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手术,花了1万多来摩机--(补充全部图片) M100plus V-cap [复制链接]

201#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1-4-16 17:31:00 发表
我看胆艺轩上那些个牛B的DIY大师,要拼台机器,一般是先选定电路,然后攒够所需管子,是否动手做机,得看有没有中意的电源牛、输出牛,牛不够劲,绝对不动手。而且牛的选择相当的挑剔,可以说,牛若不是百分百满意,决不做机!!!
电路、牛和管子,加上精细的手工活,是一台好机的基础,品质保证了,出来的机子是否对味,最后就看大师的调配工夫了,这调配的手艺,可能是锦上添花,出一台绝品;也可能功力不足糟踏了一堆好

DIY是一个更加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
DIY 需要好多基础条件的配合
全面性的机器 不容易搞出来的的
电流是音响的灵魂!

电话、微信:13827003061
淘宝: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3264ec58f06dd1a1c847f2ba577c139.htm
案例视频:http://vm.tudou.com/?spm=a2h3j.8428770.3336676.1
TOP
202#

顶贴
TOP
203#

我又回来了 已经过去好几年了,我的机器现在是越来越好听,现在玩LP了。感觉好,人老了
TOP
204#

当年好热闹。
Sonus faber+Mcintosh
TOP
205#

现在这台机器已经就是欧博的变压器和壳了
TOP
206#

这种打磨感觉并没有实际意义,堆料
音响使音乐变得美丽
TOP
207#

      这帖子发布的时间和我动手摩功放的时间节点差不多, 但当年还真没注意看到这个帖子, 有动手能力和摩机的成熟理念, 摩机是对的, 大家过分迷信厂机了, 不谈国产机器定位价格偏低, 极大的妥协是必须的, 就说进口机器2-3万元也没什么好东西上用在机器上(机器的成本可不是仅体现在有形的物料上) ,  厂家有厂家的难处, 没有可靠大批量的低价格现贷供应是不可能用来生产的;
        而且除交联电容外(也称耦合电容),全球的电解电容生产(除了小型化的方向进步)几乎都是品质萎缩的, 电子管就更不用说,当年电子管盛行其道时, 各个厂商几乎都不会太在乎研发和物料的投入, 巨大的市场会大大冲淡各种成本!
      
       就国内剩下的几个电子管厂连当年三流欧洲厂商也不如的技术和品质水平,就更不要谈出什么好管子了!
      
       这几年仅仅线材就进步巨大, 一个是三元合金的王者出现, 实际上音响发烧还没有广泛应用上,再者就是网上充斥的"美国"特弗龙线的品质还是太差,我用于刻录机电源的是用英国 TCC 副牌PLESSEY的成品改造的,内部原来特弗龙的品质(截面非常细)根本就不是随便的网上买得到的那些特弗龙线能比.
       我还用过较粗的英国产特弗龙线, 也是比网的特弗龙线明显好;  当然现在有了三元合金线应该能更好!!!
      
      国内厂机整体还是差, 特别是*博,和*尔这样的, 没办法市场各种博弈使得其定位就在那里;  所以你换来换去, 虽然不同的厂商,不同管子的组合,机器档次和水准不会有多大提高, 而你发烧的人生历程就会迷失在这其中, 所以"找高手为你打造好胆机平台"(主要是电源变压器和输出变压器),自己动手换这些东西来的更实在.

         DIY的高级阶段应该是并不是一味的为了省钱而为, 高级阶段应该是寻找自己喜欢的声音 !!!
    
        厂机就那么回事(除非你找那些古董的名器);  反而是 DIY 一族的非商品机器能有更多好声的机会, 现在很多人过分迷信JESEN 和油电容,                       其实电解中美国一个古董纸筒大D 早期电解也比JENSEN的油浸电解好, JENSEN 的耦合电容就是银膜最具优势,但价格太高反而是铝管铜膜(明显慢)铜管铜膜大家用的得多;
        胆机,大家还有个误区就是一味追求"厚声"和快速 一味追求"厚声" 就会损失灵动--- 这一音乐灵魂级的要素,要均衡和适宜,我在刻录机的电源上, 用了2只国产70年代的碳膜电位器,声音不厚,但换AB 电位器反而过厚而不灵动;
        
        再一个就是不要在电解电容上并联1UF 或更小的高速MKP电容, 声音衔接很难完美, 风格也难一致,而且有时会"过快", "配角"抢"主角"的戏;

        我摩机历经近3年(2008-2010),很多位置是反复比较筛选和组合, 期间也曾向威虹的老赵多次"取经", 期间乐趣儿也是自在其中;
        一般交联位置如果用油电容就要用稍小一点容值的,这样声音不会过慢, 如果没有满意的电容就像老赵说的用美国MIT  RTX级的,能保证精准中性

        电解电容不仅要高频厚柔,中频有韵味和饱满(很多饱满其实是慢) ,更重要是那种"大开大合的黏稠的张力" 及这种张力下的醇和、雍容、自然、华贵!!!

        日本的BG电解指标确实好, 但只是FK系列和琴皇系列好, 无极和"标准" 系列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但就是它最好的系列,论那种雍容流畅自然的风度还是不及那些古董电解(比如红蓝贴纸的MALLORY ,**纸筒的SP等)
      
       最后说说电阻, 电阻一般应用的台湾电阻还算不错,最差的就是瓦灰色背景的色环电阻(2012年以前厂机应用最多的), 声音就像从缝隙中挤出来的(几乎没有之一的最差,就是早期国产的绿色和大红袍也只是参数控制不好,需要大量配对)
      
      还有就是电位器., 大量供应的ALPS 感觉不如早期日本卡座中大量使用的同品牌蓝壳的品质好, 最后我用的是阿尔派早期铜轴的能单独调每个通道的(本来准备了AB早期双联的100K,但双通道阻值对称性差)   ,这种铜轴电位器声音有种清新的风格, 不如AB声厚,但也有细腻清新的优势!
      
     我摩胆机投入更大, 前后用了15K ,输出变压器也换了, 武钢片子的电源变压器(原机用了2个),感觉国产武钢片子的变压器有种温厚温婉的韵味,也还有其价值就没换; 电源位置有幸找到了早期白壳AB的高压碳电阻(可遇不可求);
      
       目前大摩之后的胆机是我截止目前听过的胆机声音最好的(身边玩胆机的人多,听过近几十种胆机, 而且有的一种管子就接触过不同品牌和方案制作的多部) ;
      
      胆机除了交联电容,最重要的就是电源部分的阻容元件和二极管(古董TFK和摩托罗拉车轮的声音霸气,但高频差, ITT的高频好,低频差,BC的TFK 中庸,威沙的就不成了)  ,西电的桥堆全频均衡,线条清晰,  动态的延伸好,但没找到西电的二极管;
      早期169半透明壳的RIFA 电解也是极好的,后期白色壳的虽然清晰,但明显不如早期有韵味(尽量用高电压的性能和声音好,最好用镀银线连接)    
      
    胆机好声的秘密之一就是尽可能不用/少用日本DD, 包括电阻;

     加当电阻是非常好的, 我由于没找到合适的阻值,用了大瓦数的, 实际应该更好,就是体积大, 不方便换, 但要注意有些电阻是为了降压的,大瓦数的 的好电阻温升效应差, 阻值上升不大造成下一级电压会增高; 发烧的领域大家就是要讲真话, 大家说英国IRC 电阻好,我马上换了,确实好,至今未找到更好
      (可能网上那特制的纸筒电阻更好,还没有机会试)
      
       加当电阻对声音的贡献就是声音更有形体感, 灵动性好了,就好像原来是贴着电路板慢慢流动的,换了之后是独立孔道流通的,声音贯通了,悬浮了起来!  更鲜活灵动,跃动起来了, 声音形体感好了!!!


      还要说说的就是焊锡,我用过的焊锡有10几种, 古董的只用过西电的, 功放用的最多是M-CAP的金银顶级焊锡, 但信号通道是用"银彩0.7那种带香味"的,感觉这种焊锡质感最好, 线条清晰,可惜停产了, 上面提到的德国WBT那种焊锡,声音过厚, 有些混浊 !!!

    2012年前后看到有文章说马克的前级用了20多种焊锡, 每个位置和其间互相搭配的"优化" 得化多少功夫啊 !  我承认没有精力反复优化!!!

  
       我的刻录系统电脑主机用的台达服务器版电源竟然也被我给用 各种金银焊锡打摩了, 最可贵的是用了大量的那种0.7银彩绝版焊锡, 换焊点焊锡(是吸去原来焊锡焊一遍发烧焊锡再吸去然后再焊,有时也得用刀刮铜箔,去尽原来焊锡), 只换了特弗龙线,没换电容, 这打摩电脑电源仅焊锡就用了近4百元 !!
  


        我还用焊锡打磨过SONY顶级民用CRT 电视,S29MH1(2台) 和W28H11 (16:9寻种) 的显像管尾板, 电源板, 和喇叭通道焊锡那次从李文平那买了整整一卷M-CAP金银焊锡
有一台是94年版S29MH1 的高音喇叭是Made in Japan  而不是 Made in China, 换焊锡后的S29的音箱声音凝聚了, "国宝档案"男播音的"鼻炎" 好了
    高频好了一个大台阶,同时打摩的还有电视机顶盒(换飞利浦二极管, 输出电容和电源400V电容用红蓝贴纸的Mallory ,再听"中国文艺"  的歌曲,已经是"不忍关机" 的效果.
    那台94版 S29MH1 是过年前后摩的, 本来颜色暗淡的画面到了5.1前后一下子过来了,就是1-2天的突然变化, 颜色鲜艳了,背景更黑,当时是用先锋X1 LD在看,不是节目源更换的效果;

      后来我把94版的音箱(黑色壳) 换到96版S29 (一手购入)上,高音有种向上直冲的尖锐感 --- 这和在94版S29上明显有区别(但看电源板用料,看不出2台电视的区别,可能还是其它地方用料有区别)

      日本应该有好焊锡,但绝不是大家能随便买到的那些!!!

   焊锡最好的也应该也是金银铜三元焊锡, M-CAP 并不完美, 应该能更好!!!












为了不拥挤,向下延伸些空间



!!!
TOP
208#

      这帖子发布的时间和我动手摩功放的时间节点差不多, 但当年还真没注意看到这个帖子, 有动手能力和摩机的成熟理念, 摩机是对的, 大家过分迷信厂机了, 不谈国产机器定位价格偏低, 极大的妥协是必须的, 就说进口机器2-3万元也没什么好东西上用在机器上(机器的成本可不是仅体现在有形的物料上) ,  厂家有厂家的难处, 没有可靠大批量的低价格现贷供应是不可能用来生产的;
        而且
胖没有错 发表于 2021/12/5 17:50:46

经验之谈
真诚交流,不说假话。
TOP
209#

支持顶,声音好新成。
不烧哪来干啥!
琴弦pchifi发烧模组供电线  琴弦HIFI空气隔离发烧音质电源线  万隆单晶银usb线。万隆单晶银sata数据线
TOP
210#

威虹是老周,三越才是老赵。
TOP
211#

回复 210楼唐朝乐队的帖子


哈哈 !!!
TOP
212#

  
       玩音响就是要追求自己喜欢的声音 ,这才是核心, 很多人听音响好像做买卖, 过分锱铢必计, 强调各方面的投入比例, 如果你认定一款箱子的素质

用三倍其价的功放, 2倍价格的喇叭线去侍候,那又怎么样呢???   总的代价能承受, 得到自己喜欢的声音就实现了玩音响的目标;

       何必计较"油盐贵过鸡" , 让这观念成为你享受音乐的拦路虎 , 那要是别人送你一只鸡, 没有花钱, 难道你只能用清水煮来吃了吗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