最后一道人耳验收之后,当然就是打包封箱,准备交货。像这样一道一道的测试程序,为的就是想将隐藏的不良率曝光,使得消费者使用时的故障率降到最低。Burmester的故障率是不是真的很低呢?我不知道,因为我并没有长时间用Burmester的经验。或许五年以上的用家可以评判这点。
电子产品这么做,喇叭亦然。所有的喇叭单体在进厂后都要先接上讯号烧个整整五天,然后再逐个测其规格,按照特性找出误差0.5dB以内者配成对。整个组装好之后也是输入讯号、用人耳去听听看有没有任何杂音出现,最后再送去以音乐试听。
其实,这整套的测试程序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台湾的任何一家国产音响厂家都能够这么做。问题是执行的态度彻不彻底?确实不确实。就好象汽车工人锁螺丝,规定要锁10圈,意大利工人可能随便锁锁,自己认为紧了就可以。可是德国的工人大部分很直,规定要锁10圈他们就锁10圈,不多也不少。这种态度下所生产的产品就是品质值得信赖的产品。
〔图〕每一个旋钮,每一块面板在协力厂送来后,都要戴上白手套逐个检查,有瑕疪者就退品。
〔图〕一排排的808前级模块等待着测试。
〔图〕测试工作很简单,就是用一部真的808前级做工作母机,模块插下去,用仪器量一量就知道结果了。
〔图〕为了怕弄脏镀铬面板,工作人员有时候也要戴上白手套工作。
〔图〕Burmester也使用有名的Auido Precision测试仪器来检测器材。它可测300种规格,不过Burmester只需要印出约50种。
〔图〕这里就是Burn In架,所有的器材都要在这里待上整整五天通电烧机,然后再回头检测规格。
〔图〕Burmester的摇控器非常漂亮,有人甚至想单买遥控器。
〔图〕这里就是最后放CD验收的地方,所有的声音听起来的都没问题后,才送去包装。对了,这里并不是Burmester的聆听室,它只是听声音不正常而已,所以很简陋。








Burmester专访之四
Burmester工厂聆听经验
想要了解一家音响产品的声音走向,除了要想办法了解主其事者对于音乐、声音的看法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到他的聆听室听听看。对于Burmester这个产品,我们知道其工厂的所在地是柏林,而柏林最有名的音乐演出当然就是柏林爱乐厅与柏林爱乐。这应该就是Burmester的古典音乐背景。在我们抵柏林的第一天晚上,Burmester就安排我们到柏林爱乐厅的小厅去听弦乐四重奏,那是由柏林爱乐团员所组成的四重奏演出。当晚无论是演奏水准与音响效果都是第一流的,那场演奏会让我们了解到弦乐四重奏的和谐与细致之处。在这之前,我也到过柏林爱乐厅听过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的马勒第六号交响曲演出。与唱片上所闻相同,柏林爱乐的声音充满细致、温柔与精确的美感与庞大的动态。将柏林爱乐这种细致、温柔、精确的美感与庞大的动态移到Burmester产品的身上,就变成他家的声音特色。
除了古典音乐之外,Burmester本身还是个流行音乐乐手,他自己年轻时在乐团里弹电贝斯。而他更酷爱吉他的收藏。在Burmester工厂的聆听室里,我们除了听CD之外,他还特别以Fender吉他和着Steve Ray Vaughan的「Tin Pan Alley」弹给我们听,蓝调味道表现不差。弹到兴起,他又换了一把1932年的National Style O 铝制空心吉他,秀了几段音乐。
从这二段音乐背景中,我可以充分体会Burmester对音乐的观点,以及他对音响器材的要求。他告诉在座所有人,一套真正杰出的音响器材应该能够用来演奏电吉他。事实上他就是用聆听室那套音响演奏「Tin Pan Alley」的。为什么他会持这种论点呢?因为电吉他演奏起来冲击性非常大,许多强烈的声音会令扩大机与喇叭失真。再者,如果扩大机与喇叭的反应不够快,也无法表现出电吉他演奏时的质感与特性。他以自己这套器材来充当电吉他的扩大机与喇叭,就是想表现Burmester器材在反应的快速与能够承受大冲击的特性。
基本上,我支持他这种看法。不过,应该这么说:一套够好的音响器材应该可以用来弹奏电吉他;但是,能够用来弹电吉他的器材并不一定就是好音响器材。因为,好的音响器材不仅是速度快、能承受强烈冲击那么简单而已。
Burmester的聆听室听起来如何呢?当然他还是放自己的那张测试片。第二首「Live In America」佛拉明哥的整体声势极为吓人,第五首Quincy Jones「Back On the Block」解析力也非常惊人,其余我就不再细述。整体听起来声音既透明又温暖、既细致又有力、既强大又不刺耳、既快速又温柔。Burmester将音量调得很大,我们听起来只感到非常清楚真实,而不会有器材受不了而崩溃的失真。在那么大又不失真的音压下,我听到了非常好的音场表现。怎么个好法?音场里的细节自然又清楚的浮现,尤其是音场后方边缘的细节竟然不会模糊。
Burmester当场用的是什么器材呢?他用二套,各放在房间的二头,我们就坐在中间,想听哪一套就将椅子转向另一边。一套是以949大喇叭为主,用四部956后级(每声道二部桥接)去推,前级用877,CD转盘用旗舰969。另一套的喇叭则用稍微小一些的961,扩大机则一般正常使用。Burmester的聆听室有什么特殊布置吗?否则声音怎会那么好听?其实没有,这个空间大约有20坪大,天花板就是工厂用的矿纤板,二侧墙都挂满一般窗帘(一侧都是窗户),地上除了整面薄地毯外再加铺一块厚地毯。喇叭背墙立着摆二块吸音棉,中央挂着一大幅画。
就是这么简单的布置,但是声音却很好听。为什么?我推想第一个原因是空间大。空间大声音就比较不会被扭曲,而且耳朵的压力也不会那么大。第二是整个房间属于软调的空间。空间大、调子软,再加上室内放了很多各式器材,充分达到自然扩散的目的,我想这就是好声的原因。
〔图〕Burmester的聆听室里摆满各类杂志的奖项,摆不下的都请到下层去了。图中音响论坛那个奖牌就是颁给961喇叭的。
〔图〕当天我们聆听的器材之一。您可以看到扩大机用了四部956,前级使用877。CD转盘用最顶级的969,喇叭也是顶级的949。至于室内布置,地上就是薄地毯加一块厚地毯,二侧墙就是窗帘,屋顶为矿纤板,喇叭后墙倚着二块泡棉与夹板混成的吸音板。
〔图〕Burmester坐在956后级上弹着那把1932年National Style O吉他。
〔图〕Burmester收藏了三十几把吉他,而Fender吉他是他的最爱之一。在聆听室,他用心爱的Fender 吉他以又整套Burmester器材为我们弹奏「Tin Pan Alley」。他的观念是:能够承受电吉他的音响器材「有可能」是好音响。




[upload=jpg]Upload/20071823325614212.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7182333770968.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71823332192454.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图太多,传不了啦
TOP
3#

印象中这个是多年前的文章了,不过还是好文!
帮顶!!!
TOP
4#

楼主能否给个链接,想看看图片啊:)
TOP
5#

云中海 在 2007-1-8 23:33:50 发表的内容

要了解一个女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她结婚。


学习了,哈哈
TOP
6#

极为有益!多来些这种贴子!谢谢!
TOP
7#

不错,我是柏林的粉丝
TOP
8#

好帖子
TOP
9#

好贴!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