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光輝歲月VS人生的執念仿佛金絲雀用一台AΣ CD機在歌唱 [复制链接]

1#
1


         聽力是愛樂那最“嚴酷地帶”即使我們會被金絲雀婉轉高亢的歌聲所打動著。但是,Charles Simic的詩句是如此地“拆寂靜”,一台富於歌唱性的CD機也需要一張合適她的唱片來進入我們那昂貴的挑剔的“愛樂的金耳朵”,一台CD機會擁有它本身的“第六感”嗎?或者可以幫助我們找到那珍貴的愛樂的“第六感”嗎。詩人們會為我們藏起了在喧囂世紀依舊歌唱的“金絲雀”,但是用這樣的詩句來打動我們:

       為了從白樺樹的
       葉子中分辨出
       梣樹的
       葉子

    讀過了這樣的“拆寂靜”的詩句,讓我變成更迷信的人。愛樂者都是迷信的,比如說我迷信瑞典“音樂農夫”的玄妙的“地盒”,與其說它是對聽力的糾正不如說是對愛樂“第六感”的糾正。的確我新入手的這台有著加拿大楓葉國註冊商標的【傳奇之聲】AΣ Fantsy CD機接了瑞典地盒后,出來的才真正是我要的那個模擬感的味道。那麼不加地盒就不能聽音樂嗎?加了地盒的FantsyCD機會更“背景更漆黑寧靜,表現質感更有著不可說的神秘”嗎?當然不是這樣的,不只是這樣的。瑞典的農夫地盒或許只是--為了從白樺樹的葉子中讓我們“分辨出”梣樹的葉子那樣,詩人就是用那樣的句子,讓我們在繆斯般的風中,分辨出梣樹的葉子也就是那被我們凡庸的俗世所忽略的東西。或者是在聆聽1970年肯普夫的東京音樂會上的cd時,讓我們仿佛真的打開“愛樂女神的金耳朵”。這是我個人的聆聽迷信,畢竟在我執念的中年,才找到瑞典音樂農夫這樣的神秘的大地上的器物,地盒對於我是這樣的一種存在,幫助我持有愛樂的“第六感”,珍貴的最初的熱情和去和那深入鐵幕之雨的夜鶯那“拆寂靜”的祈禱應答。



    是的,有了地盒加持的CD機不止是一台CD機了。其中的道理我也無法言說,總之地盒對我來說是萬萬不可以拿掉的東西。總是覺得我熱愛的村上春樹那樣超級樂迷也是地盒的用家,他收藏了那麼多唱片,和我一樣使用上個年代骨灰級的監聽落地音箱,而且他寫那樣總是有著平行宇宙的小說,沒有地盒又怎麼行呢?不過,地盒終究無法改變一台CD機的性質。她只是讓一台CD機有了她的“平行宇宙”。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9/7/24 22:27:27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2

    最近一直在看日本攝影師都筑響一的那本《東京風格》,讓我的懷舊感一發不可收拾。CD機一直是我尚存疑惑的地方,如何才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那套系統的CD機,仿佛琴手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把琴一樣難。我沒有趕上80年代那波愛樂潮流,比如可以搞一台馬蘭士73經典CD機來聽音樂。比如弄到一台1988年橫空出世的STUDER的A730錄音室專用CD機,我第一次見到A730是在廣州一名抽象畫家的畫室里。寫這篇隨筆的時候我特意問了詩人歐陽江河目前在用什麼樣的CD機,他使用的是Jiads1的旗艦。在愛樂上,歐陽江河是大神級別的人物,雖然他對我的影響主要還是在唱片cd的收集上。沒有STUDER A730發燒友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不過,在當下這個時代,沒有STUDER A730的話,只是缺失了懷舊年代的鄉愁,完全沒有什麼可以錯失和遺憾的。

    兩年前入了一台二手的naim次旗艦帶有獨立電源的CD機。總是覺得音色有點“亮”了。用naim來搭配我的JBL4430大波妹和佛山麗磁的211電子管膽機,總覺得我在聽唱片的時候“錯過了什麼東西”。我這樣的音樂外行也沒有機會使用或比較過太多的CD機,事實上我是唱片軟體的發燒友,也少去聽音樂會現場,但是聽音樂的這些年來我總是感覺還沒有找到屬於我和我這套系統的CD機。naimCD機我有時會感到有點氣脈不搭的地方,所以有的時候我用我那台看藍光的oppo203 DVD機器來偶爾換一下口味,感到oppo203要更清淡內斂,讓我居然會感到廣播級的安慰和安心。也許naim是更契合別的播放系統的,也許我在什麼地方真的迷失了自我。我總覺得我這樣悲觀的人是需要一台徹底讓我悲觀起來的CD機的,比如那樣有著拉赫瑪尼諾夫的悲觀沉鬱和鄉愁的歌唱性的CD機【當然世界上沒有這樣的CD機,只有這樣的作曲家或詩人,我骨子眼里也知道這個道理的】。二手CD機總是會遇到各類問題,比如卡碟,比如有的cd不讀盤,所以正好有個機緣我就出掉了這台當年的名器。

    說心裡話我一直想的是入手一台高端馬蘭士【或者天龍】CD機,我這樣的人對於日本CD機有種特別的執念。我的理想也一直是在小如鴿籠的閣樓聽著巨大的JBL落地監聽音箱,這一切大概都是讀村上君的小說被他潛意識灌輸的概念。記得一位朋友曾告訴我以前有款木頭上蓋的富士CD機好像還是高端限量版,但那些都是愛樂江湖上的舊傳說了,我大概沒有機緣可以入手的。六月的北京音響大展讓我頗失望,因為瑞典農夫的地盒沒有來參展,我喜歡的藍眼睛麥景圖也沒來啊。專門去問了馬蘭士的代理,結果他們只有入門級的馬蘭士上展,不知道為什麼馬家的旗艦會缺席這樣的展會。然後我誤入了傳祺的展室,幾乎不到幾秒鐘我就被當時播放的CD機給“洗腦”了,在此之前我對這個標有楓葉國商標的牌子是一無所知的,也許就是人的對音色的執念吧。我覺得,我的潛意識覺得可以入手這樣的一台CD機,尤其在我缺一台CD機的時刻。現在回想很難說是有什麼在打動了我,但是在那個時刻確實是有什麼在打動了我。聲音?穩定可靠的表現?韻味?CD機的外觀?現在我也在疑惑是什麼讓我入手一台我從品牌到音色表現都完全不熟悉的CD機,它不是馬蘭士,不是懷念,不是南瓜或和弦,但是那個契合點到了,一切都不重要,入手就是,和老闆娘下單就是了。【事後和一位香港發燒大佬說起我的衝動,他說他相信我的判斷就是了。畢竟這樣的第六感衝動估計前輩也經歷了無數次。發燒無他,刷卡下單就對別說什麼耳朵收貨的老話。】



ce1L55XkvWAk.jpg (, 下载次数:0)

(2019/7/24 21:13:11 上传)

ce1L55XkvWAk.jpg

TOP
3#

3

    AΣ Fantsy CD機在我看來是一台“光與黑暗同在的”CD機,它詮達出來的唱片的聲音有這樣的特性。初步感覺Fantsy CD機和我的系統還是很“搭”的,我的電子管功放是麗磁的211直熱膽機,喇叭是當年傳奇的“大波妹”JBL4430,而Fantsy CD機頗有美國西電CD機的韻味,或者說具有美國加拿大生產的CD機的風格,控制力很強,可以hold住幾乎一切狀況。和我以前的CD機比起來,表現力全面多了,是具有現代性的CD機但是又仿佛帶有舊有的基調。它的聆聽背景是漆黑安靜的嗎?好像還不是但是出來的基調告訴我透過聆聽的世界是可以很特別的,仿佛來到一個我曾經熟悉的地方。他的景深有時候展現了國土安全般的顫慄,那是你眺望還不確定的未來的時刻。入手這台CD機后我的感覺上,我的這個系統的任督二脈給打通了,是可以互相傳遞的系統。
    
    有點意外的是,AΣ Fantsy CD機是一台有電子管的CD機。廣告紙上宣稱它是HIEND級別的CD機,傳祺的東少建議我入這台而不是我糾結的那款帶解碼器的CD4轉盤,在現場我比較聽了兩款CD機的表現,發覺我的法力還真沒聽出兩者的區別,東少於是撫慰我說,兩者大概真的沒什麼太大區別啦。這款電子管CD機更具性價比。大概是初聽的時候那種氣息讓我有好感,【更有點模擬味的CD機?我對一體機的病態偏愛?還是我毫無理由的第六感衝動?】所以我入手了這台Fantsy CD機。AΣ Fantsy這樣的命名有什麼意思呢?和諧虛空嗎?還是融攝著光的黎明的光線,讓我們的耳朵多一些期許,少一點悲觀呢?聽過這款CD機的話如果讓我來命名,我倒是覺得“基調”比較合適,因為這台CD機仿佛有一點兒魔法,讓你的聆聽跟著音樂契合為一種臨在的狀態,仿佛我第一次聽德國指揮家富特文格勒的唱片時刻,那種催眠般的感受湧來,仿佛你一下子被喚醒了第六感,你被喚醒了,光是寂靜的,河流和秋天的深刻和滄桑,悲觀的鐵幕深雨和孤高的持傘人,東歐流亡知識分子的寫作的廚房,以及有著平行宇宙氣息的1937年代的說西班牙語的廣播電台。

  
    如何形容AΣ Fantsy CD機呢?我覺得它是一台有“定力”的CD機,它的精神源頭是致敬傳奇性的美國西電“金絲雀”CD200有著那樣神秘感。不過它空襲般的洶湧堅實的低頻爆發力是我所不喜歡的,雖然播放的極難播放的一張爵士樂cd居然湧現出讓我迷人到出神的地步,但是我住的是宿舍樓啊這樣能喚出鬼神的音效顯然是真的要人的命。我私下猜想CD機的設計師也許會有中國人的“血統”加入吧,STUDER A730的設計師肯定不會這樣來干,但是也許是我的這套系統的整體作用,完全將我的JBL4430推送到了“極限”,畢竟推力十足強大的安歌211直熱膽機也是真力熾烈的“西電怪獸”。所以Fantsy CD機我還真沒有聽出廣告紙上宣傳的那樣“清新淡雅”,它更像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怪獸爆發。而且我感覺它的聲音基調似乎更富有內省性帶有哲思的韻味,而且低調。這種“韻味”確切說是質感也是一開始抓住我的耳朵讓我毫不猶豫下單的原因吧。像我這樣的比較迷信第六感的唱片客和愛樂外行,在那個剎那會覺得,這正是我需要的一台CD機吧。

    傳祺的老闆娘告訴我AΣ Fantsy機器里使用的是兩粒前捷克斯洛伐克的TESLA ECC82電子管。據說是多年前傳奇之聲的老闆搜羅買下了一大批TESLA ECC82電子管做存貨的,所以研發Fantsy用上了這些nos庫存管子。我在淘寶上發現TESLA ECC82電子管全新原盒的賣199元一支,據說音色很“毒”看來或許真的有鐵幕細雨的第六感吧。如果TESLA ECC82電子管被換成中國的曙光電子管,或者飛利浦、“吹喇叭”、RCA、大盾以及捷克的JJ會什麼音色呢?一台楓葉國的CD機難道不該使用美加或歐洲的庫存nos電子管來做音樂的“定海神針”嗎?但是他們就是選用了TESLA ECC82電子管,也許是60年代的存貨,也許70年代的電子管,帶著明顯的“冷戰”味道的電子管,對於我這樣俄國白銀時代的詩歌迷來說,更有神秘的氣息在蠱惑我呢。FantsyCD機據說已經生產了8年,這兩年設計上改用了頂蓋推移設計,傳說這個牌子的用家都低調所以也不知道他們已經賣出了多少臺CD機,如果TESLA ECC82電子管用完了庫存該怎麼辦呢?在傳祺展房我待了快一個小時,期間看見有四五個客戶和老闆娘寒暄一二,然後掏錢買了CD機或解碼器就走,也不問三問四。“他們都是熟悉的客戶嗎?怎麼直接就買單走人了呢。”




4

    入手AΣ Fantsy CD機快一個月了,但是我發覺我到今天才get到我的愛樂G點。是這樣的這些天一直覺得AΣ Fantsy CD機【或者說我的這套系統】有火氣和毛躁的聽感。朋友說我這套系統終於做到了怪獸級別的圣三位一體。麗磁安歌AS-125強大的驅力和211電子管的特色美感,JBL落地監聽的美式風格和Fantsy CD機怪獸級的堅實低頻,算是武裝到牙齒了吧。

    麗磁安歌AS-125的隨機管子都是國產曙光的。在麗磁的指點下我開始了換管之旅。一共7支電子管我先換的是第一支12AX7,上了德律風根后感覺聲音靈秀和陰柔了一些,另外一對的12AX7我沒有聽廠家的建議而是花了不到400元買了曙光為某年展會特別生產的噴碳管子,絲滑細緻。聽感上和以前沒有太多的區別。不過,隔週換上一對6SN7的50年代RCA管子后,整體的音聲有了仿佛煥然一新的變化。看來這一對6SN7驅動真的對音色很重要的。本來是要上寶馬BRIMAR的但是一直沒找到全新的nos庫存管。麗磁安歌廠家在我家實驗的是一對好像是喜萬年的海軍軍規管,上面印著鐵錨的標記太貴了,替代的方案是找BRIMAR,但是最後還是以50年代的RCA了。據說比喜萬年的“白頭翁”要好。我的這個換管搭配有點奇詭,不過我覺得真氣互補得也算合格了,和隨機管相比,在素質上有了不小的提升,音樂味和更帶有神秘感的播放,這是玩電子管器材的玄妙之處。如同壯年聽雨客舟上,那早年之雨,那未來之雨,都在此刻讓靈魂聽到天涯的盡頭,聽到詩人所說的那種“拆寂靜”的境界,心如此安駐在一曲晚期馬勒中,我們不是不歸的旅者。我們如果倦歸,人的執念要是消解,一曲肖邦就夠。
TOP
4#

5

   經歷快一個月的膽機換管,再來聽ANDRIS NELSONS在2015年4月的肖斯塔科維奇第十交響曲的錄音,一開聲,強大的聲壓湧出,巨大的神秘感所裹挾的熾烈和細密的基調,以及老肖特有的那種神經質的緊張,一下子揪住了我的心,這是世紀踉蹌的見證,音樂在鐵幕激流般襲擊中的醒來,有著復活般的力量。ANDRIS NELSONS的演繹仿佛如他所說的“在肖斯塔科維奇神秘的道路上”,也讓我對這位新銳的指揮家多了一層靈魂深處的理解。AΣ Fantsy CD機的播送帶著一些模擬味,堅定的表現同時飽含深情,是的,我突然覺得這台CD機或許因為它的兩粒TESLA ECC82電子管的作用,音色是滿含感情的,好像它有著神秘的我們說不清的血統一樣。那種氣息和質感有點像烏克蘭文學大師尤里維尼楚克的小說所瀰漫出來的那種奇詭神秘的感覺。

    所以或許AΣ Fantsy CD機很能展現出唱片的第六感并契合我們的感受力。廣告紙上說AΣ Fantsy CD機使用的是挪威高級的Noratel“刺猬”變壓器,機內的用料精良,加上沉實的全鋁的機箱屏蔽了雜訊使其表現也更穩定。而且使用的伺服系统也采用Sony的转盘系统,并且经过特别阻尼处理,使它对物理传导的振动干扰做到更彻底的隔离。伺服系统采用Sony原厂的芯片组合,并且有Legendsound自行写入驱动程序,以保证读碟的精度,减少纠错电路的工作负担。数码信号经DSP整理后,交给先进的24Bit/192kHz解码镜片转换为模拟信号,之后分离出平衡信号,交由4组电路并非一般产品采用IC运放完成,而是采用FET晶体管分立元件搭建而成,确保信号的大动态和细节表现力。



    我不知道這款CD機的設計師是什麼人,但是我猜想應該是有著復古氣質的工程師吧,在著重聲的表現之上更重視神的表現。現在在我的這套系統里,對於室內樂的表現更是讓我滿意,不過這台我的衝動而買入的CD機,也許對我意義更大的來說,讓我在整個系統的層面來考慮問題,CD機-211膽機-JBL4430,通過換電子管來進行“復古的糾正”。我個人買激光唱片有超過十多年的歷史了,所以在黑膠唱片復興的時刻還是不太想轉入黑膠的行列,還是繼續聽cd吧,“詩人們都有一面CD墻”這是我以前寫的一篇愛樂隨記,如果你有著超過一二千張cd的話,該怎樣在愛樂路上回頭呢。詩人歐陽江河也是只聽CD的發燒大神,不過他拒絕黑膠的方式是重回書法,有了書法萬古愁的加持,只聽cd其他莫談仿佛進入光的廚房——CD機仿佛那透明的“玻璃工廠”。
TOP
5#

6

    像我這樣的井底之蛙,儘管認識大把的唱片瘋客,不過他們少有人對我進行入手什麼樣的CD機或喇叭給予指導。比如直到今天我才從一個叫“相對論”的公號知道,比“大波妹”更逼格滿滿的箱子是ALTEC和天朗的AUTOGRAPH被圈裡人叫“寡婦”——是一對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喇叭。圈裡人有復刻“寡婦”沒有復刻“大波妹”的。“寡婦”更令人著迷而且真的千金難求只是江湖上的傳說。在這個時代,我也只有想著如果用“寡婦”來聽尼爾森斯指揮的那張肖斯塔科維奇第10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如果用“寡婦”而不是“大波妹”來聽我拿二千多張古典音樂激光CD會發生什麼樣的“腦震蕩”?我們的器材往往難以駕馭當下,也更難於駕馭昨日的世界,不復返的世界,所以只是在AΣ Fantsy CD機里“潛伏”兩粒70年代的TESLA ECC82電子管,或者在電子管功放全都換成上世紀50年代的初期RCA或德律風根nos電子管,我們也只有以這樣的方式來復活那些老靈魂了。

   我曾和傳祺的老闆娘說,總是感覺AΣ的“Fantsy”這個命名還是缺了點靈氣的東西在,如果叫“基調”【比如一代名機“懷念”】,或者,我覺得“光輝歲月”這個概念更契合這台CD機的內涵。我們的愛樂執念是需要那個“光輝歲月”的精神來融攝的。不知道為什麼,這次測試“Fantsy ”我竟然沒有播放我那些眾多的德九版本,我是極度的變態德九迷,而且專門聽第二樂章。不過,我播放了1955年肯佩指揮的德語安魂曲,多麼神秘聖潔的氣息啊,我們是多麼悲觀,又多麼幸運,壓抑著多麼劇烈的感情啊。勃拉姆斯的安魂曲,我是有多久沒有聆聽這張唱片了,還有早期卡拉揚的那個安魂曲版本【都是NAXOS公司的錄音】,我們從來沒有懷疑過我們對故國的感情是如此深沉,充滿了誠摯的期許,那樣清澈的光是來自哪裡?來自女高音的歌聲還是我們的內心呢?光的殿堂讓我們上升,在哀婉的自責中產生“自豪些,不要因為你是人而感到羞愧”的念頭,如同詩人所說的“你體內的穹頂正在層層打開,你不會完善,一切已經註定”【瑞典特朗斯特羅默詩句】,而我們為這一切熱淚盈眶,是因為,我們曾有過多麼灼熱的愚蠢的期待啊,有過那珍貴的如金絲雀的歌聲般的“光輝歲月”啊。這個晚上,我一口氣聽了三個版本的德語安魂曲,肯佩的,卡拉揚的,和慕尼黑時期的切利比達契的。而“Fantsy”CD機營造出來的音场方面很強大,展現出地平線般的宽阔的音场和絲滑神秘而又充沛的氣息,讓一張張“音樂罐頭”交織出臨在當下的舞台感,




  

       用楓葉國的Fantasy CD機來重聽薩姐的拉赫瑪尼諾夫有著特殊的氣息。CD機是我理解音樂的源頭,也是我的執念。也是一種「第六感衝動」。FantasyCD機重播下的薩姐讓我突然感到,我內心中那個愛樂的感念和薩姐的彈奏融攝為一了。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愛樂體驗呢,長久以來的迷惑突然已經過去,過去的重負似乎在這個時刻變得毫無意義,你有了音樂的當下。並且能深深體會這樣的時刻。薩姐傳神的演奏聽來不再是外在的,而是似乎化為你本身靈魂的歌唱,那種生活是依舊充滿了意義,哪怕你已經失敗過多次,但是你依舊就這樣覺知到一種全新的窗子在為你打開,讓你對一切似乎有著深深的全新的理解。包括所有的懦弱和屈辱,包括你經歷的一切,都是珍貴無比的。因為我們還生活著,還有這樣的女性(儘管她不完美)為我們演奏這似乎是來自昨天的音樂。


      AΣ Fantsy CD機是富於歌唱性的,而且它能夠絲絲入扣地將一些唱片的歌唱性很出色地展現出來,比如肯普夫1970年4月7日和9日在東京和N響合作的貝多芬鋼琴協奏曲3張套,猶如金絲雀在歌唱。而有的時候我在聆聽比如梅紐因的小提琴唱片的時候,會覺知神秘的旋律深處,似乎有種類似“信仰的重負”的東西,展現音樂的深刻性。或者在老肖的第15弦樂四重奏的晚期寂靜中,音樂那緊張又舒緩的呼吸,是在告訴我們,奇跡和死亡都是發生過的事情,“為了從白樺樹的-葉子中分辨出——梣樹的——葉子”,我們愛樂的“分辨”有如神啟,這是愛樂的讓人著迷的地方。
3.jpg (, 下载次数:0)

(2019/7/24 21:24:59 上传)

3.jpg

最后编辑白色狮子 最后编辑于 2019-07-24 21:24:59
TOP
6#

7



    “如果可能選擇,你希望有一台什麼樣的CD機呢?”這是我過去經常去煩我的那些唱片發燒友朋友的問題。“什麼都不需要,只要人在現場就可以。”我們的朋友們這樣告訴過我。或者,“丟掉CD機,上數播吧。”我自己也用上了AKG藍牙Y500無線耳機來搭蘋果手機里的音樂庫,一切都在發生變化,連我自己也成為重度粵語歌迷,最喜歡的是江蕙和葉璦菱的歌。儘管如此,記得在四年前我的那本愛樂隨筆《夜鶯障礙》里,談起過“愛樂女神的金耳朵”,我是沒有“金耳朵”的唱片客,每年還是用超過五六百個小時來聆聽古典音樂。這次比較遺憾,沒有機會可以細緻地比較AΣ Fantsy CD機和那款被描繪為“固若金湯”的AΣ CD4轉盤+Fantsy解碼器的各自特點,或者,將Fantsy解碼器接上我這台CD機音色會有如何變化呢?

    愛樂,受僱于一個偉大的記憶。這一切應該在馬勒的交響曲中。差不多20年的時間,我的愛樂生涯是從新街口開始,記得那個愛樂之年是詩人歐陽江河和王家新推薦我去聽古典音樂唱片,從最早的李赫特和古爾德,然後我自己發現了杜普蕾,從此一入樂海不歸還。20年來我們是一直使用CD機來聆聽唱片的愛樂者,所以對我們這些人來說,人生的執念無他,如果令金絲雀歌唱,一台AΣ CD機足矣。
TOP
7#

这个牌子做工不错,三四年前,在海印一间店看到,那店卖的是德国的ologe音箱,也是颇冷门的,本来想听ologe,但店里播放的是Adam主动音箱,后来再去,这个店已经转了卖其他牌子,当时的声音没有听出什么来,倒是和那个戴眼镜的女店员谈音响市场的走势。这个传奇牌子不便宜,但我肯定和枫叶国只存法律关系而已。
用过,品尝过的才敢叫好!
TOP
8#

写的精彩。换胆管是一个烧钱的发烧过程。买一堆回来,一个上位,其他闲置,比较浪费。而且胆管有个不好,不是一插上去就是它的最好状态,要煲开了才见庐山真面目,这个折磨人!可能有落选的属于误判。
TOP
9#

那个CD机是阿东做的。
TOP
10#

回复 9楼siliverline的帖子

阿东是哪位?我知道这个牌子和加拿大只是法律上的关系而已,并无实质上的关系。
用过,品尝过的才敢叫好!
TOP
11#

回复 8楼shotchen的帖子

換電子管按照勵磁公司公號發佈的換管指南來進行操作。另外廠家的代理也來了我的小屋子,帶來了一些電子管現場試驗了一個晚上。換6sn7的時候我自己沒有按照他們的建議而是買了400元的曙光天籟電子管噴碳的。感覺不錯。絲滑細緻。二週過去聲音變化很大喔感覺。也是折磨人啊。
TOP
12#

回复 10楼kkhuang的帖子

應該如此。不過這台cd機感覺還不錯。除了讓人討厭的低頻強大。不過我的箱子似乎也和這樣的表現有關係啊。私人推測。另外,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最近對瑪蘭世的cd機感興趣啊。對日本cd機有天然的好感。
TOP
13#

对马兰士感兴趣,内因是内心渴望,发烧友的内心渴望,欲望,希望,盼望都是厂家和代理的利润潜在来源也是推动音响事业发展的动力,推动音响发展的不只是科学技术和品位,更赖于发烧友的内心那种要尝试,要拥有的渴望。马兰士本身出生于美国,后卖身于日本,现在有转回美国同胞的手里,音色上或许和jbl有相适应的地方。另外丽磁的高档cd机也许狮子兄可以试试,既狮子兄用丽磁胆机,何不试试他的高档cd机?低挡的215小弟用过,不推荐,除非换很好的胆(我没有换过,因为我当时内心希望不换胆也有不错的表现,可惜失望。)。  再次说说音响器材的搭配,再配合换胆之后的变数,数字实在太大了,有时间,有精力,金钱上方便的可以大胆玩,大胆试。
用过,品尝过的才敢叫好!
TOP
14#

回复 10楼kkhuang的帖子

就是这个牌子的老板黄文东。
TOP
15#

丽磁有什么高班CD吗,这么多年好像只得一款,唯一一款
TOP
16#

回复 15楼铁大你好的帖子

有,好像有515 还有一款更高的叫什么安可,你可以淘宝找找。
用过,品尝过的才敢叫好!
TOP
17#

        前幾年看過麗磁的幾千元的cd機沒找到感覺。後來入手麗磁安歌的211膽機,復刻西電的一個工作室廠家。展會上遇到以色列設計師還和我誇贊了這個機器很讚。也許我是最該入他家的cd機的。但是那個時刻我被“金絲雀”給蠱惑了。另外我覺得麗磁安歌的cd機外觀太膽機化了我的執念還是喜歡黑色低調的cd機。安歌AS-121電子管cd機。據說是25週年紀念版啊。

25 週年據說還限量50台。我失之交臂啦。可惜2000秒。



211膽機代表了我對消逝的西電傳統的追憶,這是一首追求舊傳統的詩篇。我慶幸我還可以遇到這樣的工匠在這樣的時代。雖然發燒圈的大佬們不屑一顧我的選擇。不過從一個狂收集唱片的外行發燒友來說。得此211已經是我的福氣啦。「讓cd機有第六感,讓電子管膽機有第六感」。這就是唱片客的樂趣。



u=2515460177,3791730589&fm=15&gp=0.jpg (, 下载次数:0)

(2019/7/27 21:22:21 上传)

u=2515460177,3791730589&fm=15&gp=0.jpg

最后编辑白色狮子 最后编辑于 2019-07-27 21:22:21
TOP
18#

狮子兄,上面我的一个回复就提到 丽磁的平价cd机,本人买过,听过,半价卖了二手,当然价格也是不高的产品,后来听说后面出的价格高一倍多的cd机还算是不错的,但我就不敢再吃螃蟹了,不敢再买。
用过,品尝过的才敢叫好!
TOP
19#

回复 18楼kkhuang的帖子

      我突然發覺oppo的203和205藍光dvd機貌似不錯。很後悔沒有買入oppo205當年萬元的價格,現在據說絕版後賣2萬多了全新庫存。
      說心裡話,cd機在我的三件套系統裡一直是我有疑惑的部分。最近這段一直想入手馬蘭士的本來。後來六月展會上衝動入了這款【幻想】,感覺還是很不錯的,歐美風格,質感密度交織成一種基調和觀念出來。據說是在國內代工生產的機器。我覺得這個cd機讓我來命名應該是「幻象」或「基調」該多好啊。

     不知您今後打算入手什麼cd機啊?這真是個問題。
TOP
20#

回复 19楼白色狮子的帖子

已经发了站内**给你,谢谢。
用过,品尝过的才敢叫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